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保護部和中國保監會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首次正式提出實施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體現出我國政府對環境污染問題的重視以及我國解決環境問題的緊迫性。文章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了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市場中存在的市場失靈問題,作為任意責任保險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難以自動實施,需要以強制責任保險的形式來推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關鍵詞】環境污染 責任保險 強制
一、外部性與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一)污染企業生產的外部不經濟性與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有效需求不足
污染企業在其生產經營決策時,往往只從自身成本收益角度考慮,而并未把其經濟活動產生的環境污染等社會成本考慮在內,使得污染企業的私人成本小于社會成本,其生產經營具有外部不經濟性。在存在外部不經濟的情況下私人活動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會所要求的最優水平。
在任意責任保險的情況下,若沒有外在約束,污染企業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一般不會自愿購買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導致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國環境權、環境侵權以及環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尤其缺少污染損害賠償方面的法律規定,環境污染賠償責任并未成為污染企業的風險,不能刺激企業積極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致使有效需求不足。
(二)保險人承保的外部經濟性與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有效供給不足
由于環境風險后果的嚴重性以及展業、承保、定損、理賠的難度大,導致環境責任保險的經營成本較高,收益較小。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具有很強的公益性,代表社會利益的政府用很小的代價就可獲得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帶來的好處。商業保險公司生產環境責任保險時,承擔了應由社會負擔的成本,保險生產私人邊際成本高于社會邊際成本,私人邊際收益卻小于社會邊際收益,保險人承保具有外部經濟性。在存在外部經濟性的情況下私人活動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會所要求的最優水平。
在任意責任保險的情況下,若沒有外在支持,商業保險公司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一般會減少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供給,導致有效供給不足。由于目前企業的違法成本過低,偷排超排的現象十分普遍,環境污染事故經常發生,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對保險公司來說也是高風險產品,很多保險公司對此持謹慎態度。
二、信息不對稱與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一)逆向選擇、檸檬市場與保險公司承保意愿不足
事前的信息不對稱會導致逆向選擇問題。逆向選擇的存在使得市場價格不能真實的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導致市場資源配置的低效率。在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中,保險人和污染企業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污染企業對其自身的環境風險狀況擁有的信息多于保險人。如果保險人無法進行有效的風險識別和評估、細分市場,就無法制定出真實反映投保人風險狀況的費率,市場就會缺乏效率。
逆向選擇最終導致檸檬市場的出現。由于信息不對稱、保險公司細分市場和差別定價能力不足等原因,保險公司采取平均定價法,導致環境污染風險低或者風險控制有效的企業退出保險市場,而高環境污染風險企業則積極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致使保險市場失敗。
由于逆向選擇和檸檬市場問題破壞了保險風險分擔和大數法則的運用,保險公司出于自身經濟利益不愿承保檸檬市場中的高環境污染風險企業。
(二)有限理性、機會主義與污染企業投保意愿不足
西蒙(1947)認為行為人是有限理性的,決策者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因此不能做出完全理性的決策。作為微觀經濟活動主體的企業是有限理性的,由于環境污染損害的突發性和影響的漸進性,污染企業有時并不能充分意識到環境污染損害后果的嚴重性以及經濟和社會影響。污染企業不能完全意識到環境風險管理的必要性,降低了其投保意愿。
投機性和逐利性使得機會主義盛行,降低了企業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意愿。企業存在僥幸心理,認為環境污染事故是小概率事件,幾乎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而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就成為一種額外的成本,出于逐利本性,企業很少自愿投保。
三、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效率與公平的權衡
(一)責任保險市場失靈與政府監管
市場機制本身不具備實現社會目標的功能,當存在信息不對稱和外部效應時會造成市場的失靈,使市場機制在環境污染和保護等特定領域難以發揮作用,導致保險資源配置的低效率。政府把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定為強制保險,作為一種經濟干預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發揮了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
(二)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與維護社會公平
除了發揮政府的經濟職能外,實施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的另外一個重要出發點是它能起到維護社會公平、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的作用。
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它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業加強環境風險管理,降低環境污染事故發生概率從而實現環境保護的目標,而且能在污染事故發生時充分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緩解社會矛盾。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強化了這種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平的保障。
(三)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是效率和公平的和諧統一
政府出于自身經濟職能以及維護社會公平的考慮,對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利用政府權力予以強制,一方面,采取監管方式是針對責任保險市場失靈情況下基于公平角度的必要干預手段;另一方面,采取保險的方式是繼續發揮市場“無形之手”有效率一面的重要手段。在涉及社會公平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領域,政府采取強制保險的方式體現了效率與公平并重的科學監管理念。
參考文獻
[1]張磊.中國強制責任保險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2]王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供需不足成因及解決策略[J].保險研究,2009(05).
[3]孫蓉.保險資源配置中的政府與市場[J].保險研究,2008(05).
作者簡介:高豹(1989-),男,漢族,山東聊城人,就讀于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研究方向:風險管理與保險。
(編輯: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