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選取《牛津-杜登法語漢語圖文對照詞典》中有關西方古典建筑的若干詞匯進行分類分析,分為歷時與共時研究,涉及詞源、構詞法與語義場的分析。根據詞與詞之間的上下義、同義、反義、同音異義關系等,將單詞分類學習。運用詞匯學的一些研究方法,外化詞與詞的內外在邏輯關系,旨在方便新詞的理解與記憶。
【關鍵詞】西方古典建筑 詞匯學 分類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8-0041-04
一 引言
本文選取《牛津-杜登法語漢語圖文對照詞典》中有關西方古典建筑的三頁中若干詞匯進行分類分析,分為歷時與共時研究,涉及詞源、構詞及語義場的研究。這些詞匯涉及的藝術風格包括希臘式、伊特魯利亞式、羅馬式、早期基督教式、拜占庭式、哥特式、文藝復興式以及巴洛克式風格。
二 詞匯的分類
詞匯指的是一種語言中所有的詞的總和。我們根據詞在詞匯中的作用和地位可以把詞匯劃分為基本詞匯和一般詞匯。基本詞匯構成一種語言的詞匯核心部分。基本詞匯包括人們平時生活中經常使用且不可或缺的詞匯,如水、吃飯、看等。一般詞匯包括術語、專業詞匯等,這類詞匯是一門語言的詞匯庫中變化最快的部分,與基本詞匯相對應,是普通人所不熟悉的詞匯。本文選取的這些詞屬于西方古典建筑詞匯一類。大多數是一般詞匯,比如:
le fronton 山花,三角楣;
la métope (多利斯式柱雕帶上的)三槽板間平面;
l’architrave (柱頂盤的)下楣,額枋,或柱頂過梁。
當然,該詞典這三頁內容中也有一些詞是人們日常會使用到的,如:la rose(圓花窗)、la colonne(柱子)、la statue(雕像)等。這些詞屬于基本詞匯,且有多個意思,可以從詞源學與一詞多義等方面入手發現這類詞含義的變化過程。
這三頁詞匯在當時(即古代西方)也許是人們經常使用的詞匯,但隨著文明的進程,新的建筑樣式不斷產生,有些原本的常用詞逐漸用得少了,從基本詞匯范疇內轉入一般詞匯。同樣,一般詞匯中的詞可以變成基本詞匯,如已普及的科技術語,它們成為人們交際所必不可少的詞。
詞是的功能大致可分為:指稱功能、表情功能、語法功能。本文所選用的詞大部分為了指稱建造與裝飾物,而詞中包括的介詞,具有語法功能,比如:la conduite d’eau(水道)、la galerie à colonnes(柱廊)、la couverture en coupoles(穹頂系統)等。
三 詞源研究
詞匯研究通常可分為歷時與共時兩類。歷時研究包括研究詞源與詞的演變過程。共時研究包括研究詞義、詞法(形態學)以及詞的組合與聚合關系。本文將同時采用這兩種方法進行研究。
Colonne:
第一,columpne fin XIIe,du latin columna,d’après l’italien colonna.①
第二,substentif féminin,étymologie et histoire②:
(1)Début XIIe,《élément ou partie d’élément de forme étirée et vertical》columne de nue;(2)ca 1170,columpne《pièce cylindrique verticale servant généralement de support dans une construction》;(3)av. 1615,《texte présenté sous la forme d’une bande vertical》;……
上述第一中顯示colonne在12世紀末寫作columpne,該詞最早來自拉丁語中columna,根據意大利語的colonna。第二中詳細描述了colonne一詞的詞義擴展過程。Colonne最早指“un cylindre de pierre posé sur une base ou un socle,recevant un chapiteau à son sommet,employé dans la construction comme point d’appui pour porter une plate-bande ou un arc”③(矗立在底座之上、頂部帶有柱頭的圓柱體石塊,在建造過程中被用來作為平拱或圓拱的支點——筆者譯)。之后,該詞的語義場逐漸擴大,可指柱狀物體,或表示支撐的意思,后者的含義根據其形狀與功能而來。Colonne還衍生出colonnette一詞,意為小圓柱,從構詞法角度看,ette這個詞尾通常表示“小”的意思,比如:fille(女孩)—fillette(小女孩),maison(房子)—maisonnette(小屋)等。
