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相關數據對貴州省公共圖書館紙質文獻利用率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公共圖書館的紙質文獻利用率提出建議。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紙質文獻 利用率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8-0009-02
一 貴州省公共圖書館紙質文獻利用率的現狀
依據布拉德福定律,文獻利用率在75%~85% 是較理想的館藏體系。但由于公共圖書館自己主觀和客觀上的原因,很難達到這樣一種理想的程度。根據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貴州六十年》內提供的貴州省公共圖書館1999~2008年期間的相關統計數據所示:
由上圖可知:1999~2008年10年間,貴州省公共圖書館的紙質文獻利用率偏低,文獻利用率最高為29.42%,最低時僅有15.41%。不得不承認,雖然貴州省公共圖書館的數量逐年增多,圖書經費投入也大幅度加大,但圖書館的紙質文獻利用率卻遠遠達不到理想狀態。
二 紙質文獻的優勢
1.紙質文獻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可信度高
由于長期的積累,紙質文獻保存了人類最豐富的資料,其系統性、連續性、完整性是電子文獻無法比擬的,且這些文獻經過長期有意識、有組織、有目的的積累,已形成了一定的體系和特點。紙質文獻的出版,在科學評價和質量管理方面形成了健全的管理機制,以保證出版文獻的質量。
2.紙質文獻蘊涵的特殊文化價值
縱觀歷史,人類社會數千年發展過程中積淀下來的文化遺產,是由圖書館通過對各個歷史時期文獻的收集、整理,全面、系統地保存下來的。紙質文獻是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以紙質文獻為主的傳統圖書館是保存歷史記錄、史實文獻,傳承發揚中華民族歷史文明的重要信息的資源寶庫。它不僅包括對一個國家、民族、區域等歷史的記載,而且還容納了歷史名人的手稿、真跡、圖片,反映了一段歷史時期的真實面貌。紙質文獻伴隨人類走到今天,在人的意識中已經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觀念。
3.紙質文獻經濟實用,可長久保存
紙質文獻主要通過購買、借閱等方式獲得,如不愿承擔購買費用,到圖書館的借閱成本極低。通過網上免費檢索到的信息基本都是大眾化的信息,真正有價值的文獻數據庫是需訂購付費的,費用遠遠超過紙質文獻資料。紙質文獻一次性購買后不再需要支付其他費用,也不需借助設備來閱讀。紙質文獻十分普及,不僅價格低廉,且便于長久保存。
4.紙質文獻更符合廣大讀者的閱讀習慣
紙質文獻歷史久遠,有著幾千年的文化積淀,它更符合人類閱讀習慣。紙質文獻攜帶方便,閱讀不拘于空間、時間的限制,無附加條件,在任何有光線的地方均可閱讀,具有隨意性和直觀性,更符合廣大讀者的閱讀習慣。
三 提高紙質文獻利用率的建議
近年來,貴州省的文化事業快速發展,“貴州數字圖書館”等一批貴州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相繼建成。全省公共圖書館從1978年的25個增加到2011年的93個,公共圖書館的總藏書量從1978年的213萬冊(件)增加到800萬冊(件),實現了縣縣有圖書館。據統計,目前貴州省人均購書費僅為0.098元,人均擁有圖書館藏書僅為0.197冊。在經費短缺的條件下,各級公共圖書館每一筆文獻資源的經費投入都要經過調研和論證。在此形勢下,如何提高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利用率,讓圖書館的每一筆投入都能實現效益最大化,讓圖書館人的每一分辛苦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公共圖書館面臨的實際問題。
1.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理念
美國圖書館學大師謝拉說:“服務,這是圖書館的基本宗旨。”服務是貫穿圖書館全部工作的主線,是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觀,圖書館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為讀者提供最好的服務。2011年1月26日,財政部、文化部聯合下發了《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目前圖書館免費開放已在全社會取得共識。圖書館免費開放,讓公共圖書館與民眾能“親密”接觸,此舉意味著普通公民能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服務,這對提高公民素質,形成良好的社會學習氛圍大有裨益。從孩子做起,走進學校,給學生辦理借書證,教會孩子們利用圖書館的方法和知識,從小培養孩子的圖書館習慣,通過孩子將圖書館習慣教育滲透到家庭和社會中去,讓進圖書館看書、借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營造濃郁的社會文化氛圍。
2.了解讀者需求,建立科學的館藏結構
