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一個優秀的企業來說,做好項目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很少有企業把項目管理列入日會議程。大部分企業進行的項目管理也只是片面的,缺乏廣泛的社會實踐,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將著重對以下問題進行討論:一是企業項目化管理的背景、內容及意義;二是分析形勢,找準方法;三是企業項目化管理涉及的主要問題及其解決對策等。
【關鍵詞】企業項目管理 模式 探究
一、企業項目化管理的背景、內容及意義
(一)企業項目化管理的背景
就企業項目化管理國外的發展情況來說,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的項目管理僅僅在航空航天、國防以及建筑企業中有所發展,其主要的傳播方式為內部政策、工作程序和經驗教訓的方式等。到了七十年代,項目管理的發展到一些變化快但環境相對穩定的中型企業中。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開始有更多的中小企業注重項目管理,把項目管理巧妙的應用到了企業的管理當中,項目管理在這種環境下得到了發展和完善。八十年代以后,項目管理發展成為生命力強且能實現較為復雜企業目標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直到現在,國外企業的項目管理已經發展到相對成熟的程度,在各行各業的企業中都得到了很好的應用。隨著市場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企業間爭奪資源的競爭越演越烈,這就要求企業能夠盡最大可能做到資源利用最大化,也就是說,要在成本、質量和時間三個方面對資源進行全程控制。與此同時,用目標導向的價值觀來指導企業的各種管理事項。
在社會經濟、科技和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浪潮下,人的需求、市場的變化和競爭以及市場管理都變得相對復雜和多樣,這些內容嚴重影響著以往適用于較為穩定的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生產方式。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創建軟件開發技術以來,我們從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是:要把軟件工程中的模塊化編程技術的思路和方法運用到企業的組織和業務流程管理當中,進而形成企業管理項目化。
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產品的使用壽命日益降低,進而大大激發了研發和創新活動的進行,以項目為導向成為了企業的主方向,并且企業的運作模式也開始傾向于以項目為導向。項目管理確實不失為實現企業復雜目標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當今社會,就大部分企業而言,項目管理仍然處于學習實踐階段,盡管一些企業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企業項目管理的應用,但仍然不能進行全面的科學的項目管理,各方面的應用均有待加強。
(二)企業項目化管理的內容
企業項目化管理作為一種較為新型的管理模式,存在的模式有哪些,難點和關鍵點,企業項目化管理體系框架建設的中心內容,如何構建框架,企業項目化管理如何與業務流程融合等這些問題都將是企業項目化管理的內容。
(三)企業項目化管理的意義
在運用項目管理的企業中,項目常常作為企業實現戰略目標的載體,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是項目和運作兩大項目。從整體上看,企業總是循環往復的進行著項目和運作兩大活動,運作常常會使企業產生量變而項目則使企業發生質變,是企業實現跳躍式發展的推動力。企業實行的項目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經營活力,在一直發展的新的市場環境條件下,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已經是項目管理,并且企業項目管理也將成為將來實現企業管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企業實施項目管理能夠確保企業項目管理運用面向對象的管理模式,將項目作為獨立的組織單元,并圍繞其來對資源進行組織,進而打破傳統的組織模式,按照項目的運行住慪氣各個階段的實際需求來合理地安置具備不同本領的員工,參與項目的員工要齊心協力為實現企業的目標努力。
一方面,企業項目化管理的實施能夠幫助企業朝著系統化和科學化的方向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的競爭實力;另一方面,企業項目化管理因為具備較為系統化的決策等諸多優勢,使企業的團隊合作、人才培養和文化建設的發展更進一步。企業項目化管理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在我國的企業中沒能得到大范圍的推廣和應用,不過企業項目化管理在我國具有較為明朗的發展前景,能夠使企業在諸多方面得到發展,進而提升企業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我國的企業能夠依自身的發展來就企業諸多方面做出改變來達到企業項目化管理的具體要求,進而使企業的競爭力得到提高。在項目管理得到大范圍使用的情況下,項目管理正想著專業化、職業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項目管理對于人才培養也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對目前世界形勢的變化,企業的項目管理工作者在探索怎樣營造一個簡單高效的企業項目化管理氛圍,對增強企業的項目化管理水平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
二、分析形勢,找準方法
(一)企業項目化管理的現狀
1.國外現狀。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西方國家把項目管理看作是機構、公司和組織改革的推動力,在對改革的框架做出計劃和管理的過程中,把項目管理運用到各行各業、公共機構和組織。上世紀末,IBM公司在面對較大發展壓力的情況下,提出把項目管當作企業發展的中心,來實現企業組織改革的目標。這一重大決策為IBM公司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在之后,企業為了提升自身的項目管理水平,把項目管理應用到了更多領域,并對項目管理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出了許多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但是這些模型都比較復雜,要想提升一個成熟度需要耗費企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在隨后的發展過程中,專家們陸續提出諸多值得借鑒的理論和方法,目前,企業項目化管理模式主要有伙伴式企業、虛擬企業和項目型企業,許多大型企業把企業項目化管理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認為它是企業接受挑戰、面向未來和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堅實后盾。
