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在路橋行業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各個施工環節的施工工藝以及技術在現在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提下不斷得到提升與發展,科學發展觀為新技術的創新提供有力的支撐與保證。在路橋施工工程中,路橋過渡段出現不均勻沉降現象的預防措施是當前被重視和關注的關鍵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在整個路橋工程中占有關鍵的地位與作用。因為不同的施工工程有不一樣的施工環境以及施工要求標準,因此相應的對于路橋過渡段不均勻沉降問題的防治需求也會有些差異與區別。路橋過度階段不均勻沉降防治措施進行開拓與創新不是隨意的、沒有目的性的,而是將實際的施工項目情況的具體要求進行了解與分析,搞清楚具體施工要求,以及現場實際的施工狀況,不斷進行路橋過渡段不均勻沉降防治措施的創新與探索,使這些措施與方法能夠為具體工程項目使用,體現其意義與作用。
關鍵詞:路橋過渡段;不均勻沉降;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1 路橋過渡段不均勻沉降的主要導致原因及因素分析
當前,在我國的橋梁工程中,路橋過渡段的不均勻沉降是主要的技術難題與質量問題,很早之前,就為廣大橋梁工程專家以及學者等關注與重視,這些人員已經進行很多形式的研究與分析,以期能夠真正從根本上解決這種不均勻沉降問題。縱觀我國橋梁工程發展過程以及歷史看,國內的關于路橋過渡段的不均勻沉降的研究工作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便已經開始,到現在為止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與進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這方面設計以及施工方面的眾多問題與不足。路橋過渡段不均勻沉降的主要原因,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1.1 路基材料結構問題
造成路橋過渡段不平整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為路基和橋臺的性能有明顯的懸殊與不同,路基使用的填料固結度以及強度都相對較低一些。路基填料因結構程度差,強度相對較低。然后注意,在橋涵以及通道等位置,這些構造與兩端的路堤之間的接連部分的過渡段要更加關注與重視,路基以及橋涵通常會由于不均勻的沉降造成臺階的出現,臺階到一定數量時,就會造成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出現顛簸的問題。因為受到車輛負荷的影響,通常情況下,臺階會出現中間相對較低兩邊高的狀態。在橋涵的兩邊有時候會出現臺階,這樣就導致有些車輛經過這個地段會出現顛簸現象,現在高速公路以及快車道發展迅猛,很多道路都多少受到這種影響與限制。因為道路等級以及類型的區別會對車速有不同的影響與限制。
1.2 路橋過渡段的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我國橋梁上“橋頭跳車”的現象普遍存在,對交通安全以及行駛的舒適度等各個方面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通行不暢,影響行駛通過的速度。上述這種現象在全國各地普遍存在與發生,特別是在軟土地區更是發生頻繁。即便是能夠在路基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工程質量以及工程強度,上述現象與問題也難免會出現。導致“橋頭跳車”的直接因素是因為路橋過渡段產生不均勻沉降引發的、產生沉降的主要原因大致涵蓋以下幾種情況:路基填土壓縮;路面結構層壓縮;地基發生沉;橋口施工方法不合理等。
2 路橋過渡段路面的搭板設置
