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文化的更新和轉變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質和內核,教師文化的發展是一個教師具有了其他教師和其他行業所不具備的獨特面貌和文化特質。教師文化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部分,應該在專業化視野下重構以滿足教師專業發展要求的新型教師文化。教師文化建設是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迫切要求。本文通過對云南省永德地區農村英語教師文化現狀的分析看其文化現狀對其教師專業發展的阻滯,并指出從提高農村教師專業理論素養、增強教師信念、營造學習型學校文化氛圍等方面重構農村教師文化。
【關鍵詞】教師文化 教師專業發展 自主發展型教師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8-0007-03
近幾年來,教師的專業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教師的學習和自我發展是一個貫穿整個教師職業生涯的過程。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生態環境的教師文化,應該在專業化視野下重構以滿足教師專業發展要求的新型教師文化。教師文化的更新和轉變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質和內核,教師文化的發展是一個教師具有了其他教師和其他行業所不具備的獨特面貌和文化特質。
為促進農村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筆者針對云南永德地區的英語骨干教師培訓班的老師做了相關調研。因此,本文就從了解云南永德地區農村英語教師的文化現狀入手,分析影響當地教師專業發展的原因,并提出促進自主發展型教師在農村地區的成長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同時強調重構當地英語教師文化也是促進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迫切要求。
一 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
1.教師文化的意義
教師生活的重要構成是教育生活,教師置身于教育生活之中。教師與教育生活間的這種密不可分性,決定了教師對其文化的依賴:教師文化就是教師生活的“空氣”,是教師建構自我、實現自我,使自己“教師化”(讓自己擁有教師的資質)的“熔爐”。解讀文化的內涵有多種方式,不少學者如泰勒、克羅孔、維斯勒等都主張從文化所包含的內容來認識文化。對于作為亞文化的教師文化的研究,同樣有很多學者習慣于從其內容方面來展開。比如我國學者一般傾向于認為,教師文化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它包括教師的信念、價值體系、行為模式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的內容構成了教師文化的統一體。
加拿大著名學者哈格里夫斯對于每一種教師文化,都探討了它對教育變革和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教育改革對教師以及教師文化的忽視是造成各種改革項目表面化和低效率的一個重要原因,哈格里夫斯對此作了深入的反思和尖銳的批判。鑒于以往的教育改革的弊病,他指出,“全球教育改革越來越被推向通過學校的結構調整、制度完善等來實現變革的軌道,而對教師文化卻很少顧及?!虼?,將來的教育改革和教師專業化運動應該更加重視教師文化的價值。”
文化不僅是社會文明發展的表征,而且也可以被用作改造社會的武器。對于教師文化來說,目前西方國家的教育變革者普遍接納哈格里夫斯的觀點,開始重視其在達成各種教育變革目標過程中所發揮的核心作用。在我國,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諸多經驗教訓使人們認識到,教育變革及其教師專業發展的范式必須從關注教師有形的、外在的因素轉向關注隱性的、深藏于教師內心的文化因素;新時代的教育革新和教師發展的可能空間和限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蘊涵于教師文化之中,沒有教師文化的深層次支撐,任何教師發展和教育變革都將是膚淺的和臨時的。
2.自主發展型教師文化的內涵
教師的成長過程就是教師文化的生長過程。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教育研究者討論了教師身上更深層次的素質。魏書生(1999)指出,超越自我就是塑造一個更豁達、更樂觀、更積極、更求實的自我。自我超越的人永不停止學習,他們在實踐中隨時警覺自己的不足,但他們對這種發覺不是無可奈何和認命,而是奮起學習,磨煉自己,他們以高度的自信心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向自己的極限挑戰(熊曉東,2000)。所以,教師的自主發展就是發展個體的內在潛能。
繼而以自主發展型教師為主題,展開了更多新的探索。自主發展型教師就是自主意識、成長動機和抱負都很強的教師。根據研究,人們認為一個教師的成長主要是三個要素,第一個要素是在一定的專業化標準構成下的專業化水準;第二個要素是成就動機和對教師職業的信念,也就是教師對自己能否成為一個好的教師的信心;第三個要素是健康的,保障教師個人奮發向上、同事相互鼓勵與欣賞的組織文化。本文將從這三個要素看農村教師文化的現狀,并且分析農村教師文化重建的必然性。
二 農村英語教師文化的現狀分析
本次的調研對象是云南永德地區參與英語骨干教師培訓的58名來自不同學校的教師。針對這些來自當地各校的教師代表我們從教師專業素養、教師職業信念、學校組織文化等方面做了關于農村教師文化現狀的調研。從調查結果來分析,促進當地教師發展成為自主發展型教師,進而重構農村教師文化是關鍵。
1.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
在本次教師培訓中,一共有58名英語骨干教師參與。我們發現農村英語教師的學歷層次相對較低,普遍存在專業基本功差和知識不全面的問題。大本學歷的有34人(占58.6%);大專學歷的有22人(占37.9%);中專學歷的有2人(占3.5%)。而在這58名英語教師當中就有11人為非英語專業學歷,占19%。由于缺編嚴重,一些英語專業知識不扎實的非英語專業人員從事英語教學的現象在農村中小學中非常普遍。而參加過專業培訓的教師有34人(58.6%),只占總人數的一半多一點。開展當地教師專業能力培養與訓練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所以,農村英語教師的教師培訓模式需要改進,以促進教師們的專業化發展。
2.教師信念的不確定性
在被調查的58名教師中,我們發現非常喜歡教師這個職業的只有19人(占32.8%),而其余的都不喜歡當教師。因此,可以看到當地教師的教育信念是不穩定的。由于面對特殊教育環境,對自身專業能力及自己未來的不確定等因素,導致許多農村教師對教師職業產生了倦怠情緒。教師的職業倦怠嚴重影響著教師的身心健康,并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絆腳石,對教育事業的順利發展也將產生深遠的消極影響。在諸多影響農村教師職業信念的原因中,缺乏自主性是最關鍵的因素之一。農村教師不能只一味地逃避現狀,只有努力學會主宰命運、主動學習、自覺發展,才能在社會占有一席之地,有所作為。所以,應該激勵當地教師的自我超越意識,讓他們盡快理解這種基于個人的人生價值與意義的追求愿望與目標所產生的動力的意義所在,從而引導他們發展成為自主發展型的教師。
