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目前計量檢定機構電能表出入庫管理人工環節多,效率低下的實際情況,在智能倉儲系統建設基礎上,本文創新了提出一種電能表采集終端上下料自動接駁系統,全面實現檢定與倉儲接駁過程智能化、自動化和信息化。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主要有上下料單元,傳輸裝置、表計識別和信息綁定等功能單元組成。通過關鍵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由傳輸裝置將個功能模塊緊密集成,通過計算機程序,控制自動化設備和電能表檢定出入庫信息管理,形成智能化檢定接駁系統。系統的研究應用,徹底改變了傳統檢定模式下大量機械式,重復性的人工作業方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質量。
關鍵詞:電能表;智能倉儲;接駁;模塊設計;檢定
1 接駁系統設計說明
1.1 系統概述
本系統由:周轉箱輸送線、拆垛機、疊垛機、RFID射頻門、PLC控制系統、觸摸屏操作界面等組成。本系統完成如下功能:周轉箱輸送線與立庫的接駁,待檢周轉箱緩存,周轉箱拆垛,RFID射頻掃描、表計核對,檢定完成的表計通過RFID射頻門讀取、綁定,周轉箱疊垛緩存,允許檢測軟件通過TCP/IP接口控制本系統進行出入庫、拆疊垛、RFID掃描綁定等操作[1]。
1.2 總體設計簡介
1.2.1 設計重點
基于本方案的設計宗旨,本方案的設計重點為:
在設計過程中借鑒成熟技術和工藝,確保設備的穩定可靠運行。
合理布局,區域劃分明確,占地面積小,便于擴展。
拆垛機、疊垛機實現周轉箱自動拆疊垛。
采用TCP/IP的通訊連接方式+PLC觸摸屏的手動模式,操作簡便,使用性強。
RFID射頻門群讀,工作效率高,可靠性好。
1.2.2 總體結構說明
依據設計要求,本方案設計的采集終端輸入輸出系統,主要由周轉箱出入庫及拆疊垛處理區,RFID掃描處理區組成。周轉箱出庫及拆疊垛處理區主要是完成出入庫周轉箱出入庫,拆疊垛,緩存等功能;RFID掃描區主要是完成待檢表計的條碼掃描,信息采集,信息識別綁定等功能[2]。
其系統框架圖如1圖所示。
1.3 使用條件
●供電電源:≥5kVA 380VAC/50Hz;●環境溫度:5℃~40℃;●相對濕度:30%~75%;●海拔高度:<4000m;●空氣潔凈度:30萬級;●場地最小面積:15m(L)×3m(D)×3m(H);●使用地點不允許有爆炸危險的介質,周圍介質中不應含有腐蝕金屬和破壞絕緣的氣體及導電介質,不允許充滿水蒸氣及有嚴重的霉菌存在。
2 輸入輸出系統設計說明
2.1 輸入輸出系統組成及功能介紹
2.1.1 周轉箱出入庫及拆疊垛處理區
周轉箱出入庫及拆疊垛處理區包括周轉箱與立庫接駁工位,出庫周轉箱垛緩存工位,入庫周轉箱垛緩存工位,拆垛機,疊垛機,周轉箱緩存工位。①周轉箱與立庫接口工位:實現待測/已測表計周轉箱與立體庫之間的輸送。控制系統通過接收立庫的出入庫信息,完成對出入庫周轉箱進行輸送。②出庫周轉箱垛緩存工位:完成待測表計周轉箱拆垛之前的緩存。③入庫周轉箱垛緩存工位:完成已測表計周轉箱疊垛后,入庫之前的緩存。④拆垛機:完成待測表計周轉箱垛的拆垛工作。⑤疊垛機:完成已測表計周轉箱垛的疊垛工作。⑥周轉箱緩存工位:主要是完成周轉箱拆垛后,或疊垛前的單箱周轉箱的緩存。
2.1.2 RFID掃描處理區
RFID掃描處理區包括RFID射頻門,主控機。①RFID射頻門:主要是完成周轉箱及待檢表計的條碼掃描,信息采集,信息識別綁定等功能。②主控機:通過主控機的觸摸屏對待檢周轉箱的拆疊垛及RFID掃描動作進行手動操作。
2.2 輸入輸出系統工作流程介紹
2.2.1 周轉箱的出庫及掃描流程及說明
圖2 周轉箱出庫及掃描流程圖
