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微企業在經濟社會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對增加就業、活躍市場、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現在全國輿論都在呼吁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在印度小微企業融資體系下,政策性銀行通過聯合商業銀行為小微企業提供直接或間接信貸支持,中央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增長率、信貸申請受理時間、抵押物等要求明確,相關法律制度、擔保和評級機構、投資基金等配套機制健全。印度是大型發展中國家之一,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經驗對我國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微企業 印度 融資體系
一、印度小微企業融資體系運作模式
(一)法律制度
2006年6月,印度政府出臺《印度微型、中小企業發展法案(2006)》(MSME Development Act 2006),首次對小微企業進行官方分類(見表1)。印度國內普遍認為該法律對印度小微企業的繁榮起到里程碑式作用,為小微企業成長、融資需求、糾紛等方面提出全面解決方案。
表1 印度小微企業的分類方法
(二)信貸指引
在《印度微型、中小企業發展法案(2006)》法案要求下,印度儲備銀行對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不僅在貸款占比、增長率等方面提出要求,還在貸款受理時限、抵押品、服務網點設立和復原緩沖期等方面予以規定(詳見表2)。據印度中小微工業部2010-2012財年報告顯示,印度小微企業融資七成以上由正規金融支持體系直接或間接提供。
表2 印度儲備銀行對商業銀行小微貸款占比和增長率要求
從信貸申請受理時間看,2.5萬盧比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要在2周之內完成受理、發放;2.5-5萬盧比之間的小微企業貸款要在4周內完成受理、發放。
從抵押物要求看,對100萬盧比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銀行不得要求小微企業提供擔保或抵押。銀行根據申請貸款小微企業信用記錄和財務狀況,提供不超過250萬盧比的無擔保貸款。
(三)組織體系
印度中小微企業融資體系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地區金融公司、政策性信用擔保和評級機構、政府投資基金,從而形成一個較為完備的融資支持體系(見圖1)。具體來看,分為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包括一般的商業銀行,由印度儲備銀行規定其對小微企業貸款的占比、增長率,以及一家政策性銀行和數家地區性金融公司。印度小型工業開發銀行,專門對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另外,還成立了專門的評級公司和擔保公司,來解決銀行和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幫助小微企業順利取得資金。直接融資方面成立了中小微企業政府投資基金。
圖1 印度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持體系
一是政策性銀行。印度小型工業開發銀行(SIDBI)由印度政府設立,隸屬于印度中小微工業部,通過聯合其他金融機構,為全印度小微企業提供直接或間接金融支持。該銀行主要通過借款、發行債券、吸收存款等方式進行融資,滿足其開展業務的需要,擴大貸款規模,其貸款利率要稍低于商業貸款利率。
1.直接貸款。印度小型工業開發銀行共有分支機構103個,一般選擇最有前景、最有可能全國化發展的企業來投放貸款。印度小型工業開發銀行為中小微企業設立的直接貸款項目有設備投資、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技術開發和現代化基金、微型金融、對地區金融公司和小型工業開發公司等機構的資助以及對中小微企業的學院、科研機構等單位的金融支持。2011~2012財年,小型工業開發銀行共批準向中小微企業直接貸款1167億盧比。利率略高于基準貸款利率,但低于小微企業從銀行獲得的商業貸款利率(基準利率上浮35%~50%)。
2.間接貸款。主要是向地區金融公司、小型工業開發公司和其他銀行提供再貸款,先由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貸款,再向印度小型工業開發銀行申請再貸款。2011-2012財年,小型工業開發銀行對中小微企業的間接貸款達2100億盧比。
二是商業銀行。印度20家國有銀行、6家邦屬銀行、70家合作銀行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投放均有一定上升。印度國有銀行因分支機構較少,其小微企業貸款審批和發放主要是通過專業化、地域性的小微企業服務中心進行。服務中心更加了解當地經濟和申請貸款小微企業具體情況,因而貸款審批通過率高、發放速度快。自2007年以來,印度主要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占比基本維持在15-20%之間。而各家銀行不良率差異較大,印度銀行對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并無特定風險容忍度,隨單家銀行風險偏好不同而差異較大。
表3 印度5家主要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情況一覽表
三是地區金融公司(SFCs)。印度各州為了支持州內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從而實現區域平衡發展、擴大投資、促進就業的目標,紛紛成立地區金融公司。目前地區金融公司作為區域性的開發銀行在全印度共有18家,幾乎每個州都有自己的金融公司。地區金融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包括投資和貸款收益、發行債券、印度小型工業開發銀行的貸款、從中央銀行借款、區域內公眾的存款和州政府的貸款。地區金融公司對中小微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主要是項目貸款、股權投資、信用擔保、票據貼現和提供創業資本等。此外,地區金融公司還通過為中小微企業和一些處于困境的企業提供紓困貸款,促進中小微企業現代化和幫助病態企業脫離發展困境。
