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的農業發展中,農田灌溉是保證農業發展的基礎,只有充足的水資源,才能夠保證農業的穩定發展。在我國傳統的農田灌溉渠道中,都是以土渠作為主要的輸水方式,在輸水的過程中,會發生嚴重的滲透,造成大量的水流失,并且對于當地的土壤造成潰害。為了有效的解決輸水渠道的防滲現象,在現階段的輸水渠道中,廣泛的利用混凝土的襯徹施工技術,提高了防滲性能,提升灌溉率,對于農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幫助。文章對于混凝土渠道襯徹施工中應注意的事項進行了闡述,為保證渠道的安全性與經濟性提供了基礎的保障。
關鍵詞:農田灌溉;防滲渠道;襯砌施工
1 混凝土材料的要求
1.1 水泥質量要求
在混凝土的原料中,水泥是主要的構成部分之一,水泥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質量。水泥的種類較多,所以在施工中,應該根據不同的施工需求選擇不同的水泥類型,在性能上要符合工程需要。既要合理的利用水泥,不浪費,又要保證工程的質量。
1.2 骨料的質量符合要求
混凝土的原料構成中,骨料是結構框架中受力較大的部分,也是混凝土結構的主體構成。在選擇骨料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工程的需要,選擇適宜的骨料粒徑,保證滿足工程的要求,在對其進行檢驗后,滿足規范標準才準予使用。對于骨料的料場選擇要慎重,要有足夠的容量能夠滿足工程的需求,場地環境要達到標準的要求,保證充足的骨料供應,為工程的順利進行提供穩定的基礎。
1.3 混凝土用水的質量要求
在混凝土制作和養護的過程中都需要用到水,水的質量一定要符合標準,保證施工的質量,所以對于水的要求也比較嚴格。只要是可以飲用的水都可以使用,但是工業和生活廢水不可以使用,如果在施工的現場水資源比較缺乏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干凈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但是一定要符合質量標準。
1.4 混凝土的配料
混凝土在制作的過程中,其中的各種原料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來配制的,所以在制作之前,要根據相關的標準在實驗室中進行試驗,在試驗合格后,按照配料單進行配制。在混凝土制作的過程中,不得任意的改變配料的多少,出現多配、少配或者是錯配的情況,都會影響到混凝土的質量,在性能上不符合使用的標準,所以不符合配料標準的混凝土都不得進庫。
2 混凝土的制作和運輸要求
混凝土的制作和運輸是正式施工前的重要環節,混凝土的制作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質量,為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在制作環節,必須嚴格按照配料單的要求進行配制,不得隨意更改。在攪拌時間上要按照規范要求執行,保證混凝土的成型質量。在混凝土制作完成后要使用運輸車運輸到施工現場,這個環節非常重要,也會影響到混凝土的質量。在運輸的過程中,要及時的攪拌,防止混凝土發生離析現象,在性能上發生改變。為了不影響混凝土的質量,最好將攪拌地設置在施工場地的附近,減少運輸的路程。混凝土的制作和運輸環節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重要環節,所以要加強質量管理,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執行,不得任意更改,保證混凝土的性能不發生改變,為渠道施工提供優質的混凝土。
3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在進行渠道防滲施工前,必須先進行充分的準備工作,對地基進行處理。先對施工渠道進行放樣,各尺寸按照施工圖紙進行,依據放樣的標準對渠道進行開挖,土方的開挖工作應提前進行,以便保證地基的水分自然充分風干,使得水位降低,地基的強度從而增強,降低地基在低溫下的凍脹程度。對于模板工程而言,安裝要按照設計圖測量放樣,有的重要結構控制點的設置應盡量多,以方便檢查。模板拼裝要求準確嚴密,便面平整整潔,保證其形狀不能有大的變動。
4 混凝土的澆筑工作要求
4.1 澆筑前準備工作
對砂礫地基而言,要保證表面的清潔平整,雜物要及時清理干凈,混凝土澆筑前,清除原有混凝土表面的游離石灰,使表層石子呈現半露狀,從而形成麻面,有利于層與層間的結合,縱橫表面位置,可以不鑿毛,但必須要做到清洗干凈,保證灌漿工作的順利進行。縫鑿毛施工后應將表面殘渣、塵土等污物沖洗掉,結合面處鋪好水泥漿,保證施工縫結合良好,最后才可以進行澆筑混凝土工作。
4.2 入倉鋪料工作
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對干燥起土的渠床進行灑水濕潤處理,避免已有的部分因缺水而干燥開裂。在混凝土襯砌渠道施工中,常采用根據伸縮縫情況分塊澆筑的方法,渠底和渠坡部分則采用跳倉澆筑技術。具體的澆灌順序要按照設計的要求和具體的施工情況來確定,一般情況是先澆筑渠底,在澆筑渠坡,最后澆筑壓頂部分,從而確保澆筑工作在有支撐的安全情況下進行。
4.3 平倉與振搗工作
把混凝土卸入倉內后要及時對其進行平倉振搗,不能使其堆積。在倉內如果有粗骨料時要將其及時的散布到砂漿較多的地方,切忌用砂漿水泥覆蓋。在有一定傾斜的地方澆筑混凝土時,要采用從低處向高處澆筑的程序,保證澆筑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平倉后,對混凝土進行振搗,在振搗流程中,混凝土中的較粗骨料就不會再明顯下沉,要以泛漿為準,避免出現欠抵和過振情況。在采用平面振搗器時,要將混凝土依照模板的高度把倉面鋪滿,表面整齊后開始振搗。
4.4 收面工作
這階段工作要使混凝土表面做到平整光滑,沒有石子外漏現象和蜂窩麻面出現。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要立即用原漿收面,并保證不得灑水收面。工序操作是先用長木抹粗麻后,使其表面平整,稍停片刻,用鐵泥抹細抹。等到大量的水分散失后,用鐵泥抹壓抹,直到混凝土達到平整、光滑、密實的效果。
4.5 拆模工作
在混凝土凝結后可進行拆模工序,拆模過程中務必要小心謹慎,不能影響到混凝土的結構。在具體操作中,要把模板的一端輕輕撬起,用較堅硬的物體在其背面進行敲打,等其全部松動后,把模板從另一端移出。模板拆完后要立即清理,修理,校核。這樣的做法既能保證混凝土板的平整光滑,還可以保證模板的完整性。
4.6 養護工作
混凝土的養護工作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是把濕草簾或濕蘆葦覆蓋在混凝土的表面。在一般氣溫下,養護工作在混凝上澆筑后6至18小時進行即可,養護時間根據水泥和氣溫的不同而不同。在養護時要經常灑水,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終處于一定的潮濕狀態。
5 結束語
農田灌溉是保證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而灌溉工作中,傳統的輸水渠道會浪費大量的水資源,嚴重的影響到農業的發展。在我國水資源日益緊缺的形勢下,應該充分的利用現有的先進技術,改善輸水渠道的治理,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提高農田灌溉的效率。為了改善這種現狀,防滲渠道襯徹施工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在農田灌溉中,有效的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提高了農田的灌溉效率。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應該不斷的加強渠道的施工管理工作,做好后期的維護,為我國農業的發展創造有利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關瑜.農田灌溉防滲渠道襯砌施工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4).
[2]王金愛.農田灌溉防滲渠道施工技術綜述[J].科技致富向導,201l,(12).
[3]趙生菊.農用灌溉防滲渠道襯砌施工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16).
[4]謝孟仲.農田灌溉防滲渠道襯砌施工技術初探[J].大陸橋視野(下半月),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