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影響機車耗能因素,指出在現有條件下,提高乘務員操縱水平是降低機車耗油成本的最佳方法,并以激勵機制理論為基礎,對如何利用激勵機制鼓勵乘務員節油意識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內燃機車單耗;激勵機制;成本控制
鐵路是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國民經濟大動脈和大眾化交通工具,具有運力強大節約資源、有利于環保、運價低廉的優勢。廣西沿海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沿海公司)背靠大西南,內連防城港、欽州、北海三個出海口,主要運輸線路包括南寧南至防城港、欽州至北海、欽州至欽州港、欽州至黎塘等線路,近年來公司迅速發展擴大,面對多條鐵路線相繼開工、高鐵開通、貨運組織改革等繁重任務,并使得今年上半年機車單耗同比上升了3.3%。內燃機車燃油消耗費用增加。 因此,開展如何降低燃油單耗的研究對公司節能降耗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經濟意義。
1 影響內燃機車單耗的因素
1.1 如何確定內燃機車單耗
1.1.1 內燃機車燃油消耗量。根據規定,內燃機車的區段燃油消耗量=牽引運用燃油消耗量+柴油機空轉燃油消耗量+電阻制動燃油消耗量+機車出入庫及調車作業燃油消耗量。
1.1.2 單位燃油消耗量。我國鐵路以機車完成每萬噸公里的燃油消耗量為單位燃油消耗量,簡稱燃油單耗指標,即:
式中:e為單位燃油消耗量(kg/萬t·km),G為燃油消耗量(kg),E為牽引總重(t),L為牽引距離(km)。
1.2 影響機車燃油消耗的因素
由以上公式,可以分析出影響機車燃油消耗指標的主要因素有三個,分別為:牽引區段的變化、萬噸公里數的變化和空車率的變化。
1.2.1 牽引區段的變化,簡單的來說,就是比較平坦的線路機車燃油單耗較低;情況比較復雜如起伏坡道較多的線路機車燃油單耗較高。
1.2.2 萬噸公里數的變化
機車牽引總重噸公里=機車牽引質量×實際走行公里。由此可見牽引質量是影響燃油單耗的一個重要因素。
以沿海公司機務系統2011年至2013年7月部分行車數據為例
表1 空、重貨車不同牽引質量與燃油單耗值對照表
圖1 空、重貨車不同牽引質量與燃油單耗值對照表
從表1中所列數據可以清楚地看到牽引質量與燃油單耗之間具有如下關系:一般而言,牽引質量越小,燃油單耗越高;反之,牽引質量越大,燃油單耗越低。它對于運輸的現實指導意義就在于,通過優化運輸組織,應盡量減少欠軸列車的開行,并應盡量開行滿軸列車。
1.2.3 空車率的變化
空車走行率=(運用空車車輛公里÷運用重車車輛公里)×100%
經研究表明空車比重車平均每一萬噸公里多消耗燃油34kg左右。因此空率上升,單耗就必然受到影響。
2 乘務員操縱水平對燃料消耗的影響
據上海鐵路局某機務段統計,司機操縱技術水平對列車運行能耗影響也較為顯著,其最大差異可達30%。圖1所示為兩種操縱策略下的列車運行曲線,方案一在相同的運行時分的情形下較多的運用了惰行控制,其行車能耗比方案二更低。因此,在一定的機車、車輛、線路等硬件環境和既定的運行圖、列車編組計劃等運營管理狀況下,想要節能降耗應該更重視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乘務員的能動性),時刻把調動人的積極性放在主導地位,激發人的工作熱情與激情,挖掘人力潛力。因此如何充分調動機務工作人員尤其是機車司機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成為能源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
圖2 操縱方案對耗能的影響
3 燃料成本控制激勵機制的實施
