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開展創新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切實加強學生的創新教育,應當成為教師的重要的工作目標。本文就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自主學習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8-0124-02
隨著科技革新的飛速發展和知識經濟的突飛猛進,自主、創新教育已成為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在教育教學中,尤其需要注重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充分調動學生開展創新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切實加強對學生的創新教育,這應作為教師重要的工作目標,通過教師這一角色來發揮溝通協調作用,為創造性人才的成長提供必要的動力支持。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可以從以下幾個途徑進行。
一 給學生充分的選擇權,張揚學生個性
在現代社會,人的自信象征著自信力、突破和創新力。沒有個性的教育談不上是素質教育。學生的個性特長若得不到保護與發展,那么所謂“成才”也就只是空談。但學生個性的張揚也是有條件的,最重要的就是應該交給學生選擇的機會和自主的權利,真正還學生以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生動、自主地學習,可以快樂、活潑地發展。新的課程觀要求改革課程模式單一的羈絆,讓課程主動去適應學生,而不是學生被動地適應課程。有位校長曾意味深長地說:“有一千個學生,就應有一千張課表。”這句話深刻揭示了課程與學生個性之間的關系。同時,學生的個性又與創新精神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創新精神是學生健康個性內涵的基礎,個性是創新的策源地,一個沒有個性的人何談創新。張揚個性的同時,學生的創新精神也得以展示。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曾說:“一個擁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國家,將具備發展知識經濟的巨大潛力;一個缺少科學儲備和創新能力的國家將失去知識經濟帶來的機遇。”我們應該在培養學生個性的同時,關注學生創新精神的發展。
二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
創造精神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創造精神必須從小培養,對一個小學生來說,培養創新精神,首先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讓他們從小解放思想、敢想、敢說、敢做。又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并讓他們充分地發表個人的見解,讓他們在相互討論中驗證自己的看法,培養求異創新的思維習慣。
陶行知先生曾說:“創造始于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性。”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通過自主探索式的學習研究活動,在綜合已有的知識或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同化、組合和探究,獲得新的知識、能力和態度。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認識結構還不完善,在學習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
質疑。學貴質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課堂教學過程就其認識過程的實質而言,是學生從有疑到無疑的轉化。古今中外無數的事例證明,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人往往閃爍著智慧的火花,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努力激發學生動腦提出問題的積極性,在自學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敢于從教材中發現問題,大膽地圍繞課文題目、課中詞語、插圖、標點、課中空白和課文結尾等提出疑問。如教學《理想的風箏》一文時,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要鼓勵他們從教材中發現問題。(1)讀課題,質疑:理想的風箏是什么樣?為什么叫理想的風箏?(2)思考:課文回憶了劉老師的幾件事情?(3)抓住重點句“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風中翱翔盤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齊躍上了藍天。”“那天,他一定過得最幸福、最充實,因為他感到他生命的強壯和力量。”提出問題:劉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然后讓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拓展。一篇課文提供給學生的只是一個范例,學完一篇課文,老師應引導學生從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實踐,做到課內外有機結合,拓展學生學習的時間、空間,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展視野,增長知識。如學完《找春天》后,可分小組進行“找春天”知識展覽,激發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春天的更多知識。如老師發現同學非常喜歡春天,用自己靈巧的雙手畫出春景,用優美的語句描繪美景。也可以問一問家長,春天還有什么秘密沒被我們發現?講一講你從家長那里得到的答案并說給同學聽。自己親手栽花、種草、植樹并親自培育護理。這樣,他們不僅對課本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真正地成了自主學習的探究者。
三 在口語交際中培養自主創新能力
營造口語交際氛圍,培養創新能力,課堂教學中注意口語的交際,口語交際的意義不僅在于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更重要的是通過全班同學的積極參與,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盡情地說、好奇地問、自由地想,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享受創新的愉悅。在口語交際中同學們可以了解別人的進步,明確自己的不足,在一種自然融洽的氛圍中形成互幫互學的風氣,改變少數學生因膽怯而羞于開口的狀況,使大家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口語交際的形式很多,根據不同情況,可以組織不同形式的交際活動。如兩人對話、多人對話等。班級之間可以組織口語交際比賽。例如: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時,在吸收傳統按瀏覽順序逐一弄清特點的基礎上,以口語交際為主線,注入“自主創新”的探究方法:(1)主動探究的交際方法:導游和游客之間如何進行交際,是決定這節課的關鍵。在這節課中,學生沒有被動地從老師那里接受導游方法,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進行探索。(2)自主選擇交際的內容和形式,學生做哪個景點的導游,教師沒有進行指令性的規定,于是出現了一人獨導和兩人聯導等各種形式。(3)自由使用個性化的交際語言,這節課上,學生的語言各具特色,個性的火花不斷閃現。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增強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強學生的集體觀念,增強班級集體的凝聚力,還能培養自主、創新的能力。
四 把評價權還給學生,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一種途徑
如果把評價權還給學生,學生的主動性會大大提高,也容易接受評價結果,不會覺得不公平。他們會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也堅定了學生進行自主評價的信心,以后學生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學生是學習生活的主角,把評價的權力還給學生,是促進每位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好辦法。學生的評價通過自己的思維判斷,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是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途徑之一。
總之,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的途徑有很多。只要教師能自覺樹立教書育人的思想,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培養“四有”新人為宗旨,處處留心教材,留心學生,更新陳舊的教育觀念,就能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符秀寧.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和創新能力[J].新教育,2009(Z1)
[2]孟愿純.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J].魅力中國,2010(3)
[3]施玲玲.提高學生課堂自主能力的策略[J].黑河教育,2011(6)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