簡要說明:周轉箱出庫及掃描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幾部分:(1)立庫發出出庫信息,周轉箱輸送至出庫接駁工位。立庫發出待檢周轉箱垛的出庫信息,并將周轉箱垛輸送至出庫接口工位。(2)啟動輸送線。PLC控制系統接收到立庫發出的消息后,啟動輸送線,將周轉箱垛輸送至出庫周轉箱的緩存工位,等待拆垛。(3)拆垛。手動操作主控機觸摸屏畫面,完成待檢周轉箱的拆垛。(4)信息采集。輸送線將拆完垛的周轉箱輸送至RFID射頻門處,進行RFID群讀,一次將周轉箱及箱內所有表計的RFID信息發送到檢測主機。(5)信息比對及處理。檢測主機可根據射頻門采集到的信息,進行檢查,如信息相符,通知輸送線將周轉箱輸送至待檢工位接口,等待人工搬運;如信息不符,則將不符信息反饋給PLC控制系統,PLC控制系統控制輸送線反轉,將周轉箱再送入RFID射頻門進行信息采集比對,信息比對相符后,將周轉箱輸送至待檢接口工位,若重復三次信息采集比對,信息仍不相符,則系統報警,通知人工干涉。(6)表計待檢。人工將輸送至待檢接口工位的周轉箱運走,完成終端采集待檢工作。
2.2.2 周轉箱的入庫及掃描流程及說明
周轉箱出庫及掃描的流程圖如圖3所示。
圖3 周轉箱出庫及掃描流程圖
簡要說明:周轉箱入庫及掃描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幾部分:(1)周轉箱送至待檢接口工位,發出入庫信號。人工將待檢完成的周轉箱放置于待檢接口工位,并由PLC控制系統發出入庫信號。(2)啟動輸送線。接收到入庫信號后,輸送線啟動,并將周轉箱輸送至RFID射頻門處。(3)信息采集。通過RFID射頻門對周轉箱完成信息掃描采集及信息綁定。(4)信息比對及處理。檢測系統會根據射頻門采集到的信息,進行檢查,如信息相符,則輸送線將周轉箱輸送至疊垛機處;如信息不符,則檢測系統會將不符信號反饋給PLC控制系統,PLC控制系統控制輸送線返轉,將周轉箱再才送入RFID射頻門進行信息采集比對,信息比對相符后,將周轉箱輸送至疊垛機處,若重復三次信息采集比對,信息仍不相符,則系統報警,通知人工干涉。(5)疊垛。手動操作主控機觸摸屏畫面,完成已檢周轉箱的疊垛。(6)周轉箱回庫。輸送線將待檢完成的周轉箱輸送至入庫接口工位,接收到立庫的回庫信號后,完成周轉箱回庫。
3 控制系統功能說明
本方案設計的控制系統是基于西門子的PLC控制系統,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觸摸屏手動控制系統,另一部分是TCP/IP遠程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拓撲圖如圖4所示。
圖4 控制系統拓撲圖
3.1 觸摸屏手動控制系統
用戶可通過觸摸屏實現系統的手工操作,具有系統工作狀態顯示、屏幕按鈕顯示、異常報警等功能。其主要功能如下:輸送線分段單獨啟停控制;拆疊垛機單步手工控制;RFID手動控制復檢;輸送線、拆疊垛機狀態顯示;異常或故障報警。
3.2 TCP/IP遠程控制系統
TCP/IP遠程控制系統主要是通過TCP/IP通訊協議實現與檢測主機的信息交換,實現PLC控制系統與檢測主機的信息交互。
其主要功能如下:上傳輸送線啟停狀態、拆疊垛機工作狀態;上傳RFID射頻掃描結果;接收檢測主機下達的各種指令:出庫、入庫、拆垛、疊垛、RFID復檢等。
4 結束語
該系統利用信息自動化完成人工檢定、智能倉儲立體庫和生產調度平臺智能表數據實時交互,實現了檢定實驗室與智能立體倉庫接駁單元的無縫銜接。系統的投運將將大幅提高采集終端檢測效率,為用電采集大規模建設和穩定可靠運行提供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付中元,田治禮.基于PLC的流水線模擬控制系統的應用設計[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8,12.
[2]張燕,黃金娟.電能表智能化檢定流水線系統的研究與應用[J].電測與儀表,2009,12.
作者簡介:趙軼彥(1979,1-),男,山西省電力公司計量中心,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