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過對電氣化鐵路站場改造施工中的接觸網過渡工程,對施工工藝及方法進行論述,對過渡工程中的一些問題和施工管理進行探討。
關鍵詞:電氣化鐵路;接觸網;過渡工程
1 工程概況
1.1 工程現狀
集寧南站站場接觸網專業二期工程主要是配合工務部門在4、5道落道引起的接觸網的調整以及配合工務停電而產生的相關過渡工程。目前接觸網I、II、3、4道供電臂為集寧南-蘇集分區所上行供電臂供電;5、6、VII、VIII道供電臂為集寧南-蘇集分區所下行供電臂供電;I、II道間存在絕緣,在站場北側裝設電連接,南側61#支柱裝設常閉隔離開關聯通I、II道;VII、VIII道間存在絕緣,南北兩側均用電連接連通。
1.2 工程地理位置
工程所在地烏蘭察布市屬北方寒冷地區,工程所在區域歷年平均氣溫5.5℃,最冷月平均氣溫-12℃,最熱月平均氣溫21.25℃。
1.3 工程特點及難點
在營業線施工,行車干擾大,施工中需鐵路局行車管理部門及設備運營管理單位的密切配合;站場施工涉及專業多,工序斜街緊湊。在改造過程保證施工工期及行車安全是該工程的重點及難點。
2 遵循的規范標準及主要技術標準
過渡工程施工遵循國家、原鐵道部和建設部頒布的有關工程建設及相關專業工程的技術標準、施工規范、規程、試驗檢測規則、竣工驗收標準等。
3 接觸網總體施工方案
為配合鐵路工務部門的施工工期及落道要求,接觸網需部分股道停電并進行相應的絕緣過渡及調整施工。從工務部門整體方案來看,接觸網1、II、3、4、5、6道均需分不同時段進行停電,在停電要求時間段內,接觸網在該股道接觸網做絕緣,并改變電聯接位置以滿足部分股道停電及其他股道供電要求,工務部門施工完畢無停電配合后接觸網要點施工,更換相應存在接頭的接觸網。
第一步:配合工務部門1、4、5道接觸網停電;期間根據工務部門4、5道落道情況調整4、5道接觸網導高。
第二步:配合工務部門開通1、5道接觸網,II、3道接觸網配合停電。期間進行3道接觸網的調整。
第三步:配合工務部門開通II道接觸網。
第四步:配合工務部門開通3、4道接觸網,配合工務I、II道接觸網停電。
第五步:配合工務部門開通I、II道接觸網,開通后上行要點更換I、II、3道接觸網,垂直天窗要點更換4道及相關渡線接觸網。
4 主要施工工藝流程
4.1 承力索、接觸線架設施工工藝流程
架線準備→補償安裝→起錨→架線張力設定→張力架線→下錨→巡回檢查。
4.2 數據化懸掛調整施工工藝流程
線路數據測量→吊弦計算→吊弦、定位預配→腕臂偏移校正→校正腕臂偏移→定位安裝→整體吊弦安裝→檢查記錄。
4.3 分段絕緣器安裝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安裝承力索絕緣→安裝分段絕緣器→調整→檢測與復核。
5 接觸網站場過渡施工注意事項
5.1 接觸網站場改造過渡工程的施工原則
過渡工程施工不同于正式工程施工,從原則上講,安全、可靠、合理、經濟、易操作、易恢復是所有過渡工程的共同要求,接觸網也不例外,也應按這些要求去做。
5.2 工務與接觸網的技術配合
在電氣化站場過渡施工中,工務線路專業與接觸網專業的技術配合非常重要,這是由于它的施工性質決定的,它要求接觸網先于線路施工,也就是說接觸網要對未來的線路進行電氣化,這樣就要求接觸網施工專業人員對未來線路的各項數據充分了解,并依此進行施工。
5.3 接觸網基礎的強化處理
在站場改造中,路基與接觸網施工間隔很短,路基未經雨季考驗,其強度大多達不到設計標準,如照搬設計就可能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特別是鋼柱基礎,它所承受的負荷較大,一旦發生問題,很難處理。
5.4 過渡措施的可靠性、安全性
經驗告訴我們,過渡時期的設備是最不穩定的,許多事故發生在施工或過渡施工過程中,為此,我們應對過渡時期的接觸網設備采取特別的安全措施,例如縮短檢查周期、非受力的綁扎要牢固、主導電回路應暢通等。
5.5 爭取部分或局部停電施工
接觸網施工是非常細致的,特別是調整作業,需要很大的停電時間,因此爭取部分停電或局部停電非常重要,合理的過渡施工方案,既方便停電施工,又容易恢復,而且恢復后不影響接觸網各項技術標準。
5.6 舊支柱影響軟橫跨的處理
站場兩端是最復雜的工程地段,既是各股道的下錨區,又是車站的岔區,對于改造工程來說,大量的道岔增加、位置變動和股道延伸,這樣,舊支柱間、新舊軟橫瞎間、新舊下錨間互相影響,施工難度較大,需采用支柱拉斜的辦法或加強使用小容量支柱。
5.7 下錨支影響架網或軟橫跨時的處理
為了減少施工中的互相影響,接觸網施工次序一定要安排合理,一般來說,先進行最外側的立桿及附加線索的改遷,其次是拆除舊的軟橫跨、定位支柱、雙線路腕臂柱等,當下錨支影響軟橫跨架設時,先遷改下錨支線網;當下錨支影響線網架設時,采取加裝隔離或臨時下錨、并錨。
6 結束語
施工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鐵路運輸行車干擾,是過渡工程的最大難點和重點,因此接觸網工程要結合既有線運輸情況和工務部門的總體施工部署、施工工期的要求,精心組織、安排接觸網的過渡工程,將運輸生產的影響減到最小程度。
參考文獻
[1]于萬聚.高速電氣化鐵路接觸網[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2]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電氣化鐵道接觸網》.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年1月.
[3]吉鵬霄.接觸網[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