四 派生構詞
詞綴。“-ette”為名詞后綴,如上文提到的colonne與colonnette。請看這兩個詞,l’architrave〔f.建筑,(柱頂盤的)下楣,額枋,或柱頂過梁〕,l’archivolte,(f.拱門緣飾)。這兩個詞有著相同的部分:archi-。這個前綴archi表示“優勢、優越、第一位、最高點”等意思,譬如:archicomplet(爆滿),archimillionnaire(大富翁)。Archi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個單詞與建筑有關,在本文的語境下,這種聯想是正確的。在有些情況下,即便不知道單詞的意思,也能猜出它屬于哪個領域。
復合構詞法。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匯單位按照一定的次序加以排列組合,構成一個表示新的概念的新詞,這種構詞方法叫復合構詞法。詞匯單位之間可由連詞符、連詞或前綴連接。比如:Le bas-c?té〔(教堂的)側堂,側殿〕;la demi-coupole(半穹頂);l’arc-boutant(拱扶壁,飛扶壁);un avant-corps(凸臺,建筑物的突出部分);néo-classique(新古典式的);tiers-point(桃尖拱的拱尖)。可以發現,這些復合詞的詞義是其所包含的詞匯詞義的疊加。有時,通過這種方法,能夠推斷出這些復合詞的大致意思。
五 語義場研究
根據特里爾(Trier)的語義理論,語義場指的是在同一歷史時期具有共同義素、反映同類概念的詞匯單位組成的一種結構體系,即“場(champ)”。一組詞的語義場指,好幾個詞具有某一共同義素,它們表示某種概念,這組詞聚合在一起構成一個語義場。單個詞匯與其他詞匯之間客觀存在著某種語義聯系,根據詞與詞之間的語義關系,可以把詞匯分為上下義關系、同義關系、反義關系、類義關系、同音(同形)異義關系等。
1.詞的上下義關系
我們發現在所選單詞中,有些詞的詞形或詞義有相似或相像的部分,推測它們之間存在內部聯系,何謂內部聯系?即這些詞的語義場或相似,或完全不同,多數是具有重疊部分。
觀察表1與表2表3,可以發現左側單詞在語義層面“統領”右側所列各個單詞,即上位詞與下位詞的關系。上位詞與下位詞是一組相對的概念,如表2中coupole(圓頂)與vo?te(拱頂)兩詞,它們既是vo?te(頂)的下位詞,又分別是右側所列單詞的上位詞。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中所列出的單詞,除了特別說明,其余皆來自于該本詞典的三頁內容中。該本詞典所含內容非常廣泛,作為一本綜合性圖文詞典,可謂非常全面。然而,這本詞典畢竟不是外國古典建筑方面的專業書籍,故詞典偏向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詞匯,并不追求涵蓋每個方面。本文所要分析的詞匯來源限于這三頁內容之中,所以,被分類的詞匯僅代表該類詞匯整體的一部分。
表1中,右側單詞具有一個共同的義素“柱子”,屬于“柱子”這個語義場。右側單詞的前三個,分別為柱子中最主要的三種樣式,之后三個詞反映了柱子上所雕刻的人物,余下一些單詞分別表示了柱子在整個建筑物中所處位置、柱子的高度、形狀、用途等。可見,右側單詞之間還能繼續細分。所以,將單詞分類,并結合圖片,有助于理解記憶這些生詞。
表2中各單詞皆屬于“(建筑物的)頂”這個語義場內。根據頂的形狀可分為圓頂與拱頂兩大類,再各自細化成各種式樣的頂。眾所周知,拱頂為哥特式教堂所經常采用的樣式,穹頂(圓頂)為古羅馬、拜占庭、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主義時期常用的樣式。表中最右側的單詞為詞典中所提供的穹頂與拱頂樣式,當然,鑒于這是本綜合性的圖文對照詞典,而非專業詞典,所以這些例子無法涵蓋所有樣式,但這是可以理解的。并且,coupole(圓頂)這個詞自16~17世紀意大利式建筑登陸法國領土之后開始流行起來,根據意大利語cupola這個詞的形式變化而來④,可見穹頂最初在意大利等地非常盛行,詞匯的傳播演變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
