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設計思路
1.依據學生自身發展現狀
進入高二年級的下半學期后,我發現班級同學在與家長、同學溝通方面產生問題的人數呈上升趨勢,常常有學生與父母、同學陷入“不滿——冷戰——爆發”的溝通僵局之中,甚至產生離家出走、離校出走的想法。
2.納入學生終生發展必備的素質
能積極、主動地溝通,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承擔起責任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能用正能量審視自己和他人,是優秀公民的必備素質。打破“不滿——冷戰——爆發”的溝通僵局是學生成熟的重要表現,更是優秀公民的基本素質。
基于以上兩點,我策劃了此次主題班會活動,其目的是:讓學生感悟自己在自我發展過程中應該主動承擔的責任,而不是被動接受關愛;在與父母、同學的交流中,應避免“不滿——冷戰——爆發”溝通模式的出現,主動進行溝通。并且,在此次“主動溝通”主題班會活動后,將連續開展的主動溝通落實到具體的行動計劃之中,使這項活動貫穿學生整個高三的學習,讓學生在周記中記錄新的成長故事,在班級內交流。
二 活動主題及依據
1.“大項目”活動主題:主動溝通
班會主題:主動溝通。
2.選題理由
隨著學習壓力的增大,學生在與家長溝通方面發生問題的人數不斷增加;同學之間在交往中,常常陷入“不滿——冷戰——爆發”的溝通僵局。和父母、同學之間沖突后,有的同學在校學習悶悶不樂,或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有離家出走、離校出走的想法出現,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品質,對學生的健康發展極為不利。
針對上述情況,在2013年5月份,我組織本班同學及部分家長共同召開了“歲月之中,莫不靜好”主題活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通過這次主題活動,學生領悟到:與父母、同學之間的沖突不是因為父母變了、同學變了,也不是因為我們變壞了,而是因為我們正在長大;學生與家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了解得以增進,他們也試著用換位思考的方法來接納對方。
在此基礎上,2013年6月,我抓住高三升學的契機,召開“六月——步入高三”的主題活動,旨在通過對上次班會的回顧體驗及身邊的典型事例,幫助學生感悟在自我發展過程中應該主動承擔的責任,而不是被動接受關愛;幫助學生進一步思考什么是雙贏的策略,從而盡量避免“不滿——冷戰——爆發”這樣的溝通僵局。
三 活動目的
第一,通過主題活動“歲月之中,莫不靜好”,明確與父母、同學間沖突的原因,不是父母變了、同學變了,也不是自己變壞了,而是自己長大了。
第二,通過“主動溝通”主題班會探討與父母、同學主動溝通的方法、策略,建立起避免“不滿——冷戰——爆發”溝通僵局的意識。
四 前期活動
第一,圍繞“歲月之中,莫不靜好”主題活動,每位同學完成一份書面感想,并從中評選優秀作品進行全班交流。
第二,組織全班同學收看“歲月之中,莫不靜好”主題班會錄像,在回顧體驗的同時,增強集體榮譽感。
第三,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調查:我和父母、同學有過哪些爭執和分歧?
第四,收集照片,制作高一、高二的學習生活視頻。
五 主題班會
1.回顧成長感受
第一,播放“六月——步入高三”的視頻(高一、高二的學習生活視頻)剪輯。
第二,思考:步入高三意味著什么?有責任心,有明確的生活學習目標,有調節心理變化的能力,有尊嚴的學習和生活,能學會為家庭分擔責任等。
2.主動面對成長的煩惱
第一,身邊的小故事(錄像)。
片段1(與父母之間的沖突):月考后在得知英語和數學成績后,及時告訴父母,但卻引來了爭執。
引導學生討論:引起爭執的原因在哪里?如果當你身邊的同學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樣做?這位同學今后應怎樣避免這樣的事再次發生?
片段2(與同學之間的沖突):今天早上起床的時候,按照習慣,叫醒了對面床上的室友,結果她莫名發火;進教室后,也不理睬我,更不道歉。我非常生氣。和同桌抱怨她。將對她的不滿,一股腦全說出來了,好好地發泄了一頓。
引導學生討論:你有遇到類似這樣的事情嗎?如果你是故事中的“我”,你怎么做?
第二,提煉感悟。明確:指責對指責,會引發吵架;沉默抗拒,會引發冷戰。青春期的心理是變幻莫測的,你會經常惹點事情讓你的父母、同學頭痛勞神,其實父母沒有變、同學沒有變,真正變了的是你自己,應學會主動的溝通,才是化解沖突的關鍵。
3.感悟自己的責任
活動1:你有“小孩子氣”行為嗎?
(逐一出示題目,以小組的形式完成。全班同學根據自己的情況回答,并統計結果。)
活動2:講述自己的小故事,分享與家長、同學主動溝通后所帶來的成就感。
討論:根據活動中全班回答“是”最多的題目,討論雙贏的對策。
領悟:積極主動的溝通,是化解與父母、同學之間的沖突、促進關系和諧的好辦法。
4.總結
提出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主動承擔應有的責任,主動溝通,做一個成熟的人”。
六 后續活動
在此次“主動溝通”主題班會活動后,將連續開展的主動溝通落實到具體的行動計劃之中,使這項活動貫穿學生整個高三的學習中,讓學生在周記中記錄新的成長故事,在班級內交流。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