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互聯網的發達,影響著學生的成長,信息技術課作為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最直接的學科,不但肩負著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的職能,還承擔著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任務通過互聯網道德觀念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信息技術教師的言傳身教和挖掘教材中所隱含的思想內容,寓德育于信息技術教育中,達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信息技術 德育 教師 思想教育 養成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1-0153-01
21世紀我們進入以多媒體和國際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化時代。在這個科技信息日新月異的時代里,它雖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精彩,使人們的工作與生活方式在改變著,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外界道德觀念對學生影響的途徑,但也存在對學生成長極大不利的因素:計算機病毒肆虐,充滿暴力、色情內容等。而信息技術課作為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最直接的手段,不但肩負著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還承擔著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特別是來自互聯網道德觀念對學生影響的思想教育。在信息技術教育中,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思想教育,使學生自覺抵制來自互聯網的不良思想,達到寓德育于信息技術教育中的目的。
一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
教師作為學生最直接的知識領路人。對于學生來說,教師是知識淵博的智者,是道德修養的榜樣,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本身就是學生的一本活的思想品德教材。所以,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和信息素養,會在日常的行為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熏陶學生的思想品德。
第一,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和信息素養。信息技術教師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和信息素養,不斷提高教育理論、德育理論、專業知識,為教育教學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遵規守紀,從我做起。一個人的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是從日常生活中積累的,也從日常生活中的不自覺行為中體現的。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言一行都會默默地影響著學生,教師在日常的工作中,應樹立良好的言行典范,并且持之以恒,達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如培養學生愛護機房設備、遵守機房規則的習慣,教師在上信息技術課的過程中,進出機房首先應遵守機房的規章制度,要有良好使用計算機的習慣,為學生樹立典范,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又如培養學生使用正版,嚴禁使用盜版的良好意識,老師在信息技術教學和日常的機房維護中,使用正版的軟件,結合課堂內容進行教育。
二 善于挖掘教材中所隱含的思想教育內容
信息技術課作為技能課,以實踐、操作為傳授主線,同社會生活聯系密切。信息技術教師在備課時不但要深入研究教材的知識技能,還要深入研究教材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師要善于從教材中挖掘出這些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同現實中的道德規范融合在一起,滲透到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豐富信息技術學科。這樣一方面傳授了學生知識技能,另一方面達到了在教學中恰當地、自然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介紹計算機的起源與發展的時候,向學生適當地提出問題:為什么計算機的誕生與發展都從國外,特別是美國開始,直到現在,計算機無論在硬件或軟件上,其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外國人的手中(用的操作系統、CPU都是美國的)?從而對學生進行自強不息的愛國主義教育,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努力學習。
信息技術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內容無處不在,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隱含的思想教育內容,把握思想品德教育的切入點,把思想教育寓于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
三 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網絡道德的養成
網絡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吸引力和滲透性。隨著網絡技術的越來越成熟,網絡的普及、信息的開放,它能讓學生隨時獲取大量信息,使學生與外界進行思想交流。很容易從網絡上看到有關暴力、色情的內容,不自覺地去模仿;輕輕松松地從網上去瀏覽到許多反動的言論、色情的圖片,不自覺地去吸收。上網很多不健康的、甚至是黃色的網頁很容易跳到你的眼前,只要你有了自己的電子郵箱,很多垃圾信件就會自動投給你,其中不乏歪曲事實、現狀的反動言論。所以,在網絡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網絡道德,通過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網站、論壇、聊天室等,引導他們健康上網;可以通過列舉一些網上詐騙、網上跟蹤騷擾等實例進行教育,充實課堂內容,調節課堂教學氛圍,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學生做不合網絡道德的事應及時指出。如在上課時,發現有些學生同時從網上下載多個資源時造成網絡速度下降,就要及時指出虛擬的網絡世界一樣也存在資源浪費問題,在自己使用公共網絡時要考慮網絡內的所有使用者。申請過多的電子郵箱、下載毫無用處的軟件都是對網絡資源的一種浪費。要使學生懂得網絡是一個社會的共享資源,要像自然資源一樣注意節約,強調規則和美德。
總之,隨著信息科技與網絡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課要注重知識的傳授和德育教育雙重并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在寓德育于信息技術教育時,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隱含的思想教育內容、結合生活中身邊的事件和新聞,使學生認為是拓展自己知識和視野的意識中受到思想教育,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繼平.“網絡德育”若干問題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00(2)
[2]張穎.信息科技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5(2)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