【摘 要】課堂教學的質量表現在學生的活躍程度、思維是否積極、學生的思維水平等方面。學生的形象思維水平是衡量學生學習語文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
【關鍵詞】初中語文 形象思維 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1-0109-01
個體的形象思維是學好語文學科的因素之一,是進行語言表達的基礎。傳統的語文教學以應試教育為目的,忽視了形象思維與語言學科的特點,沒有注重對學生形象思維的培養與訓練,導致對文章內容的領會與對文章結構的理解效果不佳,影響了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方面的訓練,從而影響了語文教學的效果。
一 善于尋根究源,掌握思維方法
促進學生形象思維水平的提高,在于正確處理過程與結論的關系。獲取思維的結論固然重要,但探索結論的思維過程更重要。一味地追求答案的正確與否,而不去探究獲取答案的思考過程,這是低層次的學習。理性思維發展的重點建立在對知識的歸納和提煉,科學地思考問題,從對知識的理解和領悟上升到更高層次。如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思想主旨,其重點并不在有什么樣的內容和思想主旨,而是從中能否掌握歸納主要內容和思想主旨的思維方法。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探究思維過程,引導學生在探究思維的過程中掌握比較、演繹、概括和歸納等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
二 通過復述想象,訓練形象思維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象力是人的形象思維中最美麗的翅膀,是學習語文的必要條件。想象力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成效。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情感,有時直白明顯,但有時含蓄、隱晦。這就需要發揮我們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語言來復述,去領悟作者含蓄隱晦的情感。如在教學《天上的街市》時,這是一首感情充沛的抒情詩,作者的語言淺顯,但感情深沉。要求同學們先想象,再復述交流來理解,在學生活躍的討論中,再現當時的情景:幾個孩童在天邊尋月,皎潔的月亮,疊映在孩童晶體般的眼瞳之中,該是多么的光潔有神啊!在想象過程中,學生以自己的人生經驗體驗著作品中的一切,使自己化為想象的對象,學生的情感與作品所蘊涵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產生心靈的共鳴。通過這樣的想象訓練,學生又把自己的想象告訴他人,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
三 開展自信教育,鍛煉獨立思維
初中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還處于逐步成熟時期。學習中遇到困難,有時顯得信心不足。針對這種情況,在語文教學中通過課文的人物形象、語言和動人的故事來進行教育,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如在教學《我的信念》時,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領會作者在文章中如何表達了自己的理想、興趣、愛好、情操和一位科學家的性格特點和思維能力。要求學生結合居里夫人的科學研究故事,談談自己的感受,討論這位科學家在面對困難時是如何攻克難關的,最后總結: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信心,才能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教師應善于捕捉學生智慧的火花,點亮他們智慧的心燈,開啟他們思維之扉。
四 開展讀寫活動,培養形象思維
很多故事性強的課文,帶給我們充分的想象空間。注重對學生進行讀寫練習,或續寫課文的訓練等,是培養形象思維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如學習魯迅先生的《孔乙己》后,讓學生寫《孔乙己臨終的獨白》的短文。寫作前教師進行點撥與指導。學生在續寫中變換人稱、虛擬人物形象等,筆法靈活、細節生動形象、內容充實,孔乙己的人物個性也在細節的描繪中凸顯出來。結合課文的讀寫訓練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想象力的好辦法。心理學研究認為,形象思維的產生有賴于原型啟發與積極思維等諸多條件,而產生讀寫命題的原課文就成了學生把舊形象轉化為新形象的原型。因此,要培養并發展學生的想象思維,就要鼓勵學生大膽地求異、創新。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從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角度出發,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在思維能力上得到不斷提升,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到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薛勇.淺析初中語文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J].新課程學習(上),2011(2)
[2]陳益鵬.淺析初中語文議論文教學設計策略[J].考試周刊,2008(31)
[3]路樹玲、王立華.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評價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1(1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