3.學校組織文化的缺失
本次調查發現,想關注自身專業發展的教師共有45人(占77.6%)。從另一面可以看出,大多數教師內心還是有自我發展的一些需求和愿望的。同時調查中的另一結果顯示,教師認為他們的同事不關注自身發展的有37人(占63.8%)。也就是說,由于教師間的交流有所欠缺,他們似乎都認為沒有一個讓自我專業發展的文化氛圍。與此同時,只有28名(占48.3%)受調查者認為學校是關注教師專業發展的。教師文化是學校文化的亞文化,因此推動學校文化的發展將極大地影響本校教師文化的發展。所以,當地學校應該重視教師文化的建設,進而推進當地各學校的組織文化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三 積極推進農村教師文化發展
介于農村教師所處的特殊環境,我們認為影響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可以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只要分析了解了這兩個阻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就能從提高農村教師專業理論素養、增強職業信念、營造學習型學校文化氛圍等方面重構農村教師文化。
1.促進教師的自主發展性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關于人生追求與教育信念的討論,我們獲得的解釋是:一個人的教育信念將影響從事教育的人的人生軌跡的發展方向。作為長期工作在教學一線的基層教師,需要不斷學習促進自身專業發展,才能跟上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在不斷地學習中才能增強教師的信心及職業信念。但是,從農村教師目前在專業發展方面的實際看,仍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其發展。許多教師認為專業發展提高的是自身,對學生和教學的影響次之,于是對專業學習與發展顯得熱情不足。因此,影響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內因就在于教師在專業發展上的認識不足,從而影響了其主動發展的積極性。教師自身的需要是其實現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只有使教師認識到位,才能更好更快地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大提高和大飛躍。
教師自主發展是教師個體自覺主動地追求作為教師職業人的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自我超越方式。而教師自主發展的基本特點之一就在于教師的自主發展需求和愿望的內在性,也是一種自我超越的意識。這樣看來,農村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在提高自身專業理論素養的同時,也才能不斷增強教師自主發展的意識。
2.促進學校文化的發展
以自我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極大地影響了農村教師,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必然會帶來單一關注自我的行為方式。不少農村教師認為他們完全可以自主地處理教學,不喜歡他人介入自己的課堂教學,更加不希望求助于他人。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影響農村教師專業發展除了關鍵的內部因素之外,還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外部因素:第一,教師外出交流的機會少。由于受經費及其他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教師很難走出校門,走出本地區去學習,特別是農村學校的教師,有的教師從教十多二十余年還從沒有參加過縣里組織的教學研討會,更不用說到外地學習取經了。第二,組織有限的培訓活動,難以滿足教師發展的需要。教師專業發展除教師自身的意識外,更需要學校系統的培訓來支持。
因此,在農村學校組建各種教師集體組織,建立靈活的結構和學習小組,如學科組、集體備課組、合作科研組等是非常必要的。在加強教師間的學習交流的同時,發展了多種學校文化。這樣會使學校整體表現出很大的靈活性、流動性和適應性,作為組織的學校因而具備了彼得·圣潔所描述的學習型組織的一些基本特征。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教師合作文化可以超越學校界限,擴展到學區、社區乃至更大的范圍。所以,營造學習型學校文化氛圍將有效地影響農村教師文化的發展。
四 總結及反思
教師文化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部分,應該在專業化視野下重構以滿足教師專業發展要求的新型教師文化。教師文化建設是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迫切要求,而自主發展型教師是對農村教師提出的新要求。針對云南永德地區農村英語教師文化現狀已阻礙了其教師專業發展的事實,兼顧內部和外部影響因素的分析,強調從提高農村教師專業理論素養、增強教師信念、營造學習型學校文化氛圍等方面重構農村教師文化將會大力推進農村教師的專業發展。
文化不僅使教師認清自我,它還是建構教師身份的實在力量:教師創造和發展文化的同時又被文化所建構。正是在這種文化建構活動中,教師生存的狀態不斷地變化,其生活方式才實現了深層的更新和重建。教師教育的研究如果失去了教師文化的參與將難以觸及教師深層次教育生活方式的轉變。
參考文獻
[1]Hargreaves,A. Changing teachers, changing times:teachers’ 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M].London:Cassell,1994
[2]Peter Senger. A theory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1990
[3]李燕.文化釋義[J].哲學研究,1994(7)
[4]龍新寶.教師教育文化創新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5]金福美.教師自主發展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6]柳斌.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7]熊曉東.太陽從這里升起——一個教師的教育札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8]于楊.專業化視閾下的國際教師文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