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公立醫院存在著財務管理效能低下的諸多問題,隨著財務制度的改革,公立醫院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如何適應新的市場經濟環境,完善醫院財務管理體制、建立財務管理機制,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是面臨的一項新課題和任務。本文將根據我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現狀作出分析,結合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途徑的探討。
【關鍵詞】公立醫院 財務管理 解決途徑
我國的公立醫院是一個特殊的機構,是具有公益性質的事業單位,既追求經濟效益,同時也要注重社會效益。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是現代醫院管理活動的基礎,也是現代醫院經營管理的中心環節。在醫院經營活動中,財務管理會涉及到醫院經營的各個環節,主要包括了醫院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控制、指導、協調、考核等有關活動的資金籌集、分配和使用。在當前新醫療體制改革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應樹立競爭意識,堅持可持續發展,以較低的運營成本向大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從而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的目的。本文將針對目前公立醫院現狀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一、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制度落后
2011年7月開始實施新的《醫財政會計制度》和《醫院財務制度》,在此之前,一直沿用1998年頒布的財務管理制度,以至于目前執行的管理制度還大量保留著舊的管理體制制度,存在著財務觀念落后,管理手段單一等問題,使得我國公立醫院不能很好地適應當今市場經濟化的環境。
(二)財務預算制度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公立醫院缺乏合理的財務預算管理制度,造成全面財務預算管理流于形式;過分注重預算審批的前期申請和批復,而內部監督控制體系卻過于松散,資金的支出去向沒有人監督;同時財務預算編制也存在缺陷,沒有依據技術設備和利益驅動等因素的影響采用“零基預算”或者“績效預算”等先進的預算方式,導致預算不科學、不合理。
(三)成本核算不系統
財務管理體制的單一,預算編制基礎工作的不完善等問題使得醫院容易形成政策性虧損,財務管理制度對于細節會計核算科目沒有明文規定,降低了醫院內部控制對財務管理的有效性。由于預算的充裕性,造成審計人員對各環節的監督檢查流于形式,管理人員成本控制意識不強,部門預算管理透明度不高,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四)內部控制體制不健全,缺乏相應的專業人才
想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制度的作用,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也必須不斷地提高,財務人員只有在不斷地更新專業知識,不斷地構建其他學科的知識體系,才能適應不斷變化地市場經濟要求,也才能更好地執行新醫療改革背景下的管理制度。目前我國公立醫院的專業人才普遍存在綜合能力偏低,專業技術不強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
二、解決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的途徑
(一)合理進行財務預算管理,促進預算管理戰略化
醫院應樹立和倡導預算管理全局性的管理行為和理念,通過預算手段,使其對醫院經濟運行產生強大的約束力,為醫院所有主要的經營活動設立目標,確保醫院各項業務活動順利開展。成立預算管理組織機制,建立預算管理制度,使得醫院財務預算科學全面合理化。
首先,醫院要嚴格預算編制。在保證醫療服務治療和效率下,厲行節約及勤儉的原則編制醫院財務預算,預測出影響醫療收支的各個因素,進行編制財務預算工作,從而達到及時有效地反映醫院的財務狀況的目的。
其次,預算精細化。這主要要求財務部門在編制部門預算時,預算支出要細化到項目,公用經費支出要分類分檔按項目定額編制預算。增強預算編制的可操作性,年度預算一經批準就要嚴格執行,并通過細分預算指標,分解落實到科室和個人,保證各項預算指標的順利實現。
當然,預算也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當預算制定的依據發生重大變化時,預算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二)加強投資分析決策
總體來說,目前公立醫院多處于財務治理效能低下的狀態,這主要源于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因素。在長期計劃經濟影響下,醫院缺乏必要的自主權,責任與風險承擔能力不強,醫院的發展規模、發展項目、資金運用等決策過分依靠行政管理手段,而忽視資金使用效益的方式。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財權配置不均衡,財務監管機制和財務效能的評價問責機制缺失,財務決策的科學性不足和失誤風險增加。
醫院要加強項目投資、設備采購等業務效益的可行性分析和控制,以適應醫療市場的需要,提高競爭能力。同時醫院在進行規模擴張時,要注重運營風險。如開展對外投資合作時,財務人員應通過綜合的運算方法對投資的項目、采購的設備的合理性進行科學的分析;對醫院的運行情況、存在的問題、發展趨勢和解決方案提供經濟分析結構,參與經濟決策,做好參謀等。
(三)建立完整的成本核算體系,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在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的應堅持公益性質和社會效益并重的原則下,在不增加就醫人員負擔下,保證合理的經濟收益,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其有效途徑就是加強經營成本核算與控制,最大程度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
在醫院具體的工作中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成本核算管理:
1.降低人員費用,實行“雙向選擇,競爭上崗”,科室實行全成本核算。
2.加強流動資產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3.大力推行后勤服務社會化,實行定點招待。
4.推行公開招標采購,降低采購成本。
5.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利用資源拓寬服務領域。
在成本核算管理中應堅持全面覆蓋原則,堅持分級核算原則,此外還要做好項目成本的核算,為服務定價、投資論證和效益評價提供切實可靠的依據。并且依據醫院的成本核算結果分析出醫院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而制定與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成本控制項目與措施。
(四)全面提高財務人員素質,推進醫院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
隨著不斷變化的市場經濟,公立醫院要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職能作用,就必須對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財務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財務工作質量的優劣,醫院財務工作量大而具體,專業性極強,因此,建設一支素質高、業務精、責任心強的財務干部隊伍尤為重要。知識經濟時代下,財務人員應該將自己打造成為具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知識型人才,自覺地提高自身素質,成為適應社會需要的復合型管理人才。
計算機網絡化管理是對傳統管理模式的突破,依托網絡化財務管理平臺,能極大地提高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效率。通過實施會計電算化,利用計算機對各項會計賬目進行輔助處理,可以實現各種財務數據的及時共享,并及時通過對醫院各種物流和現金流的全程數據采集,進行卓有成效的目標監控管理,真正做到在極短的時間內,對大量財務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為醫院財務管理提供先進、科學和高效的決策依據。同時,在進行投資決策的時候,可以依托醫院的財務分析軟件分析相關財務數據和財務指標,結合區域資源分布和就醫人員的承受能力,為醫療設備更新論證和重大投資決策提供支持。
三、小結
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是一種綜合性的管理工作,特別是公立醫院在市場經濟和醫療體制的改革過程中,醫院應樹立強烈的風險意識,要努力使財務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和法制化;需要借鑒國內外各種先進的管理理論和經驗,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創新,使醫院的財務系統盡快地從原來的獨立、封閉發展完全融入醫院管理體制中去,促進醫院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福霞.淺淡強化醫院財務管理.經濟師[J],2008(3).
[2]王明麗.談如何做好醫院財務管理工作.內蒙古科技與經濟[J],200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