2.國內現狀。最近幾年的發展中,西方國家一些企業均投入到企業項目化管理的組織改革中來,在項目化管理思想逐漸在各個領域得到應用的基礎上,我國的一些企業也在努力嘗試把企業項目化管理應用到企業管理中去。例如,天士力集團所做的項目化探究、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所做的額組織結構的改革以及李寧公司在奧運項目管理中的實踐活動等。這些企業在對國外企業實施項目化管理經驗的學習中,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考慮自身情況的基礎上進行推陳出新,找到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項目化管理新路。項目化管理一方面在傳統項目諸如企業的新建、擴建和改建以及新產品的研發等領域得到了運用,另一方面滲透到平時的職能工作中。
相關學者對項目和企業管理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進行了探索,大概把它們劃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多項目管理。把企業項目管理作為研究的中心,主要是為項目管理員工提供怎樣在資源條件有限的條件下協調好各種關系,進而實現項目目標的方法。二是戰略和項目關系研究。由企業戰略的角度出發來對項目和企業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企業戰略的失敗使人們清楚地知道原因是缺乏全方位合理的戰略執行力。三是企業項目化管理探究。主要是指企業進行項目化管理的主導思想就是依據項目實施管理活動。
目前我國目前企業項目化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一是專業管理人員的欠缺;二是高層管理人員整體素質有待增強。三是項目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相對落后。同時,他指出企業實施項目化管理的當務之急就是企業活動和任務的項目化的確定、建立運行體系以及企業項目化管理的支撐系統。
我國的相關學者對于企業項目化管理的研究成效頗豐,賈平提出與虛擬企業在運行過程中的聯盟策劃、界面管理、分布式團隊管理和合作關系管理等,而且還創造了管理模型。陳劍和馮蔚東提出了虛擬企業的IDEF模型,對企業的伙伴選擇以及水平的確定等諸多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企業項目化管理的方法
在參考相應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對國內外企業項目化管理的成果的借鑒和學習,本文總結出了三種主要的進行企業項目化管理的方法,它們分別是:文獻閱讀法、比較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
三、企業項目化管理涉及的主要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一)組織結構的壓力
組織結構的設計與企業發展環境的變化是緊密聯系的。
1.企業項目化管理模式存在著諸多變化的方向,因為市場的變化速度迅速,使得企業不能夠按照現存的市場狀況來合理確定企業發展目標,而只能通過使市場發生變化的消費者來對社會、經濟和文化做出判斷繼而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這就需要較為淵博的知識水平和大量的信息獲得,最重要的還需要企業內部的資源來協助完成。
2.組織結構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由企業項目的臨時性來決定。傳統的組織結構是把職能作為核心的形式,這種形式曾經一度在絕大多數企業里得到運用,甚至在當今還是一些企業組織結構的形式。以職能為中心的組織結構存在著較為清晰的分工和權級劃分。正是其所具備的這些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的整體運營效果。在當今這種復雜多變的大環境下,許多因素成為控制企業發展的強有力的阻擋,使企業的傳統組織結構承受較大的壓力。當務之急便是建立新形勢下的企業項目化管理組織形式。
(二)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以往作為企業競爭力的廠房、設備及其產品等已經被信息管理系統、創新水平和企業文化等所取代。企業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而是需要相當漫長的時期,還需要員工的齊心協力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果。形成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對于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是大有裨益的。
企業文化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一是在企業內部發揮的作用。企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使員工團結起來,為企業盡心盡力。二是在企業外部發回的額作用。在企業項目化管理進行的過程中,企業文化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因為項目的多樣性和短暫性給員工造成的認知企業發展目標的困難,尤其是在虛擬企業和伙伴式企業的管理經營中,項目的短暫性和員工分膚質性等都造成企業文化難以形成,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形成,質量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在實施企業項目化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企業文化建設。
(三)對企業知識員工管理存在的問題
