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高考復習已進入關鍵階段,很多學校高考復習進度已經進入第二輪復習。高考雖然是通過一次考試來選拔人才,但它絕不僅僅是知識上的考查,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質以及應試能力和學習能力的考查。在高考沖刺復習中,很多學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績卻總是不理想。歸根結底是因為很多人的學習效率太低。越是臨近高考,很多學生越是因為心理疲倦、盲目自信以及考試緊張等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學習效率極低,如果不能很好地調節自己,高考很可能會前功盡棄。所以要在這段時期取得較高的學習效率,就要求學生把高考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并且能較為靈活地運用知識。學生需要把自己調整到一個最佳的學習狀態,時間非常寶貴,我們必須利用好時間,有條不紊,查漏補缺,盡量做到在最短的時間里,達到最高的效率。
下面,筆者為各位考生提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一 每天保證好休息,切忌題海戰術
高考前夕,晚上不要熬夜,應該定時就寢。許多學生晚上不到一點不睡覺,不顧效率,盲目學習,總是以為只要學習時間長,成績就能比別人好。事實上,這是一種愚蠢的自我欺騙行為,是不可取的。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基本條件。
很多人覺得成績上不去,就是做題量不夠,只要多做題就能提高成績,就像一個人光吃不消化,攝取不了食物中的營養,“吃”了又有何用?學習也一樣,要首先找到自己各科學習中的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且一定要自己總結,分析做各種題的方法,要做到真會,而不是理解就行。其次,一定要注意緊扣考綱,選取合適的題,選“好”題,做“好”題。查漏補缺,逐一攻破。
二 臨近高考易盲目自信
高考是選拔性的考試,競爭強度很大,備戰高考,要做好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臨近高考,很多人開始浮躁,總覺得自己一定沒問題,事實上,很多同學只掌握了皮毛,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老師講的時候覺得很簡單,不聽,更不去思考。結果一上考場,看到很多題很熟悉,就是拿不了分。事實上高考題型很靈活,可能會設很多“陷阱”,稍不注意就會“丟”分。所以除了扎實的基礎外,還需要全身心地認真分析每道題,平時多動腦、多總結。這樣才能為高考作好更充足的準備。盲目自信會讓自己迷失方向。
三 學習要主動,不能盲目完成作業
作業是檢驗聽講和復習效果的手段,不應把它看成一個負擔,尤其是臨近高考,時間有限,平時做練習要大膽舍棄自己會的和太難的題,根據自己的水平,做一些有價值的題,盡量在短時間內,取得更大的效率。不僅是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要總結做這種題的方法以及提高自身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 要保持平靜而愉快的心情
學習中的交流非常重要,包括同學之間的交流,同學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尤其應該做好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可以讓老師了解你的學習情況,有利于幫助你解決問題。不會的題目要及時解決,不要積攢起來。這種交流不只是學習上的,高三的復習很枯燥,心理上出現一些問題,應該求助于老師,而你的情況在以往的學生中也許都出現過,老師知道如何解決,所以平時應注意多和老師交流。如我們班有一位女生,高一、高二學習一直挺好,后來因為與同學鬧矛盾,心情不好,又對老師產生了意見,心結沒有及時打開,時間一長,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成績更是一落千丈,讓人為之惋惜。每天有個好心情,積極投入學習,效率自然高。另外,把個人和集體結合起來,和同學保持互助,團結進取,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臨近高考,你更應該把握好自己,用積極的心態高效復習。老師、家長也會全身心地配合你,做你堅強的后盾,支持你。但復習的主力是自己,所以每位考生要做好一切準備,戰勝這一艱巨的挑戰,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