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空間立體幾何是數學將空間中的實物抽象地簡化在量的角度上,便于空間研究的一門重要理論學科。它培養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關鍵詞】立體幾何 思維模式 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8-0033-02
從初中的三視圖起到高中的空間向量、立體幾何都是數學學習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對大部分學生來說,立體幾何的學習總是困難重重。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先天的空間想象能力,要增強學生的空間能力,這就需要有一種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學生學會“看”,學會“空間語言”,學會“在空間媒介中進行思考”。“若世上存在限制,這個限制便是自身的想象力。”這是美國《發現》節目的一句經典解說詞,幾何的學習正是這樣,很多時候并不是看到的那樣,而是在觀察、猜想、想象之后再在驗證中得出結論;立體幾何是我們在三維空間里,在大腦的配合下對看到的實物進行判斷,抽象而成的。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的一樣:“我們感知的一部分來自我們眼前的直觀事物,也許更大一部分來自我們的大腦”。
現在的立體幾何教學應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為主,開發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讓大腦習慣幾何思考,對學好立體幾何來說尤為重要。
一 靜動結合思維,折疊問題小方法
例1:圖1表示的是不尋常的剪刀,要使剪裁部分接近,請確定一下,需要接近還是拉開剪刀帶環的兩端。
這道題既考查了學生的想象力,也注重了思考的重要性。“靜變定動,動靜結合,以不變應萬變”,是解這道題的方法。顧名思義,就是將靜的圖形按題目要求變一下,固定一個地方,讓圖形在大腦中以固定一處開始變動。如例1中的剪刀,都是現實生活中所沒有的模型,我們此時就可以利用以上的這種空間想象的原理,假設剪刀虎口處為固定點,轉動剪刀,即可得出答案,此題本身難度不是很大,但設計卻很巧妙,需要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縝密的邏輯思維,此題有利于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提高。
二 形、思,二位一體,解視圖問題
在立體幾何的學習中,很多學生頭疼三視圖的問題或復雜的幾何圖形問題,這時,我們可以試著找一找幾何圖形在生活中的原型、實物,利用實物模型是在立體幾何學習中一種很傳統,也很普遍的方法,從直觀的實物出發,發散思維,從形到思,解決問題。下面我們就利用這種方法來解決一個實際的數學幾何問題。
例2:(2012江蘇高考)見圖2所示,在長方體ABCD-A′B′C′D′中,AB=AD=3cm,AA′=2cm,則四棱錐A-D′DBB′的體積為____cm3。
例3:(合肥市2009年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測)用若干個棱長為1的正方體搭成一個幾何體,其主側視圖見圖3所示,對于這個幾何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個幾何體的體積一定是7;
B、這個幾何體的體積一定是10;
C、這個幾何體的體積最小值是6,最大值是10;
D、這個幾何體的體積最小值是7,最大值是11。
解析:這是兩道很好的例題,題目新穎、出題簡單,都可以借助模型拓展想象力,如例2我們會習慣性地以墻角為基本模型構造立體長方體,然后利用空間想象能力在大腦中構造四棱錐得出體積,也可以用長方體體積減去其他部分體積得出,方法很多,關鍵是要讀懂圖。又如例3題中只有主、側視圖。因此該圖組成個數不唯一,由圖得知第二、三層各有一個,最底層最多有9個、最少有3個,故答案應是這個幾何體的體積最小值是5,最大值是11。雖然這道題出了錯,但它很巧妙地讓考生鍛煉了空間想象能力,開闊了思路,關鍵在于思考點設計得很巧。若將D選項改一下,這道題就完美了。但因為有缺陷,也讓我們明白想法是不受題目的限制的,思維不定才會讓幾何富有趣味。
三 魔方思維,不一樣的思路達到最終的成功
魔方是由立方體演變而來的,但它的思維力度要遠遠高于簡單的立方體,空間幾何同樣如此:幾何圖形變化萬千,而模型簡單而有限,所以,我們必須要鍛煉的是面對不規則圖形時多方位思考,將幾何知識綜合“活”運用。
例4:(2012年天津高考)如圖4所示,在四棱錐P—ABCD中,PA⊥平面ABCD,AC⊥AD,AB⊥BC,∠BAC=45°,PD=AD=2,AC=1。(1)證明PC⊥AD;(2)求二面角A-PC-D的正弦值。
例5:(2010年遼寧高考)有4根長都為2的直鐵條,若再選2根長都為a的直鐵條,使6根直鐵條端點處相連能夠焊接成一個三棱錐形鐵架,則a的取值范圍是( )。
A、(0, + ) B、(1,2 )
C、( - , + ) D、(0,2 )
例4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題,給出簡單必要條件,該題可用線面關系解出,但由于圖形本身的限制,作輔助線之類,不易作出,同時也不好理解,而且如果條件過多,反而會讓圖像過于混亂。此時,我們便可以利用空間向量,將圖形“量”化,假設以A點為坐標原點,AD、AC、AP分別為X、Y、Z軸,然后利用空間向量的計算,即可簡易地得出答案,這種方法更有助于集合基礎證明或計算的理解。兩種方法,一種直接利用線面關系,一種利用空間向量,都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在考場中,為了節約時間,如果對幾何關系不是完全了解的話,第二種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準確率。所以看到一道題,你可以有很多種思路,但要選擇最優路線,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例5是一個求解范圍的立體幾何問題,這種類型與生活聯系較緊密,題很靈活,所以應擴大考慮層面,多角度、細致考慮,從最值看起,從特殊到普通,從個例到一般,簡化問題,去繁從簡,即可用排除法從選項中選中正確答案。
四 結束語
立體幾何的學習,不僅僅是對數學的理解,更是對生活的想象,在學習立體幾何的過程中,不僅要牢記基礎定理、公式,還要盡可能地發展個人想象力,動靜結合,形思一體,發散思維,多角度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從而找到一套更適合自己的立體幾何學習方法,勤思巧想活運用。
參考文獻
[1]劉培杰數學工作室組織編譯.發展空間想象力[M].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