表3中這些詞都屬于“拱、法圈”這個語義場。通常,西方建筑中的拱分為三個樣式大類,即半圓拱、弧形拱、尖形拱。
在《Dictionnaire raisonné de l’Architecture fran?aise du XIe au XVIe siècle》一書中,作者維奧萊·勒·杜克用了將近43頁的篇幅圖文并茂地詳細闡述了arc(拱)的各種樣式與所含的技術,可見拱的變化之多。拱在西方古典建筑中占據重要位置,拱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建造出高大巍峨的各類建筑物,以各式教堂為代表。當然,從表3中的例子之多也可見一斑。
2.詞的同義關系
一般而言,兩個(或兩個以上)可以表示同一邏輯概念、大體上具有相同意義或相近意義的詞(或詞組)之間的語義關系被稱之為統一關系。然而,在任何情況下都意義相同的詞很少,所以,同義詞之間具有相同的語義部分,但同義詞之間并非完全等同。
根據該本詞典所列,fronton、tympan、gable這三個詞都能夠表示山花、三角墻的意思,可被視為同義詞。但是,如果深入分析它們各自的語義場,能夠發現它們的意義并非完全重疊,仍有細微的區別。
首先,我們比較它們在該本詞典里對應的圖片以及詞典里標注的漢語翻譯。
Fronton:山花,三角墻(見圖1中3號部分)
Tympan:三角形門楣(見圖2中這座哥特式教堂的26號部分)
Gable:山花,三角墻(對應圖3中36號部分,即整個圖片所表現的內容)
可發現,雖然都叫山花、三角墻,但是三角的大小、形狀以及所適用的教堂式樣是有區別的。接著,我們看一下這三個詞的詞義:
Fronton:ARCHIT. Ornement d’architecture,de forme triangulaire ou en segment de cercle,qui surmonte et couronne l’entrée principale d’un édifice.⑤
(fronton為建筑物上的裝飾,呈三角形或弓形,位于建筑物主要入口的上方——筆者譯)
Tympan:ARCHIT. Espace triangulaire,compris entre les deux corniches rampantes et la corniche horizontale d’un fronton;(Dans les églises romanes ou gothiques)Espace compris entre l’archivolte et le linteau d’un portail,le plus souvent orné de sculptures.⑥
〔tympan指山花(fronton)的兩條斜向挑檐邊與一條底部水平挑檐邊組成的三角形平面;(在羅馬或哥特式教堂中)指位于正門拱門飾與正門過梁之間的部分,通常繪有雕刻裝飾——筆者譯〕
Gable:ARCHIT. Fronton triangulaire ajouré et sculpté qui couronne le portail d’une cathédrale gothique.⑦
〔gable指哥特式大教堂正門上方鏤空有雕花的三角形山花(fronton)——筆者譯〕
從上述定義,可概括出:fronton被視為山花(三角墻)的總稱,tympan指山花上的三角形平面,而gable所指代的山花,通常出現在哥特式教堂中,并且為鏤空的、有雕花的。可見,這三個單詞具有相同的語義部分,重疊部分是它們之所以成為同義詞的原因,而又有不同的語義部分,這些不重疊的部分通常為同義詞之間細微的差別之處,正是這些微妙差別值得特別留意,只有掌握了這些區別之處,才能更好、更透徹得理解一組同義詞,做到準確靈活地運用。
鑒于這些詞匯具有藝術性特點,可以結合圖片來學習,在遇到同義詞時,比較這些詞的原語定義以及它們的用法,有助于深入理解這些詞。若條件允許,更可查閱相關的專業書籍,豐富個人對于這些詞的認識。
3.詞的反義關系
具有可比性的一組詞,意義完全相反或部分相反(也稱互為對立),則該組詞匯單位之間具有反義關系。著名語言學家約翰·萊昂斯把反義詞分為三類:互補反義詞(如:出席-缺席)、對立反義詞(如:熱-冷)、表示相互性的反義詞(如:買-賣)。該本詞典中這三頁單詞皆為名詞,具有反義關系的詞較少。以“intrados”與“extrados”為例,前者意為拱腹,后者意為拱背,這兩個詞具有指稱功能,指的是拱的內面和外面。從構詞法來看,intra與extra分別是表示“里”和“外”的前綴,而dos的基本含義為背部。將這兩個詞放在一起,考慮到它們之間存在一種聯想性,能夠方便記憶。
