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我國建筑施工企業不斷發展,內部經營管理的模式也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企業成敗的關鍵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財務。為適應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體制,實行財務集中核算是必然趨勢。本文深入的分析了建筑施工企業會計集中核算的優勢和弊端。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 會計集中核算 優缺點
在會計主體不變的前提下,使企業會計業務的執行者與決策者相分離,增強會計監督透明度,減少會計核算的中間環節,提高核算效率。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也恰恰從反面證明了實施會計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一、會計集中核算的概述及實施的必要性
(一)會計集中核算的概述
會計集中核算是指在企業集團內部成立會計核算中心,將企業集團下屬企業(包括全資、控股子公司、分公司等)的會計核算業務納人集團核算中心統一管理。從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的基本運作模式看,其特點就是:會計業務的決策者與執行者的分離;財務審批與會計監督的分離;會計憑證的存放與形成單位相分離;會計業務處理的公開。這種方式減少中間核算環節,提高企業工作效率。
(二)建筑施工企業實施會計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1.有利于完善內部控制。企業實施集中核算,突破了傳統會計核算模式,使收支統一在總部進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使財務程序按照規定進行嚴格審核,使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監督職能發揮到最大化。
2.有利資源優化配置。會計集中核算應該對企業的資金進行重點投資,實現資金集中調配,提高企業的資金使用率,把握資金的投放方向,使資金的流向完全在集團控制下。建筑施工企業集中核算后,充分發揮資金效能,避免財權分散,合理利用資源配置。
3.有利于規范會計基本工作,降低人工成本。總部統一財務核算流程,實現核算專業化處理,降低企業的財務管理成本;取消會計、出納崗位,通過傳遞票據,由總部對分公司核算,減少了財務人員的數量,降低人工成本。
二、建筑施工企業實施會計集中核算的優勢
(一)可以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
企業改變原有分散管理為集中管理,可以使整個企業所有下屬企業的資金情況都完全掌控在總部的手中,有利于控制資金的支出,使各部門費用處于監控狀態下,保證支出的真實、合理性,及時掌握企業資金的具體情況,實現專款專用,防止資金挪用現象,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
(二)便于企業統一會計核算口徑
各預算單位應建立集中統一的會計管理體制和會計核算中心,實現企業財務分戶管理,集中核算,為各項目部門提供資料。會計集中核算可以改變之前財務管理混亂的狀況,有利于統一核算口徑,杜絕根據自己喜好隨意核算的現象。對企業費用支出、福利待遇統一標準,各部門經費按預算的計劃,直接劃撥,做到統一會計核算口徑。
(三)能夠加強企業預算費用的核算
在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如果下屬單位出現超支行為,由結算中心進行掌握,根據實際情況重新申請,下屬單位失去自主權,在此過程中預算執行應謹慎,從而提高預算管理的地位。
(四)能夠遏制內部的貪污腐敗之風
建筑施工企業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有利于改變之前建筑施工企業分公司、子公司或下屬集團負責人權力面過廣,有利于從深層次遏制企業內部產生的貪腐之風;同時,因為會計人員直接有總部委派,可以有效的避免外界的干擾,使得財務人員與項目負責人獨立開來,有效地遏制企業內部的不正之風。反映了建筑施工企業會計集中核算的必要性,只要做到公平公正、獎懲分明,這些不利因素必然會消失。
三、會計集中核算在建筑施工企業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
(一)會計集中核算不夠健全
目前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存在核算不夠健全的現象,建筑單位不能及時與施工企業結算,使許多已付款掛賬,出現虛假性;有些項目已經完工,但不能進行結算形成壞賬,對于財務數據反映滯后,影響財務信息核對。
(二)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失去應有的效率
會計集中核算后,每個單位不能獨立核算,失去了內部監督能力,削弱了應有職能,使企業效益受到影響,增加了集團控制資金,造成會計核算出現差錯,使防范職能失效。
(三)成本預測體系不完善,成本控制失去目標
建筑施工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項目成本核算體系,成本核算目的性不強、不系統,使項目成本預測與計劃失去了數據基礎,而成本預測與計劃不準確,又使會計集中核算下的施工項目成本控制失去了目標。
(四)審批過程復雜,不便于及時決策
因為會計人員不再直接隸屬某個項目,出于小圈子、小集團利益考慮,會使得很多事情出現溝通不利的情況,由于很多事情需要層層上報,資金需要層層下撥,這也使得決策響應時間變長,不利于及時決策。
四、會計集中核算產生弊端的應對措施
(一)轉變原有觀念,健全、完善會計集中核算制度
轉變管理觀念,從思想上重視成本管理、貫徹成本控制;健全管理制度,對不同的施工企業,進行設備核算,做到各核算環節真實、準確;由于工程項目的繁雜,要求會計核算不斷規范,及時、準確的處理會計信息。
(二)加強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審計
由于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繁重,因此應當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內部審計監督,突出審計工作的重點,把握審計工作的主要方面,應當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出現的重大的、共同性的、具有傾向性的問題作為審計工作的主要方面和重點內容。對企業內部審計人員進行考核,加大企業審計監督力度,提高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
(三)加強成本預測和控制,提高經濟效益
建立成本控制體系,凡工程中發生的一切經濟行為和業務都要納入成本控制的軌道,在工程項目成本形成的過程中,對所要耗用的工、料、費按成本目標進行支出和有效監控,預防和糾正隨時產生的偏差,堅決把實際發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標規定的范圍內,通過強化管理來控制成本和降低成本。
(四)積極推行會計信息化工作,及時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會計工作信息化為會計集中核算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使會計數據集中處理和信息資源共享的優勢得以發揮。會計集中核算后,各種會計信息即時傳遞,集團公司本部可以遠程查看下屬生產單位的財務系統,及時掌握下屬生產單位的財務狀況,集團公司管理層可根據需要在任何時間內得到最新的財務數據,及時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盡管實行會計集中核算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健全集中核算制度,加強內部審計和核算質量,推行會計信息化管理,為企業會計集中核算提供有力保障,就能實現會計集中核算與管理相互協調,推進建筑施工企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新利.淺談建筑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的問題與對策[J].商業經濟,2011(16):60-61.
[2]李又超.關于建筑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的幾點思考[J].資治又摘(管理版),2010(5):74-75.
[3]王令權.建筑企業會計核算方法與特點探討[J].中國對外貿易(英文版),2011(1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