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學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關鍵在教學質量,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師,提高教師的上課質量的關鍵在備課組活動的有效性。這一點每一位教師都很清楚。但是,當前初中數學備課組實施有效備課活動的瓶頸并未打開,僅僅還是一種“粗放型”,根本談不上是“高效型”。
一 初中數學備課組活動存在的問題
1.集體備課形同虛設,流于形式
第一,集體備課的時間不少,但有效活動時間不多,其中一部分時間成了同行暢談國家大事、閑聊生活趣聞的合理時間。
第二,集體備課成了“教案之和”。備課組長通常將一學期內容平均分給本組教師,由各任課教師分頭撰寫教案,完工后在備課組活動上讀一遍,最后統一交給備課組長,由組長裝訂成冊上交檢查。這種教案分工的備課,違背了集體備課的初衷,缺少教師共同參與討論,更談不上心靈碰撞與共同智慧的結晶。
第三,集體備課成了“網上資料的拼盤”。備課組為了完成任務,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勢,由各任課教師分頭“在線查找”,將各大教育網頁中與教材匹配的資料“成功下載”,資料是否超綱、是否切合班級學生實際,是否有梯度,是否符合中考要求等,沒有慎重考慮與選擇。
2.集體備課實質性的探討少
集體備課中教師(包括主講與其他教師)準備不充分,一人主講他人旁聽,討論的少,附和的多,出謀劃策的少,不愿交流的多。主要原因是:文人相輕,各人身懷絕技,不愿資源共享。
3.集體備課執行力不到位
部分教干、骨干認識不足,執行力不夠,示范性做得不到位,引領作用未充分展現在備課組活動中。
二 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集體備課缺乏必要的理論支撐
為什么要集體備課?為什么要資源共享?我的“絕招”為什么要告訴你,你超越過我,怎么辦?的現象普遍存在。
2.社會發展機制不健全
導致教師對事業的追求標準在降低,部分老師的功利欲較強,心思沒有全部用在如何教好書上。
3.技術層面上還缺乏必要的“套路”創新
怎樣進行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活動按一個什么樣的流程才能有效?才能使教師感受到每經過一次活動業務上有較大的收獲?需要在技術層面上有所創新。
三 加強與改善初中數學集體備課的思考
1.必須再認識集體備課的意義與內涵
一所學校除了有優秀的領導班子、良好的基礎設施,更要有一支“學者型”的優秀教師,“學者型”教師的來源與形成,除了靠自身的努力學習,還要靠在集體備課中成長。
從集體備課的內涵來說,集體備課理應是教師個體思維的碰撞,是教師與教師之間情感上的溝通,是教師共同智慧的結晶。他不是備課組教師的“教案之和”,不是一人說了算的“家長制”,更不是網上資料的“下載拼盤”,也不是“標準答案”式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流程。集體備課應是本組教師靜下心來,坐下來共同商討如何突出重點、突破和分解難點,如何讓教材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體現新課改精神。在集體備課中教師要群策群力,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它可以是和風細雨的述說,也可以是面紅耳赤的爭論,亦可以是唇槍舌劍的辯析。
2.認真把握集體備課內容
教學“六認真”每一位教師都很清楚,但要真正落到實處,集體備課的有效性無疑是關鍵。筆者認為高效而充實的備課組活動應包括以下內容:(1)研討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意義——提高教師認知教材理解本學科知識的理論水平;(2)研讀本節內容的“三維”目標,中考要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提高教學的針對性;(3)研討本節內容的重點、難點,以及重點、難點突破方法——此點為備課組活動核心內容。具體包括:本節內容重難點的突破方法有哪些方法?不同班級采用什么樣的突破方法比較好?不同班級學生對重點內容的掌握應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深度與廣度?(4)研討本節內容的教學流程——提高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5)研討本節內容的例題選擇——忌就知識點選擇例題,注意不同班級選擇層次難度;(6)研討本節內容課后習題選擇——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分成若干層次與梯度。
3.規范集體備課實施程序
集體備課的程序大致有三種方式:(1)個人初備——集體研討——修正個案——課堂跟蹤——課后交流;(2)集體研討——分工備課——集體完善——形成個案——交流反思;(3)熟悉教材,提出問題——中心發言——把握重點——共同研討,解決問題——形成預案,分發教師——結合實際,二次備課——課堂實施,信息反饋——教后反思,理論提升。
針對不同年級的特點,備課組活動程序可能不同,但不論采用哪種方式,討論突破重、難點,研究教法學法是核心,達成全組共識是目的,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是目標,提升教學質量是結果。
四 對備課組活動的建議
學??沙闪⒁粋€備課組活動業務調研小組,廣泛而深入地到各個集體備課活動中去,參與活動全過程,做到只聽不評,只學不議(切忌變成指導小組),廣泛吸收各備課組活動的成功之處,哪怕只是個別的閃光點。
經過一階段學習之后,總結各組之長,然后以一個較優秀的備課組入手,以他們為試點,總結出適合學校集體備課的模式,然后在全校推廣。
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是一個永恒話題。每個教師都期望自己成為“學生喜歡、同行敬佩、家長滿意、領導贊賞”的名師,那么,如果教師都積極主動地投身到火熱的集體備課活動中,那么效果就指日可待了。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