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金融工具成熟后,金融衍生工具在其基礎上逐漸產生出來,金融市場也由傳統意義上的國家或者地區之間的影響轉變為世界范圍內的融合。本文對金融衍生工具在銀行會計管理和風險防范方面進行分析,探討金融衍生工具在市場上的規范性和安全性。
【關鍵詞】商業銀行 金融衍生工具 會計管理 內部控制
隨著金融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世界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金融衍生工具成為國際銀行業規避風險、擴大業務以及獲得利潤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2008年全球次貸危機的爆發后,銀行金融機構日益意識到金融衍生工具存在的缺陷和隱患,尤其是在其會計管理和風險防范等兩個方面。下面將從會計管理和風險控制兩個方面展開分析: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和分類
隨著銀行金融業務的不斷發展,金融市場上出現了在貨幣、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基礎上的包括利率、匯率等的衍生金融產品,這些衍生金融產品也可以稱為金融衍生工具。所謂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依托在價格、匯率、利率和指數等標的基礎上進行的上邊合約或支付交換的契約,這些合約或契約包括期貨合約、遠期合同、期權合約和互換合同等。
按照產品形態、產品類型、交易場所和衍生工具的原生資產性質四大類來劃分,從產品形態來看,金融衍生工具有獨立型衍生金融工具和嵌入型衍生金融工具;從產品類型來看,金融衍生工具有遠期、期貨、期權等產品;從交易場所來看,金融法衍生工具有OTC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和交易所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從原生資產性質來看,金融衍生工具有商品類、股票類、利率類、匯率類等類型。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會計管理
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的經濟全球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并且迅速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對外開放規模逐漸擴大、開放水平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的迅速革新都為進出口貿易的不斷擴大奠定了基礎。國際貿易總量占全球第三
,世界資本市場占有量也迅速提高。這些國際間的經濟來往都日益密切,對貿易間的橋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國際溝通主要用會計語言,其重要作用日益凸顯。如果語言溝通不暢,那么生意上的合作來往都會受到制約,不同國家間的不同會計準則都會導致世界經濟的蕭條。因此,對金融衍生工具的會計管理進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一)加快會計信息的處理速度,做到及時反映金融衍生工具的經營狀況
對銀行會計管理信息系統來說,要做到全面、準確地收集金融衍生工具數據,實時采集銀行相關業務的數據,同時要減少人為因素的干預作用,實現對原始數據的全面核查。此外,加快會計信息的處理速度,還要使會計信息輸出內容和方式盡量多樣化,避免機械化和單一化。
(二)完善套期保值增值業務會計處理方法
對于套期保值增值業務的會計處理方法,要選擇正確的會計處理方法,要確保套期保值的增值。對于金融衍生工具來說,銀行金融機構要盡量提供正式、規范的書面文件,同時對套期保值的有效性進行考查和評價。
(三)加強金融衍生工具會計風險內部控制,做到合法、合理地管理
金融衍生工具存在一定的高風險,而會計風險是金融衍生工具風險之一,因此要對會計風險加強控制,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和控制,并且合法、合理地進行
三、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防范
對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進行防范,要做到及時、有效地披露相關信息,建立長期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健全風險評估體系。
(一)做到及時、有效地信息披露
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復雜性,在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模型下,企業應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披露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管理、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會計政策和其他的重要信息。之金融工具信息的披露,應當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理解金融工具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重要影響,并對這些金融工具相關的未來現金流量金額、時間分布和存在的不確定性做出評價。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
要力爭做到事前防范,使風險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在進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時,要健全業務處理系統和實時的風險管理系統,要正確使用、評估和修正風險模型及某些市場參數,對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進行合理估計。
(三)建立健全風險評估體系和模型
根據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來源,衍生金融產品風險可以分為市場風險、信用風險、資金流動風險、操作風險和法律風險。各種風險并不彼此獨立,經常交叉存在,風險防范的復雜性要求商業銀行建 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和模型,通過風險評估體系衡量銀行所能夠承受的風險程度,并確立可能從事的交易范圍,同時測黃銀行在交易過程中其風險承受能力的變化及趨勢。
四、結語
隨著金融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世界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金融衍生工具成為國際銀行業規避風險、擴大業務以及獲得利潤的重要手段。與此同時,金融衍生工具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若不加以控制和防范,也會引發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本文從會計管理原則和風范防范兩個方面對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工具進行了詳細分析,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能夠不斷加以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范凱慧.從新會計準則看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防范[J].決策與信息:下旬,2011(1).
[2] 石偉堅.商業銀行中金融衍生工具引發的信用風險防范探討[J].商業文化:學術版,2011(9).
[3] 徐娜,王兵.小議金融衍生工具風險[J].經濟視角:下,2011(6).
[4] 李昭炯.淺談金融衍生工具風險及其防范[J].現代商業,20.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