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情境創設是指在物理教學中利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創設輕松愉快的,具有探索性、啟發性的物理情境,讓學生在物理情境中快樂學習知識,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本文探討了情境教學法以及物理課堂情境創設的途徑。
一 情境教學的概述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李吉林提出情境教學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情境教學法被廣大教師接受和運用,但是對情境教學法認識不到位。知識具有情境性,同時在豐富的情境中不斷被應用和發展著,知識和情境是相互緊密聯系的。心理學認為情境對人有直接刺激作用,學習情境是指在教學環境中,作用于學習主體,使之產生一定情感反應并激活情境思維的客觀環境。從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發現理想的情境教學能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情境教學是創設含有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情境,讓學生感知事物現象,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刻領會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踐。物理情境是教師為了引導學生學習,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創設的特殊的物理教學環境,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使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學習情境,建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良好的情感氛圍,使教學活動在積極的情感中展開,使學生的情感活動積極參與認知過程,激活學生的情境思維,在活躍的情境思維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
二 情境教學的特點
1.以情境為載體
情境教學的過程就是創設情境、誘發動機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需要巧妙地把認知與情感、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結合,以情境為載體和媒介,使學生投入到充滿樂趣的學習中,從而提高課堂效果。
2.以問題為中心
情境教學把問題作為學習的最初動機和挑戰,用問題吸引并維持學生的興趣,激起學生探索的愿望,使他們獲取更多信息,積極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師生共同進行研究、分析、歸納、總結。
三 新課程理念下物理教學情境創設的途徑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創設情境教學的前提
情境創設,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只有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才能實現。和諧的課堂氣氛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在這樣的氛圍下設置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更深入掌握所學的知識。如在講授“浮力”這一節,教師先給學生講有關阿基米德的故事,給學生一種親近感,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和諧的課堂是快樂的課堂,保持快樂的心情所學到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也是無法想象的。
2.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達到直觀效果
愛因斯坦認為:“成功的教育在于激發學生對求知的興趣和追求真理與理解的愿望。”興趣是學生學習與研究問題的直接動力。多媒體能夠提供動畫效果,具有刺激性和吸引力,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把生活中的情境真實展示出來。如在講授“凝華和升華”時,利用多媒體展示冬天冰凍衣服的圖片,設置動畫效果,讓學生觀察衣服上的冰消失的整個過程,這樣的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一定的聯系,讓學生進入一種情境就能獲得新的體驗,得到新的發現,獲得新的概念,發現新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3.利用問題創設情境,拓展學生的多角度思維
教師的質疑和學生的自我質疑都十分重要,當然在具體的情境中問題才容易得到解決,才能調動他們全部的感受力和生活得來的經驗去探討與發現問題。教師設置問題要把握教材,把握學生的心理,構思出有情趣的問題。通過課堂上巧妙提出問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與認知內驅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播放音樂歌曲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人的情緒和情感是在一定情境下產生和表現的,“觸景生情”就是這個道理。美妙的音樂能夠激發學生想象,拓展學生創造性思維,音樂是一種善于表現和激發感情的藝術,欣賞音樂的過程就是情感體驗、獲取知識的過程。教師圍繞學習主題,從不同的角度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在美的教學中學到知識,產生美妙的想象。
5.利用實驗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知識抽象,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借助實驗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抽象的知識,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如在講授“光的折射”時,把筷子插入玻璃杯中,讓學生觀察看筷子有什么變化,學生帶著好奇心,觀察其中的現象,理解光的折射現象。通過實驗學生觀察到不容易理解的現象,如電流、磁場、波,利用實驗將這些現象直觀形象地表現出來。
總之,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多種教學方式,利用情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大膽創新,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理解知識,在情境中觀察、想象和思考,在情境中獲得具體的感受,這樣學生既學到知識,身心也得到健康,從而更加熱愛物理這門學科。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