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探究影響我國農業類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效率的因素,分析我國農業類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財務數據,研究結果表明農業類上市公司的財務治理效率和資產負債率、公司規模,凈資產收益率、公司盈利能力存在相關關系,并就農業類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效率優化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農業類上市公司 財務治理效率 內部因素 外部因素
農業是我國基礎性產業,農業類上市公司作為上市公司整體的其中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而農業上市公司典型的代表了農業企業,對促進我國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加速我國農業現化代進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農業類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效率影響因素,對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經濟有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一、樣本選取
截至2013年2月為止,我國農業類上市公司共有65家,最早的農業類公司上市時間是1993年,最晚的農業類上市公司是2009年。本文剔除ST類公司,以保證數據分析的穩定性能,以余下61家為研究對象。
表1 研究樣本
(數據來源:CCER中國經濟金融數據庫,新浪、鳳凰財經股票數據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下同)
二、提出假設與構建模型
三、實證研究
(一)描述性分析
表3 描述性統計結果
1.資產負債率的最大值為80.6%,最小值為8.3%,表明農業上市公司在利用財務杠桿進行治理時存在很大差異。
2.凈資產收益率平均值、標準差上下波動但幅度都較大,這說明農業類上市公司利用自有資金獲利能力并不穩定。
3.公司規模均值為21.32,也表明農業類上市公司發展規模較為穩定且普遍規模不大。
4.公司盈利能力平均值、標準差較為波動,但差距不算大,表示農業類上市公司盈利的能力并不是特別穩定但總體還算可以。
(二)相關性分析
相關系數r的取值范圍為[-1,1],r>0表示正相關,r<0表示負相關,|r|表示了變量之間相關程度的高低。特殊地,r=1稱為完全正相關,r=-1稱為完全負相關,r=0稱為不相關。通常|r|大于0.8時,認為兩個變量有很強的線性相關性。
表4 相關性分析結果
由上表可得,財務治理效率與資產負債率的相關系數為-0.068,二者之間為輕度負相關;與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系數為0.881,說明兩者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與公司規模表現為輕度的負相關;與公司盈利能力表現為中度的正相關。
(三)回歸分析
表5 回歸分析結果
由上表可得,均值為328.162,殘差為2.242,F值為146.356,顯著性水平為0.145。
可得回歸方程為:
AVE=5.740-0.088×Lev+27.843×ROE-0.188×Size+34.780×Prof
其中β1=-0.088表示,在其他變量不變的前提下,資產負債率每增加1,需要減少財務治理效率0.088,即財務治理效率與資產負債率之間負相關,驗證了假設一。
其中β2=27.843表示,在其他變量不變的前提下,凈資產收益率每增加1,財務治理效率增加27.843,即財務治理效率與凈資產收益率之間正相關,驗證了假設二。
另外公司規模與公司盈利能力作為該模型的控制變量也與財務治理效率相關,財務治理效率與公司規模呈負相關關系,說明并不是公司規模越大財務治理效率越好,反正易造成負面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與因變量呈正相關,這表明了公司盈利能力越強,越有利于財務治理效率。
根據上面的描述性統計、相關性分析以及回歸分析,我國農業類上市公司的財務治理效率和資產負債率、公司規模之間存在一定的負相關關系,而與凈資產收益率、公司盈利能力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系。
四、我國農業類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效率的優化途徑
(一)通過企業內部因素優化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效率
第一,對資產結構進行優化,加速存貨周轉的速度,資金占用率應降低,提高企業營運管理能力。資本結構進行優化,資本結構反映合理的利用好財務杠桿的作用,緩解企業資金的壓力,提升公司績效。第二,更妥善地利用好經營者股權激勵機制:股權激勵是有效地且長期性的一種激勵手段,同時應當撤銷上市公司的貨幣化職務消費,建立嚴格的、明確的職務消費制度,這也可將使經營者通過該措施切實提高上市公司的財務治理效率。第三,股權結構決定了公司控制權的分布,即是公司財務治理的基礎。適度的股權集中可以幫助提高財務治理效率。第四,應該將審計委員會和監事會的職能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
(二)通過企業外部因素優化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效率
第一,政府職能的轉變可使我國農業類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效率逐步提升,企業生存發展的目的都是逐利的,政府正確引導,良好的協調市場行為,從而使市場在一個良性的環境中發展。第二,建立完善相應的法律體系,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監管體系,使用權資本市場中介機構的行為方式、機制得到有效的約束,形成自律與他律的習慣,使社會和市場相結合的監管體系,從根本上提升市場的運行效率。第三,通過增加投資和制度創新,以市場為基礎,從而降低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