公共圖書館的讀者群來自社會各階層,職業、年齡各不相同。讀者的個人興趣愛好也不同,他們的閱讀需要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我們要有敏銳的頭腦和科學的態度,處理和分析讀者閱讀需要和興趣的階段性,分析掌握讀者閱讀的心理和需求內容,圖書館工作人員可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提供館藏文獻服務。構建符合本地實際藏書特色的文獻信息資源結構是文獻信息服務的基礎,擁有足夠的讀者所需的文獻信息是提高館藏文獻利用率的前提。公共圖書館主要是為本地區的市民服務,圖書館文獻信息應該與讀者需求、本地區社會發展趨勢相適應。圖書館的藏書應以讀者需求、社會發展等為依據,堅持以讀者需求為主,適當照顧全面的原則,建立起有本地特點的藏書體系。
3.加大公共圖書館的宣傳力度
2008年的數據表明,貴州省公共圖書館持證讀者數僅占全省總人口的0.3665%。在英國,58%的人擁有借書證,俄羅斯全國一半的人口是各類圖書館的固定讀者。顯然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宣傳工作還有待加強。只有更多的社會公眾走進圖書館,圖書館文獻利用率才能進一步提升。
貴州省公共圖書館讀者量不足的主要原因與宣傳推介力度不夠有一定的關系。圖書館應盡可能地通過相關媒體,或到人員相對集中的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進行宣傳推介,讓社會公眾了解圖書館信息,激發社會公眾向往圖書館的熱情。我們還可以聯合一些文化部門,定期對讀者進行入館教育,通過現場演示專題講座等形式,向群眾全面介紹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內容,培養公眾學習閱讀的主動性。同時可以利用網絡,在圖書館主頁上推出新書介紹、熱點圖書、推薦圖書以及點評導讀等專欄,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4.創新服務模式,開展多元化、深層次服務
圖書館開展細致周到、多元化的服務工作也是提高文獻利用率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們可以在館內設置新書瀏覽窗或新書展示點,以方便讀者直接翻閱,建立新進圖書專架,對利用率高、周轉速度快的圖書,如公務員、研究生等各類考試用書、時尚休閑、暢銷小說、計算機應用等圖書,采用模糊管理,先集中管理,當借閱一段時期后再按類別歸位上架,方便讀者借閱。對某些研究型讀者,結合其專業特點,開設文檢課程,使其掌握檢索、獲取和利用紙質文獻資源的技能。圖書館可以定期邀請一些知名專家就貼近民生的熱點問題設立講座。香港公共圖書館鼓勵市民們使用圖書館,并常開展一系列如書展、美術展、興趣小組、音樂會、電影欣賞等活動,香港各公共圖書館的館藏利用率高達300%以上,其吸引讀者、服務公眾的做法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5.組成圖書館聯盟以實現資源共享
館際合作,資源共享是圖書館業務發展的重點,也是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方向。一個城市的公共圖書館可以和區域內的學校或企事業單位的圖書館聯合起來,組成圖書館聯盟。每個圖書館各有其特點,但藏書相對有限,因此,圖書館之間需加強合作,建立聯合目錄和情報網絡,開展互借業務,讓讀者都能通過聯合目錄查詢并利用多個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以此來提高館藏文獻資源的利用率。在香港,憑香港市民身份證免費辦理借書證。此證在全香港各公共圖書館都可通用,其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2009年9月28日“貴州數字圖書館”正式投入運行,據相關報道,截至2011年12月30日,“貴州數字圖書館”累計訪問量已突破2千萬人次,各種數字資源的使用率在全國公共圖書館中名列第一。欣喜之余,我們也認識到公共圖書館典藏文獻工作應該是紙質傳統文獻與數字文獻共存與互補,兩者相輔相成、和諧發展。因此,公共圖書館提高紙質文獻資源的利用率,既是生存之道,也是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貴州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總隊.貴州六十年(1949~2009)[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2]杜玉紅.對提高貴州省圖書館資源利用率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7)
[3]陳方寧.我國與美國加拿大公共圖書館的差異淺析[J].新世紀圖書館,2012(9)
[4]曹再芳.我國公共圖書館利用率偏低的原因探究[J].新世紀圖書館,2007(5)
[5]楊忻.共存與互補——紙質文獻和數字資源和諧發展的思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16)
[6]王芳.關于提高圖書館利用率的幾點思考[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8)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