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是一個民族得以興旺和發展的原動力,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創新精神已成為教育的精髓所在。本文將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探討以給同行們提供一點借鑒。
【關鍵詞】高中語文 創新思維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8-0108-01
一 創新學習的概念及獲得這種能力的方法
對于學生來說,創新學習是指中小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發現性、探索性學習,是與純粹的接受性學習相對的一種學習類型。它和科學家的探索不可相提并論。布魯納認為:“發現不限于那種尋求人類尚未知曉之事物的能力,而是包括著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
最早提出“創新學習”的是國際未來學會主席馬哈蒂·埃爾曼杰拉。他主張用“創新學習”取代現在的“維持型學習”。他在《知識文明中的人類資源》一書中指出:“創新學習需要兩個先決條件:參與、預見。”
創新學習的兩個條件:參與、預見。參與就是不僅僅吸收現成,承認現成,更重要的還要有自己的見解,不是老師教什么就記什么,你自己要動腦筋。在學習過程中,既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主動規劃和安排自己的學習,又要在大量信息面前,具有捕捉信息、敏銳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并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分類、整理。如教學葉紹翁的《游園不值》,對“游園不值”的原因分析,有的學生認為“主人不在家”,有的學生認為“主人閉門謝客”;并闡述各自的理由。“主人不在家”的理由可以有多個,如因為“春色”“滿園關不住”,主人的心情自然是喜悅的,哪會放過更加美麗的大地“春色”?表現了主人放曠自然的積極心態;也可以從詩句“應憐屐齒印蒼苔”中的“蒼苔”說明這里已經很久沒有人居住了,主人不在家。“主人閉門謝客”的理由也可以多個,如若主人外出,“門”自然要上“鎖”,見“鎖”客人自然不會“小扣”且“久”;也可以是主人正在欣賞“滿園”“春色”,不想讓客人打擾他欣賞“春色”的雅致。
通過這樣的學習,對于同一個問題,可以有多個答案,由此可以預見學生自身的詩歌鑒賞能力。
二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創新學習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創新思維。社會的發展和語文教改都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而高中語文教學最能勝任這一時代重任,那我們該怎么做呢?
1.改變教師傳統的“人才觀”問題,即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在課堂教學中的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學生
如果用狹隘的一種智力模式去對具有各不相同智力傾向的所有學生做好與壞、優與差的評價,或者讓學生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學習只會束縛學生的創造意識,扼殺學生的創新精神。我們應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
批判思維是高中語文教學中創新活動的最重要的品質,是最宜培養、發展的個性,是創新精神最重要的前提之一。
《阿Q正傳》中的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勝利法,這種性格特征是魯迅先生所不能容忍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愛阿Q們,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挺起腰桿做人,爭取自己幸福的未來。對此,有的學生認為,在那樣的大環境下,阿Q們連三餐都無法保證,哪里談得上“幸福的未來”?也有人認為,阿Q精神勝利法在現實中仍有它的積極意義,不能一概否認。因為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身處逆境時學會自我安慰,等待時機成熟,東山再起,未嘗不可。這些說法便是對傳統說法的一種挑戰、一種批判,不全是機械地接受,而是有創見性地學習。
這種思維能力的培養,關鍵是要肯定學生批判思維中的合理成分。在這些思想中,往往有靈感的火花迸發,對于這些珍貴的“火花”,教師要給予呵護,不要用“冷風”將其吹滅。
2.營造一個合適的氛圍以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想象思維是經常用到的思維方式之一,想象能力也是語文能力的重要內涵。臺灣作家李樂薇寫的散文《我的空中樓閣》,精心描摹了自己心愛的小屋。既寫了外在景觀,又寫了內在精神。教學這篇散文時,可先讓學生簡要介紹自己居住的環境,然后構想心中理想的居所。有的學生喜歡藍天大海,便把居所建筑在大海之濱;有的學生喜歡高山流水,便把居所構建在半山腰之中;有的喜歡田園風光,便把居所設計在方畝之邊。在沒有研讀新課之前,學生已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海闊天高,任由馳騁。正當學生津津有味地欣賞著各自的杰作時,我適時地讓學生把自己的杰作與臺灣作家李樂薇構建的“我的空中樓閣”作比較,學生很快把注意力轉移到課文內容上。下面研讀課文自然迎刃而解了。因為學生早已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想象力激活了,也就開啟了語文課堂通向文學殿堂的大門。
3.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質疑
教師必須充分挖掘一切有利因素。在語文基礎知識訓練、閱讀和寫作等方面均可精心設疑,讓學生去思考分析。誘發學生提出創新性的新見解、新命題,設法引導學生沿著不同思路思考。突破常規去探根究底,尋求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獲得新知識。尊重學生們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樂于聽取學生不同的意見,學生表現出來的不成熟的見解,都要給予熱情的鼓勵和恰當的評價,以激發他們的創造情感,并樂于學習。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以及個性特長,把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教育巧妙地融入語文教學之中,注重開發學生智力,采用多種有效的教育手段,開辟多種訓練途徑。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