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個班級都有后進生,轉化后進生是教師的一項既艱巨又光榮的任務,因此教師必須做好轉化后進生的思想工作,使他們認真學習,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加強個人的組織紀律,更重要的是采取適當的方法,激發他們樹立信心,加強集體榮譽感,培養為社會的發展而努力學習的精神。
【關鍵詞】后進生 轉化 因人施教 樹立 激起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8-0180-01
后進生存在的共同特點是組織紀律性差、學習基礎弱、知識面窄、學習方法落后,因此教師應加強后進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后進生的認知能力,轉化他們的思想,讓他們認識到落后的原因,促進他們認真、刻苦地學習,優化學習方法,擴大學習的知識面,夯實學習基礎,加強個人的組織紀律。本人就此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 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
全班學生很多,他們在性格、知識、學習方法、思想道德、組織紀律等方面有差異,因此教師要對全體學生作調查、查看學籍、召開各種座談會和主題班會,讓學生做自我介紹,這樣教師就能初步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愛好、特長、個性等第一手材料,只有掌握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才能進行因材施教,才能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學習上的后進生教師盡量給他們創造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他們獲取成功的喜悅,教師不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要育人,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因為一個學生就好像是一本書,教師首先必須讀懂這本書,同樣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最終形成的人生價值觀是截然不同的,當后進生陷入思想的沼澤時教師應用理性的態度對待學生,以飽滿的人格和文化底蘊去影響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處處融入老師對后進生的關心愛護。只有愛護學生、關心學生,才能教育學生,因為愛是教育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才能使師生在情感交融中交流,學生才會信任教師,教師才能有效地開展教育工作,愛的溫暖和愛的力量,可以轉變后進生被扭曲的靈魂,使他們反思自己在過去的學習和思想上存在的不足之處,讓他們調整自己的心態,修正自己的行為,要面向未來,加強自己的組織紀律,掌握先進的學習方法,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意識。
二 確定適宜的課時目標教學,幫助后進生樹立遠大理想
課時目標教學有利于全體學生提高素質,特別是確定適宜的課時目標教學對后進生完成教學任務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課時目標教學重視學法指導,強調處理好學與導的關系,因此,教師在課時目標教學時應對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頭腦中儲存的已有知識結構做深入細致的分析,將兩個結構有機地結合為一個相互作用的整體,將要教學的新知識放到這個整體結構中去分析和思考知識結構的邏輯發展,指導學生把新舊結構有機的結合,促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按學生的認知規律得到優化,幫助學生理清新舊知識的縱向和橫向聯系和發展,挖掘新舊知識間的紐帶,充分發揮紐帶的作用,加強學法指導,使學生在認知過程中合理運用認知方式來完成教材知識向認知結構的轉讓,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使學生每天的學習中都有所進步,確立能學好知識的決心,課時目標教學既要著眼于引導學生積極地以學為出發點,又要著眼于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入手,讓學生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中學習,激發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能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和消化新知識的認知過程,教師要抓住重點,重點的指導和引導學生理解新舊知識,找出新舊知識的共同點,建立起新舊知識間的本質聯系,掌握本質規律,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特別是對后進生要切中要害、對癥下藥,講究科學的教育方法和良好的藝術性來引導他們樹立集體觀念,發揮整體效應,爭取搭上班級前進的列車,樹立為集體榮譽和社會的發展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理想。
三 用創新的教學風格,激起后進生的學習熱情
實踐證明:后進生往往是“懶”學生,刁鉆滑皮的學生,他們的頭腦比較靈敏,只不過由于沒有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而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因此教師在授課中要用創新的教學風格來實施教學活動,有利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讓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意識。教育要創新,就需要教師刻苦鉆研教材內容,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研究出新穎的教學方法來實施,要發揚“臺上一鐘,臺下十年功”的精神,為上好每一堂課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在每節課中能激發學生認真學習,能大膽地提出問題,并能引導學生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使自己的教學活動更科學、更完善,形成與眾不同的創新風格來激起后進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愉快中學習和掌握知識。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