當前,我國國內的路橋工程項目,依據不同路橋工程等級的設置不同,路橋工程搭板結構的安排與設置也相應有不同等級的要求與限制。對于路橋過渡段路面設置搭板目的是為了保證橋體與路面能夠順暢接連起來,這個部位是很容易受到破壞的結構部分。處于橋頭的臺階使經過的車輛必須減速,導致在高等級公路上車輛也不能使全程的高速行駛,那么這時路橋過渡段便失去或者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與性能。如果在橋頭出現跳車的現象,那就是因為橋臺和臺背路基有比較明顯的沉降差異造成的。在進行過渡段施工過程中,需要有較高的線形標準的技術的支持,在橋頭,很容易出現沉陷以及變形的情況,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出現錯臺,甚至會出現橋臺與引道錯臺、裂縫、不平等問題,甚至積水通病也會發生。如此,車輛通過時便會引起顛簸以及跳車情況,要使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必須從工程設計到施工全方位著手去解決過渡段的常見問題。從以往的國內高等級公路修筑經驗可以看出,使用設置搭板的方法可以避免或者降低發生橋頭跳車的情況,也是常見的應用比較廣泛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在路橋過渡階段均應設置搭板。現在,國內已經在很多高等級公路的大中橋頭處設置搭板,但是如果搭板被破壞,便變成影響交通的一個障礙,影響車輛的順利暢行。
3 路橋過渡段臺背地基的處理措施
近些年來,國內外的路橋工程建筑專家以及學者已經對路橋過度段的不均勻沉降的原因做了很多研究與探討,他們將研究的關鍵主要鎖定在“臺背地基”這個路橋構成部分,他們都一致統一這個理論:路橋過渡段不均勻沉降的關鍵導致因素之一是臺背地基,這個階段,人為的因素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能夠采取科學有效的預防措施與辦法,必然能夠防止因為這個原因造成的路橋過渡段不均勻沉降現象的出現。在進行軟土地基的處理過程中,國內已經出現和使用換土法、超載預壓法、排水固結法、高壓噴射注漿法、振動碎石樁法、深層攪拌樁法、擠密砂樁法等方法,下文主要對深層攪拌法加固橋頭軟基的方法進行具體的論述與分析。所謂的深層攪拌法就是使用與加固飽和黏性軟土地基的一種常用方法。
4 公路路橋過渡段不均勻沉降的施工控制
4.1 在進行大面積的路基過渡段施工處理期間,必須遵照前期試驗段得到的數據信息,按照合理的參數與要求進行施工,要對相關的技術工藝以及施工要求做到熟練的掌握與嚴格的遵守。控制好工藝流程、松鋪厚度、表面平整度、施工含水量、壓實遍數、配套機械、填筑速度、檢測方法等。
4.2 要按照施工設計要求以及流程順序進行嚴格的施工管理,在配料以及壓實工藝上更是要特別的注意與謹慎。
4.3 使用方格網實現對填料量的控制與掌握。施工過程中要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窩”或“帶”現象。如果出現上述情況,應該人工或者使用設備進行現場的摻拌處理,保證填筑效果與質量,控制填筑標準。嚴禁出現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發生。
4.4 如果壓路機碾壓工作不夠到位和密實的情況下,應該輔以人工沖擊進行夯實,如果有的地段不能確保工程質量,必須相應增加檢驗點,并采取恰當的方法與措施,控制好邊角壓實質量。
4.5 在項目施工進程中,要加強監測控制工作,配備足夠的專門的人員完成監測工作,能夠保證檢測的效率與質量,縮短檢測時間。在檢測過程中,必須按照項目設計要求以及施工規范進行各項細致地檢測,按步驟、有條理地開展與進行。
4.6 要設置科學合理的比較緩和的過渡段。路橋工程中有幾個不同的結構形式,橋臺處的混凝土剛度相對大,然后逐步過渡到柔性的填土路基結構以及瀝青砼路面結構,他們的強度并不是相同的。所以,在進行軟土地基處理時,在各個不同的結構形式必須設置相應的強度過渡段。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近幾年來,我國的路橋工程投入使用以后,工程中出現一些常見的質量問題,在這些問題之中,過渡段不均勻沉降的問題最為普遍與頻繁,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一定的規律性與典型性。這種常見的質量問題必須引起相關工程設計人員以及具體施工人員的關注與重視,同時,要積極探索與研究相應的應對措施與解決辦法。在進行路橋過渡段不均勻沉降防治措施的創新期間,要注意考慮到實際工程的具體要求,才能真正保證路橋工程的穩定性以及強度,保證工程有更長的事業壽命以及抗震性能等。
參考文獻
[1]任帥,李寶貴.淺析路橋工程建設中過渡段的施工技術[J].中國城市經濟,2011(11).
[2]魯邦國,劉少峰.影響瀝青路面平整度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09(15).
[3]智喜玲.高速公路橋頭跳車產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08(20).
[4]趙繼文,顧艷軍.公路橋頭跳車現象的原因與防治[J].科技咨詢導報,2007(24).
[5]曹士東.淺談高速公路橋頭跳車的防治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