4.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指一個單詞表示多個意思,因而具有多種用法,即一個符號對應多個含義。大部分法語詞匯都有這個現象。如rose一詞,在植物學中指一種花卉,即玫瑰花;在建筑學中,指裝飾教堂正門或教堂耳堂的圓形彩繪大玻璃窗,也叫玫瑰花窗;后者的意思是由前者演變而來的。又如,corniche一詞,在古典建筑中,指柱頂盤的一部分(柱頂盤共有上楣、中楣、下楣三部分),叫做上楣、檐口;在學生用語中,指為報考圣西爾軍校(Saint-Cyr)做準備的升學補習班;這兩個含義具有不一樣的來源演變歷史。再如,表1中出現的terme一詞,表1中的意思為“刻有赫爾墨斯頭像的石柱”,但該詞最常用的意思為“期限”“術語”等。
5.同音(同形)異義關系
法語中“homonyme”一般稱為同音異義詞,指具有相同語言外形但擁有不同含義的詞,這里的“外形”指語音或拼寫,所以細分為同音異義詞和同形異義詞。比如,法語中“quart”與“carre”同音,但既不同形,也不同義。
本詞典中的“le ruban de grecques”,意指回紋飾帶;在此復合詞中,grecque為陰性名詞,表示回紋飾。而grecque這個詞也是grec的陰性形式,grec可做名詞或形容詞,表示希臘的、希臘人等;這兩個詞屬于既同音又同形的異義詞。
這些例子提醒我們,當看到“認識”的單詞時,切不能不假思索地把已知的“詞義”扣在這個“新詞”之上,而應當考查上下文和語境,結合詞典,再找到確切的意思。
六 結束語
本文結合詞源、構詞法,以及詞與詞之間的上下義、同義、反義、同音異義關系、一詞多義等,將該詞典中有關西方古典建筑的若干詞匯進行了分類分析。運用這個學詞匯學的研究方法,外化詞與詞的內外在邏輯關系,本文提出這樣的嘗試,旨在方便新詞的理解與記憶。
注 釋
①Le nouveau Petit Robert,Dictionnaire alphabétique et analogique de la langue fran?aise 2009,Le Robert,2009,page 468
②http://www.cnrtl.fr/etymologie/colonne
③E. Viollet-Le-Duc,Dictionnaire raisonné de l’Architecture fran?aise du XIe au XVIe siècle,Ancien Maison Morel,Paris,Tome III,page 493
④E. Viollet-Le-Duc,Dictionnaire raisonné de l’Architecture fran?aise du XIe au XVIe siècle,Ancien Maison Morel,Paris,Tome IV,page 347
⑤http://www.cnrtl.fr/definition/fronton/substantif
⑥http://www.cnrtl.fr/definition/tympan/substantif
⑦http://www.cnrtl.fr/definition/gable/substantif
參考文獻
[1]牛津-杜登法語漢語圖文對照詞典[Z].上海:商務印書館、牛津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1997:334~336
[2]曹德明.現代法語詞匯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3]Le nouveau Petit Robert,Dictionnaire alphabétique et analogique de la langue fran?aise 2009[Z].Le Robert,2009:468
[4]E.Viollet-Le-Duc.Dictionnaire raisonné de l’Archite -cture fran?aise du XIe au XVIe siècle[M]. Paris:Ancien Maison Morel. Tome III,page 493,Tome IV,page 347
[5]王其鈞.西方建筑圖解詞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22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