知識管理作為重要的發展之一,在發達國家的知識性企業中早已成為發展的主要方面,知識員工在企業中的地位也是大為提升,同時,對其進行系統的改革以及提升其整體素質之間關系到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因為,知識存在形式的特殊性,企業不能對其進行根本性的控制,只能以雇傭的方式來使知識型員工為其服務。但是由于企業不能控制知識型員工的思想,他們對于職業的感受和未來發展的追求逐漸增強,進而造成企業間廣泛存在著人才流動的現象。
就項目型企業而言,知識的擁有實力是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強勁支撐力。比爾蓋茨曾經說過:假如把丫的二十個最為突出的員工帶走,微軟將不堪一擊。知識型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將是二十一世紀企業面臨的主要壓力之一。對企業知識型員工管理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由于員工的特質就是擁有知識,因此成為企業寶貴的資源。二是知識員工大都崇尚自由,對于員工企業的管理力度不能太過也不能太松,力度很難拿捏。三是知識員工多半把擁有知識作為自身發展優勢來對企業進行威脅,往往是企業重金培養的人才被他人誘惑去。知識員工在企業項目化管理中顯得尤為重要:首先,知識員工因為掌握著企業的看家本領,若真是被挖走,企業的看家本領也就公之于眾了。其次,因為企業項目的特點所決定的員工的特點和適應能力。在企業項目化管理進行時,一旦員工被挖走,見導致項目進展受到影響。解決的辦法主要是空降項目領導和重新對項目成員進行安排,但從項目成員對項目熟悉到能夠對項目進行抱把握是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這將引起項目完成進度受到影響,最終使企業的信譽和整體形象遭到破壞。因此,怎樣吸納知識型人才并將其留在企業是企業項目化管理中所涉及的一個重要問題。
(四)進度控制存在的問題
對于項目進展的程度產生影響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主要的方面包括以下幾種:一是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企業員工在某種程度上說很難做到持續保持高效的工作狀態,情緒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進而對工作效率造成影響。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有人的工作被耽誤,將要耗費相當一段時間來投入到原因的工作狀態中。二是在工作中出現失誤。信息在進行傳遞時可能會出現信息的扭曲現象發生,進而導致信息傳遞受到阻礙,造成項目控制的失誤出現。若有失誤現象出現一定要對其進行及時的改正,而改正是要了解事件和資源情況的,因此會對項目進展程度造成影響。三是環境問題。項目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周圍的環境保持著緊密的聯系,若是項目在進展過程中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壞,那么環境將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進而對項目的進展速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四是突發事件。項目在具體進行的過程中,一般會出現或大或小的突發事件,項目進行的時間越長,可能發生突發事件的幾率及越大。在項目的設計階段對于這些突發事件是很難預測的,因此,在具體實施階段,只能是做好時刻迎接突發事件的準備,及時作出調整和改變。企業項目化管理的進展程度管理所倡導的是柔性控制,具體來說就是對傳統的諾言作出些許改變,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要加大對項目的協調力度,因為,對于項目進展程度的控制往往要求在相同時間內對多個項目進度進行管理和優化,這就加大了實施和控制的難度。怎樣在進行項目管理是做好對時間和資源的控制是進度管理的問題之一。
(五)網絡化和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信息技術在我國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企業由對信息化的了解的欠缺到向往信息化的發展,同時,也對信息化的發展產生了諸多疑問。企業所面臨的競爭環境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企業著眼于信息化來為企業開辟新路,進而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信息技術的發展成熟和成本的較少讓企業看到了信息化發展的良好前景,發展信息化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諸多大中型企業把信息化建設列入到企業中長期的發展規劃當中,并放在突出的位置,與此同時,網絡化的發展也為企業利益信息提供了相對方便的條件。我國的信息化發展起步較晚,絕大多數企業對于信息化缺乏足夠的重視,甚至一些企業根本不把企業信息化作為考慮的問題;有的企業正確對待信息化,并把它與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向結合來制定企業發展規劃;而有些企業則認為利用好網絡就足夠了,可以幫助企業應對任何的挑戰和問題。因為各個企業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對于信息系統的利用程度也會有所不同,但是,大部分企業不能認識到上述諸多問題,對于信息的利用程度不夠成熟。
在企業信息系統得以建立的基礎上,更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利用項目管理也能在確保工期、減少成本、改善質量和風險控制等方面有所幫助,所以,把信息系統建設當作項目、用項目管理的辦法來管理信息化項目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四、總結
綜上所述,企業項目化管理是目前商業發展的一種必然形式,這種新型的管理方式將對傳統的管理方式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對于企業項目化管理所涉及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淺顯的討論,對于一些問題的理解可能存在問題,希望讀者予以提出,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白思俊.現代項目管理(上、中、下)[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Rodney Turner,師冬平.企業項目管理能力的構建.項目管理技術[J].2004.8.
[3]周家兵,趙劍.企業項目管理探析[J],現代管理科學,2006(6):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