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師和學生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因而,課堂教學目標描述了學生通過學習后預期產生的行為變化,是對學生通過教學以后將能做什么的一種明確、具體的表述。本文根據信息技術課堂分析教學目標,實現了教學目標定位。
【關鍵詞】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9-0134-01
信息技術是一門理論和實踐聯系緊密的課程,具有知識容量多、應用廣、難度大的特點。要想在課堂中充分貫徹知識、技能教學目標,只有教師針對信息技術學科特點,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實際,完整、準確、詳細的設定知識與技能目標,才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實現信息技術的教學目標。
一 充分了解學生基礎,做到準確定位
課堂教學是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一種主要方式,上好每堂課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課堂教學的重點之一是教學目標的準確定位與順利實施,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信息技術教學的方法決不能完全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應有自己的特色。教學實踐證明,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利用有限的資源對學生設定能獨立完成簡單的目標,學生們能打開興趣之門;但隨著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深入,有些內容需要記憶,且枯燥無味,難度增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慢慢降低了。因此,教師一定要根據情況適當變通,根據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設計合適的教學目標,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學期筆者接手兩個班級,班級特色鮮明,一個是與重點中學的合作班級,一個是本校的普通班級,針對兩個不同班級重新制定教學目標,最終都要完成學科內容,但根據班級學生特點,合作班級定性制定目標普通班級定量安排??傊谥贫繕藭r堅持一個原則: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聯系為主線。只有這三者有機聯合,才能在信息課堂中有效地貫徹教學目標。
二 制定目標,完成定位
課堂教學目標的定位首先應著眼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同時,課堂教學目標的定位從只關注教師的教學轉向關注課程的實施過程,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有利于教師創造性的發揮。從著眼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促進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來看,課堂教學目標僅有知識與技能一個方面構成是不夠的,還應包括能力的培養、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因此,一個完整的課堂教學目標應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組成。
針對《多媒體作品的制作》章節,由于不同班級,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在合作班級的教學目標制定中著重強調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學生對教學目標的消化、理解,老師的點評,可順利完成一次課程的內容。而在普通班級中制定目標時著重強調讓學生多練、多做、多想為什么。
教學活動中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教學手段及教師和學生等各個因素,主要通過教學目標來發揮各自的作用。也就是說,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組成的課堂教學目標,才能使教學活動的其他因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 加強目標達成,實現有效學習
教學目標作為預先規定的教學結果,是測量、檢查、評價教學活動成功與否,是否有效的尺度或標準。從測量、評價的量來看,有顯性的量和隱性的量。知識與技能是顯性的量,方法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是一個隱性的量。顯性的量是否形成可以通過終結性的結果加以判斷,而隱性的量是無法通過終結性的結果加以確定的。隱性的量是動態的過程量,它更多地隱含在學生學習活動的過程之中。因而,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兩個維度的教學目標,關注了課程的實施過程,對教學活動起著控制作用。
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加強了過程性和體驗性目標,起到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作用,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方法的變革,改變原來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發展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同時引導教師的日常評價更多地指向學生的學習過程,形成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課堂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不是截然分開的,是從不同的側面對學生素質培養的解析。任何一個維度都不能完全獨立于其他維度而單獨貫徹,它們以一個有機的整體滲透于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之中。
四 結束語
總之,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興的課程,還處在前進的探索階段。既沒有傳統學科的大量經驗積累,又需要根據學科領域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隨時調整。要在較短時間內使信息技術課程步入好的發展軌道,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更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