但是地區金融公司在運作過程中曾出現一些的問題,例如不良貸款比重過高等問題,而政府對于其損失的資本補充不足,嚴重影響地區金融公司正常運行,有的甚至停業倒閉。印度政府在近三年開始重視地區金融公司的發展,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改革地區金融公司以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1)在政府幫助下重建一些發展不良的地區金融公司;(2)由印度小型工業開發銀行重新安排地區金融公司設立的“單一窗口計劃”基金;(3)對地區金融公司工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提高其員工的業務素質;(4)把地區金融公司列入印度政府和印度小型工業開發銀行優先資助的金融機構。目前總體而言,在印度的銀行體系中,地區金融公司只起到輔助作用,并在印度小型工業開發銀行的幫助下對地方中小微企業提供支持。
(四)擔保和評級機構
l.印度小微企業信用擔保基金。2000年7月1日,印度政府聯合印度小型工業開發銀行正式成立小規模工業信用擔保基金,主要向小微企業申請不超過1000萬盧比的營運資金和設備貸款提供擔保,期限一般不超過5年。貸款企業每年需要交少量的服務費,擔保費用和年服務費由貸款銀行代為繳納。目前已有90家銀行加入印度小微企業信用擔保基金計劃。2011~2012財年,印度小微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共為26.5萬筆貸款提供擔保,總額1673.9億盧比,同比分別增加69%、86%。對于不同規模貸款和不同類型企業,基金規定不同擔保比例和最大信用擔保金額,在費用方面給予小額貸款更多優惠。如50萬盧比以下的貸款收1%的擔保費用,50萬以上1000萬盧比以下的貸款收1.5%的擔保費用。
表4 小微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對不同規模貸款和不同類型企業的擔保比例規定
2.印度中小微企業信用評級公司,是印度唯一一個中小微企業信用評級機構,小微企業信用評級費用最低為11030盧比(含稅)。公司目標是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全面、透明和可靠的評級,使得更多資金更容易的從銀行業流入中小微企業。該公司評級費用低,對于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政府的信用評級補貼最高可達75%,中小微企業信用評級費用最低可低到11030盧比(含稅)。業務流程為:收到小微企業評級申請表、評級費用和評級所需材料,對小微企業現場參觀,并保證在收到小微企業全部材料后15天內完成評級過程,提供評級報告。
實際上,雖然企業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評級,但是沒有參加評級的企業很難從銀行貸到款,原因是銀行考慮到信息不對稱、盡職調查成本高等因素,不愿給未評級的企業發放貸款,這使得參與信用評級成為了企業獲得貸款的“入門證”。信用評級對于中小微企業來說是很有好處的,如果信用評級高的話,不僅可以貸到款,而且在利率上也會有優惠,假如有過因為評級高而使貸款利率降低0.25%的話,那么1000萬盧比的貸款每年可以降低利率成本25000盧比。另外,通過評級,中小微企業信用評級公司也會對中小微企業的管理等方面提供建議,使得其經營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表5 小微企業信用評級公司收費標準
(五)政府投資基金
一般來說,政策性小微企業投資基金有兩類,一是以“開發基金”形式存在的資助,另外一種是以“風險基金”存在的風險投資基金。就其功能而言,開發基金更傾向于對經濟落后地區、經濟落后群體的政策性扶持。而風險投資則選擇一些有發展前景的中小微企業進行投資和培育。兩者之間分工不同,共同來扶持中小微企業。
1.小微企業成長基金。注冊資金50億盧比,10年期封閉管理,基金投資范圍廣泛,如生命科學、零售、發電、食品制造、信息技術等行業都有涉及。主要目標是支持處于初始階段的小微企業(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促進就業和地方經濟發展。該基金投資主要參考因素有:對地區經濟促進作用、管理團隊、自身發展前景、利潤可持續性等,同樣有專業的評估團隊進行篩選和考核。
2.軟件和IT產業國家風險基金。注冊資金10億盧比,10年期封閉管理,主要扶持已經從事IT產業開發的小微企業和準備進入IT產業的小微企業,最低投資額500萬盧比。在投資對象選擇方面,有專門的投資經理團隊進行可行性評估,標準包括行業發展前景、管理層、經營期望等多方面。該基金還尋求與其他國際風險基金的合作,共同投資開發印度的IT產業。
二、對我國的啟示
(一)完善小微企業融資組織體系
一是組建專門服務于小微企業的政策性銀行,通過發放小微企業直接貸款、向金融機構提供專項資金等方式,為小微企業提供政策性融資服務;二是進一步細化對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信貸指引,明確對不同規模小微企業的貸款審批程序、發放時限、擔保條件、風險容忍度等業務標準,切實加快貸款投放效率,提高貸款通過率,為小微企業提供簡便、快捷的金融服務。
(二)健全完善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一是構建以政策性擔保為主體,以互助性擔保和商業性擔保為補充的多層次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并通過設定擔保比例、最大信用擔保金額、擔保費率上限等條件,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成本;二是設立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風險基金,以彌補擔保機構在小微企業信用擔保方面的風險損失;三是建立銀行和擔保機構風險分擔機制,明確擔保機構與銀行的責任分擔比例、代償條件等,推動擔保機構可持續發展。
(三)構筑多元化小微企業融資渠道
一是支持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通過集合票據、集合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渠道融資,擴大直接融資規模;二是鼓勵民間資金設立小微企業發展基金、科技風險投資基金等專項扶持基金,支持具有較強技術優勢、較大發展潛力的小微企業發展,為社會資本支持小微企業打造資金對接平臺;三是完善風險投資法規,促進風險投資規范運作,支持高科技小微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黎明.國外中小企業法律政策匯編目錄[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福建社科院課題組.世界各國地區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主要做法及借鑒意義[J],《亞太經濟》,2012.06.
[3]賀朝暉.中小企業信用評級與發展:印度經驗[J],《武漢金融》,2011.10.
[4]楊先道.國際微型金融發展的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下)[J],《國際金融》,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