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里,要能順應時代的發展使學生輕松愉快地獲得知識,就不能滿足于現實而停滯不前。因此,作為一名班主任,開學后就應通過家訪、個別談話、問卷調查等方式詳細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學習情況及個性特征,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發展目標,以便學校、家庭同抓共管、齊步并進;對于學困生要實行重點家訪,并且適當給予支持和幫助,使之得到安慰,得到關心。
【關鍵詞】班主任 家訪 了解學生 工作方法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8-0179-02
一 如何提高自身素質
至于能不能管理好一個班,就是看你在學生面前是否具有威信和親和力。然而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不是所謂的兇神惡煞地對待學生,而是用自己的文化知識素質去感染學生。如:第一堂課給學生的見面禮——字、詞、句。一手好的粉筆字會讓學生感到興奮,一手差的粉筆字會讓學生搖頭;一句句清楚流利的話語能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聽得津津有味,讓學生產生敬佩喜愛之情。因此,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里,要能順應時代的發展,使學生輕松愉快地獲得知識,就不能滿足于現實,停滯不前。應通過不斷自修,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方能以一池鮮活之水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而且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樹立班主任的偉大形象。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善于模仿,在學生的心里,教師是至高無上的。所以,作為一名班主任應該時刻提醒自己:為人之師,以身作則。無論說話做事,衣著打扮都要有教師的風范,都要為學生做出榜樣,以此來說服學生、感染學生、熏陶學生,親近他們,使他們學會尊敬人、尊重人、關心人,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二 如何關心學生
了解、關心學生,幾乎是每個教師都在談論的問題。昔日,是紙上談兵,流于一種形式。今天,形勢已變,倘若要真正搞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須深入了解,細致觀察學生,因為學生是富有個性的個體,要變不同個性的若干個體為相同共性的群體。只有對學生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才能使班主任工作順利進行。否則,就如同在黑夜中行走一樣,難免給工作帶來一些影響和麻煩。因此,作為一名班主任,開學首先就應搞好這項工作,主要可通過家訪、個別談話、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詳細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學習情況以及個性特征,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發展目標,以便學校、家庭同抓共管、齊步并進;其次,對學困生實行重點家訪,且適當給予支持和幫助,使之得到安慰,得到幫助,得到關心。這樣,寓教于愛,以情動人,定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 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無論是哪一個班級,相對而言,都存在著優、良、中、差四類學生。他們之間的等級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為此,班主任不光做好中、上等生的進步工作,還應重視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并講究其方法:
1.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后進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他們心靈智慧的鑰匙。據我觀察所知,他們是好動的,要用動態的觀點去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鼓勵他們動手動腦的能力,進而產生興趣,引導他們不斷進步。
2.樹立勇氣和自信心
這一部分同學往往是對自己缺乏勇氣和自信心,遇到學習困難就畏縮不前,如遇到難拼難讀的字就擱置不管;遇到難解難算的題目就不聞不問。對此,要由易到難地進行轉化,由淺入深地慢慢澆灌,漸漸地讓他們看到自己學習成績的進步,相信自己并不比別人笨,相信自己有能力和耐力去追趕走在學習前列的同學。這時,還要鼓勵他們在學習上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另外,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特點,只要他們在學習上經常得到幫助,成績經常得到肯定,就能使他們有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和滿足感。可以說,自己學習的信心也就有了,那么學習的勇氣也就有了,學習動力也增強了。
四 如何促進課內知識的消化
1.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還給學生一個寬松的成長環境
教師上課時要擺正角色,不要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善于引導學生。課堂上盡量少講,多讓學生自己討論、總結。理論與生活事物進行對照分析,能判斷學習、生活中的是非,讓學生快樂地上完每一節課。
教師要精準并有的放矢地進行練習,盡量在課內完成作業。教師發現學生作業有錯誤要善待他們,讓他們經過自己思想分析重新做好。
教師評價學生的標準要更新,要用全面的看問題的方法看待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的每一個進步。
2.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注重“學法”
學生學習目標要明確,學習知識要靈活,教師要運用適應學生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提高學生“會學”的能力,學法指導中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征、實際水平相適應,易被學生掌握,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要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五 如何共創良好學習氛圍
常言道:“學習是根本,紀律是保證。”一個良好班集體的培養,成績固然重要,但德育工作決不能忽視,而且應該把它放在班級工作的首位,培養學生文明守紀的良好習慣。首先,應該用學校制度來規范自己的工作和學生的行為,組建班級機構,制定班級目標,發揮小助手的作用;其次,班級管理專人負責,班級制度監督實施,分周總結,及時肯定成績,糾正錯誤,彌補不足;再次,采取表揚與鼓勵,批評與教育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認識到班級是一個整體,應該相互理解,互相幫助,情同兄妹,和睦相處,以便促進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