鐵道部下達全路節油的政策以來,各鐵路局就制定并實施了節油獎勵計劃。沿海公司機務系統現有的節油激勵制度針對上線乘務員僅有一層物質激勵即:按工號統計每個乘務員執乘期間燃油的消耗量,根據單位牽引任務的耗油指標計算標準用油量,與乘務員總的用油量進行比較,確定其節油情況,每月累計每個乘務員的節油量進行獎勵。現行的激勵模式過于簡單,乘務員操縱技術好壞區分不夠明顯,沒有調動上線乘務員的積極性。要想提高乘務員現有的操縱水平就需要從兩個方面來激勵他們:正激勵與負激勵。正激勵方式主要有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負激勵方式主要是依靠考核和教育批評等方式。
3.1 加強精神激勵,強化乘務員的節油價值認同
3.1.1 創造節油氛圍,樹立節油價值觀。積極培育個性鮮明的節油理念在滿足安全、正點的前提下,樹立全系統節油價值觀,采取多種方式并且充分利用一切宣傳工具和手段,大力宣傳節油文化,以創造濃厚的節油環境氛圍,持續不斷地對員工進行思想灌輸和教育,使之能融入每個職工的內心。通過這種價值觀點來對乘務員行為進行導向,使其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標不僅是完成工作任務,還要節約燃油,任何浪費燃油的行為是不負責的。
3.1.2 樹立節油優秀人物,頒發節油能手獎章。通過設立節油光榮榜,樹立典型榜樣和英雄人物,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影響力和號召力為成員提供仿效的榜樣,其他乘務員從他們的精神風貌、價值追求、工作態度等方面理解到節油文化的實質與意義。
3.1.3 加強節油技術交流與培訓。讓節油能手或典型在交流會或活動中公開自己的節油經驗,一則讓他們自己體會到節油的榮譽感和工作的滿足感,二則讓其他人接受經驗和產生競爭意識,使整體形成節油價值認同,找到工作本身帶來的成就感。
3.1.4 強化負激勵。負激勵也可以產生正效果。負激勵主要是考核、批評、反省等。對于經常費油的乘務員要加強人為因素的分析,如果確為人為造成,必須采用一定的懲罰手段。
3.2 加強物質激勵科學制定節油績效考核指標與獎金發放制度
3.2.1 建立客觀的節油績效考評制度。正激勵的效果往往大于負激勵。改變單一的節油量指標評價加大節油獎金力度,合理制定獎金發放制度,比如采用階梯獎金與榮譽獎結合。將個人節油獎分成3級。第一檔獎金應該按大部分乘務員的節油量情況進行分配,保證每個乘務員都得到應有的獎勵;第二檔與第三檔獎金按照乘務員的節油量分段來給與獎勵,將獎勵的額度區分開,這樣的3個層次獎勵,具有梯度誘惑力。階梯節油獎就是如同金字塔一般,越高檔位的獎金單價越高,所得的獎金也越可觀,獎金會隨著節油量的增加呈現出階梯狀逐級遞增。最后一層榮譽獎激勵通過每季度或者每半年的節能排名來進行獎勵。
3.2.2 做到實時與階段性激勵并舉。個人節油獎勵要及時且有階段性,一般一個月;系統內部的獎勵階段可稍長,具有總結性,可按季度、半年、年總結進行,這部分的獎金具有一定的平均性是象征性的獎賞。
4 結束語
影響內燃機車燃油消耗指標的因素綜合起來有20-30種居多,因此應用激勵理論針對司機操作水平這個可控因素,研究出一套可操作性強的激勵機制。隨著近年來油價不斷的上漲,現行的柴油單價已經上漲到了每噸7745元(數據由油品公司提供于2013年8月),因此應該與時俱進制定出新的單價不能機械地照搬幾年前公司定制的柴油價格,并且根據多種客觀條件,進行綜合調整,力爭取得良好的燃油耗用成本節約效益。
參考文獻
[1]周三多,陳傳明,魯明泓,等.管理學原理與方法(第3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2]許曙明.科學運用激勵手段,提高團隊戰斗力[J].甘肅金融,2003,(3):42-44.
[3]陳治亞,陳維亞,方曉平,黃宗淼,梁志文.內燃機車運用燃油成本控制激勵機制的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5年2月:73-78.
[4]王維華.內燃機車燃油單耗模塊管理系統的構建與應用[J].鐵路運輸與經濟,25卷7期: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