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入園幼兒不能很快適應新環(huán)境的原因
適齡寶寶離開父母和家庭進入幼兒園小班的游戲和生活,進而邁出了其社會化進程中重要的一步。在這一過程中,由于直接面臨著與家長的長時間分離,寶寶經(jīng)受著分離焦慮所帶來的痛苦。這一點大人和孩子是共有的現(xiàn)象——當我們生理需求缺失、安全感缺失、歸宿感與自尊心缺失時,我們會變得焦慮不安。一個孩子一入園就牽動整個家庭成員: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甚至更多人的關注,孩子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家中的“小皇帝”,這樣家庭成長的孩子大多是依賴有余而獨立不足,任性有余而自控不足,執(zhí)拗有余而忍耐不足。幼兒教師對剛入園的孩子的這種現(xiàn)象感到十分頭疼,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引導他們適應新環(huán)境,喜歡幼兒園的生活。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的情緒具有易受感染和相互影響、不穩(wěn)定、容易外露等特點。作為在這一環(huán)境氛圍中占主導地位的教師,言談舉止要多體現(xiàn)母愛的溫柔,使幼兒盡快親近老師,緩解幼兒入園焦慮。一般來說,如果家庭的人際交往具有開放的特征,則意味著孩子在入園前有更多機會接觸各種人群與各種環(huán)境、場合。這樣的孩子在入園適應階段用于適應的經(jīng)驗就相對較多,應對新環(huán)境時,大多的適應內(nèi)容通過已有知識經(jīng)驗進行同化就能解決,適應快且往往伴隨著積極的情感體驗。而在相當封閉的家庭人際交往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則在入園適應階段,大多數(shù)適應的內(nèi)容要靠調(diào)節(jié)來完成,因而往往帶有較大的心理壓力,適應過程往往伴隨著消極的情感體驗并可能出現(xiàn)生理反應。
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采用了新異刺激的方法來改正新入園孩子們身上的這些習慣,讓他們盡快融入幼兒園這個大家庭中,每天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這里的“新異刺激”是指玩具和教師組織開展的游戲活動。“小班幼兒的無意注意明顯占優(yōu)勢,新異、強烈以及活動多變的事物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對自己喜愛的游戲和感興趣的活動可以聚精會神地進行,但周圍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受干擾而分散注意,因而教師易引導、轉移他們的注意。”
魯迅先生曾說:“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椋婢呤呛⒆拥奶焓埂薄5艺J為“興趣是孩子的發(fā)酵劑”,游戲在幼兒的日常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怎樣引導剛入園的幼兒進行游戲,并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能盡快地從父母的懷抱中走出來,投入幼兒園這個大家庭中健康、快樂地成長呢?
二 調(diào)動幼兒的興趣,激發(fā)幼兒參與的熱情
新入園的幼兒剛剛離開父母的懷抱,踏入完全陌生的幼兒園,剛進入新環(huán)境的不適感,更是使剛入園的孩子肆無忌憚地撒潑、耍賴,看到這些,我不由得想到我自己的孩子在這個年齡時特別喜歡聽故事、看動畫片,如:《小紅帽》《黑貓警長》《奧特曼》等。于是我找來一些材料,制作了許多頭飾,模仿故事、動畫片中的情節(jié)與孩子們做游戲,一會兒我?guī)ьI他們學著奧特曼攻打怪獸,一會兒我?guī)ьI孩子們分角色表演警長破案……漸漸地,孩子們會忘掉剛才的不愉快,高興地圍在我的身邊,這樣,就消除了他們離開家、離開父母的恐懼感,把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老師、小朋友和好玩的玩具上。
三 團結友愛,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
現(xiàn)在獨生子女多,團結友愛、互相謙讓等意識較差,如果教師不注重加強孩子的情感教育,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就難以開展,因此,我用了“區(qū)角教學”。如我和孩子們進行區(qū)角活動——建構游戲時,我將幼兒分成四人一組,每組一大堆積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我看到有的組什么也沒搭好,有的組卻搭的又牢固又漂亮,我問他們是什么原因,“我拿的積木太少,搭不起來……”“我拿得太多,沒地方搭”,“我們把積木放在一起,一塊搭的,有的搭房子、有的搭圍墻,有的搭小樹……”說實話,孩子們搭得雖然不夠漂亮,但我卻十分高興,于是我趁機說:“小朋友只有團結合作、互幫互助,才能搭成好的建筑來”。通過這個游戲,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觀念,建立和諧的伙伴關系,這也是開展區(qū)角教學的優(yōu)勢。
四 自主探索、相互交流、學習合作
如何引導幼兒讓他們學會和睦相處,共同游戲也是新入園孩子必須解決的問題,為此,我把重點放在了加強幼兒游戲中的協(xié)作性和集體性上,如在進行游戲《拔蘿卜》時,我首先跟孩子們講清游戲的內(nèi)容,因為這個游戲是由故事演變而成的,孩子們不由自主地加入了一些拔蘿卜的動作,我根據(jù)這一發(fā)現(xiàn),只告訴孩子們游戲的規(guī)則,讓他們自己創(chuàng)造拔蘿卜的動作,這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異常活躍,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不知不覺,就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的平臺。很快,孩子們就學會了基本的動作,又找齊了游戲中的合作伙伴,愉快而高興地玩起來。再如讓孩子們學會相互幫助、共同合作,我為孩子們提供了《扣紐扣》的游戲,目的是讓孩子們學會相互幫助,孩子們站成一個個圈,讓前面的幼兒給后面的幼兒扣紐扣,以此類推,剛開始時,有的幼兒不太情愿,但有的幼兒卻興致很高,前者的幼兒在后者幼兒的帶動下和老師的鼓勵下,雖然不帶情愿但也完成了游戲,雖然我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被動性,但為了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我還是采用了表揚、鼓勵的方法。為了起到更好的效果,以后我又多次進行了這樣的游戲,現(xiàn)在幼兒已慢慢熟悉了游戲的玩法,也達到了預期的活動效果。
總之,組織和指導游戲的方法多種多樣,它需要教師的靈活運用和創(chuàng)造。游戲讓新入園幼兒認識了新的環(huán)境、新的伙伴、新的玩具。通過有效的新異刺激,讓他們漸漸習慣幼兒園的生活,消除陌生感,還讓他們通過游戲體驗成功的喜悅,讓他們覺得自己成為幼兒園的孩子而驕傲,只有這樣,新入園的孩子們才能健康、快樂地享受自己的童年生活。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