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幣境外流通以及規模的不斷擴大是我國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人民幣在我國周邊國家已經被得到普遍認可,而人民幣國際化在這種背景下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總的來說,人民幣境外流通與國際化的總體發展戰略是相同的,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文章主要對人民幣境外流通與國際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人民幣 境外流通 人民幣國際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綜合國力的提高,人民幣境外流通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特別是在周邊地區和國家的經濟貿易中,人民幣已被普遍認可。人民幣境外流通是必然的市場選擇和經濟現象,不僅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還能夠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而人民幣國際化則是經濟國際化背景下的必然選擇,其作為中國重要發展戰略,對于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人民幣境外流通現狀
近年來,人民幣在我國周邊地區和國家的經濟貿易中已被人們普遍用作支付和結算,比如泰國、緬甸、尼泊爾、越南、朝鮮、巴基斯坦等,人民幣可與這些國家的貨幣自由兌換;而有些國家和地區則接受人民幣存款和其他業務,比如韓國、印度、新加坡等。人民幣在我國的香港、澳門、臺灣以及上述國家和地區能夠全部通用或者部分通用。有些國家和地區的人民甚至將人民幣儲藏起來,有的國家和地區也公開承認人民幣可作為自由兌換貨幣。可以說,人民幣已經成為一種區域性的國際貨幣,這對人民幣國際化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未來,國際化程度將不斷加深,國際貿易往來也會更加密切,到時候,將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加入到人民幣境內和境外流通,這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是必然趨勢。
對于人民幣流出入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第一,人民幣的幣值比較穩定,匯率風險較小,已成為東南亞國家主要的邊貿結算貨幣;第二,東南亞經濟危機后,東盟國家的外匯減少,人民幣卻沒有貶值,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增加東盟國家的結算貨幣;第三,雙邊貿易發展迅速,旅游業也得到了顯著的發展,但是雙邊銀行結算不方便,這就加大了人民幣現金的大量流通;第四,中國與發達國家的貿易交流加強,逐漸取代一些周邊國家對發達國家的出口,中國對周邊國家貿易也逐漸出現逆差,為人民幣在周邊國家的流通提供了條件。
二、人民幣境外流通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人民幣境外流通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首先,當前我國實行的是固定匯率制度,央行被動將外匯占款作為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渠道,另外,我國的金融市場尚不發達,對基礎貨幣的沖銷,央行缺少合適的金融工具,我國金融市場時刻面臨著通貨膨脹增加的壓力。人民幣境外流通和國際化使人民幣被接受的范圍不斷擴大,對外貿易得到迅速發展,外匯儲備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增加,有效的將匯率波動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甚至是避免損失的出現,能夠增強我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權,使我國處于更為有利的地位。其次,隨著我國與周邊地區和國家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人民幣在這些國家甚至還充當著支付、結算和兌換的貨幣,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交流與合作,不僅能夠實現資源的優勢互補,還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刺激對外投資的積極性,促進出口貿易的迅速增長。
但另一方面,人民幣國際化是在不完全開放的資本項目背景下進行的,隨著人民幣境外流通范圍和規模的不斷擴大,當國內的利率出現較大波動的時候,或者是通貨膨脹差異帶來了實際匯率偏移的時候,必然會造成大量人民幣回流,對我國的貨幣政策會造成不小的沖擊,也會影響我國金融安全。人民幣主要是以現金形式在境外流通的,資金的轉移成本大大降低,這就為資金的非法流出、逃避資本監管、不法分子利用人民幣進行洗錢活動創造了機會,對我國國內的投資規模和人民生活質量造成了不良影響,加上人民幣境外流通的范圍和規模的擴大以及流通渠道的增多,必然會加大我國金融監管難度。
三、人民幣國際化的措施
(一)擴大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
一個國家的貨幣只有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認可,才能成為國際貨幣,并作為國際貿易中的計價結算貨幣。加大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促進國際之間的貿易合作,對于擴大人民幣境外流通規模、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人民幣跨境結算有清算和代理兩種模式。清算模式中業務是在中資行與境外支行之間進行的,對于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需要通過信息技術網絡建立完善、科學、合理的人民幣結算渠道,對跨境人民幣的每筆結算業務進行收集、統計和檢測,只有這樣才能推進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代理模式是指境外企業在中資行委托一個外資行開設人民幣賬戶的模式,但是由于參與人民幣國際結算的銀行逐漸增多,代理賬戶問題也會隨之出現,不利于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因此,對于有些境外分支機構較多的商業銀行,可通過清算模式進行業務結算。
(二)建立自由貿易區
想要構建區域貨幣,首先就要加強與區域的經濟合作,建立經濟一體化組織,促進區域間各種商品和資源的流動。經濟一體化的實現能夠為區域貨幣合作提供條件,在此基礎上,建立貨幣合作組織,實現貨幣一體化。自由貿易區是貨幣一體化的基本形式,它的建立能夠使區域間的經濟合作更加密切,推動人民幣區域化發展,最終擴大人民幣的使用范圍,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必須不斷擴大自由貿易區的范圍,加強與區域間的經濟合作,并不斷深化經濟一體化和貨幣一體化,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廣闊空間。
(三)推進離岸金融市場的建立
國際貨幣的形成離不開離岸金融市場的支持,特別是當前人民幣并未完全實現自由兌換,建立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對推進人民幣境外流通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人民幣在香港的流通量是最多的,加上香港的金融監管機制和金融體系非常穩健、高效,可充分利用香港這些優勢,通過開放和擴大香港人民幣個人業務和債券業務、允許香港銀行辦理人民幣貸款業務、建立人民幣與港幣之間的匯率協調機制等手段推進香港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的建立,從而促進人民幣的有效、合理的回流,增加人民幣境外投資渠道,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定性,穩定香港與大陸之間的物價和匯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對外開放水平和對外經濟貿易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民幣境外流通范圍和規模不斷得到擴大,雖然當前人民幣只是在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流動,但是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改革,人民幣境外流通呈現著國際化趨勢。人民幣境外流通有利于密切我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聯系,促進出口貿易的增長,推動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但是也應認識到人民幣境外流通的消極影響,找出科學的應對措施,從而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使我國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翟相如.聚焦人民幣境外流通[J].黑龍江金融.2011,16(1):27-28.
[2]鄧微子.人民幣境外流通與國際化[J].湖南大學.2011,9(4):7-31.
[3]婁季芳.國際比較視角下的人民幣國際化研究[J].中共中央黨校.2012,47(4):2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