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壽險行業長達13年的2.5%預定利率天花板松動跡象再現。在2013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保監會表示,將有序推進壽險產品定價機制改革。預定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壽險業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國壽險業又將怎樣應對,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預定利率 市場化 壽險業
一、引言
中國壽險行業長達13年的2.5%預定利率天花板松動跡象再現。在2013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保監會表示,將有序推進壽險產品定價機制改革。近日,保監會又進行了小范圍征求意見,預定利率改革重點將先從放開產品定價利率入手,先開展普通型人身保險和項目掛鉤保險產品的費率政策改革試點,再配合稅收遞延養老保險等項目開展區域性試點,然后適時開展公司層面試點,最后實現費率管制的全面放開。利率市場化有利于同業公平競爭,提高市場服務效率,但由于壽險對利率的敏感性, 所以,最終會影響到壽險業產品償付能力的定價, 這對保險業務結構調整和資產負債結構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國預定利率市場化進程
回顧我國壽險業的發展,可概括為以下幾個階段:(1)1997年之前的壽險公司自己決定壽險產品預定利率階段。(2)相關部門下發了有關壽險業預定利率上下限的規定,1999年6月保監會下發《關于調整壽險保單預定利率的緊急通知》,該通知規定“將壽險保單的預定利率調整為不超過年復利2.5%,并不得附加利差返還條款……各公司必將本通知與1999年6月10內傳達到分支機構”。(3)2007年初,對預定利率的管制出現了松動。2008年保監會在不同領域連續的試點措施,表明監管部門對壽險預定利率市場化的積極態度。2010年7月保監會發布了《關于人身保險預定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規定傳統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可由壽險公司根據審慎原則自行決定。在2013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保監會表示,將有序推進壽險產品定價機制改革。中國壽險行業長達13年的2.5%預定利率天花板松動跡象再現。
三、預定利率市場化對壽險業的影響
預定利率市場化對壽險業有何影響?我們先看看支撐壽險業發展的壽險產品,無論是定額保險還是不定額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始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因為產品定價時所用利率是一種假設性利率,加上壽險產品長期性的特點,這種利率在未來必定會受到市場利率波動的影響。預定利率市場化主要是通過影響傳統壽險產品進而影響整個壽險業。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
(一)加劇壽險業競爭預定利率市場化后
傳統壽險產品可以不受原有設定利率限制,各壽險公司可利用這個機會開發出新的、具有創新性的產品,發揮其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預定利率市場化后可能會出現因為壽險產品預定利率的上調,因為出現利差損,導致一些公司出現集中退保的情況,同時,大量退保的累計必將轉化為對新的壽險產品的需求,為了搶奪客戶資源,壽險行業各壽險公司競爭情況也將越發激烈。
(二)對壽險公司經營風險的影響
1.加大壽險公司定價風險接前文所述,我國壽險公司以往對預定利率都是被動地接受,這就直接導致了這些公司對傳統壽險產品預定利率的制定缺乏相關經驗。預定利率市場化將會加大我國壽險公司的定價風險:隨著壽險產品預定利率市場化,壽險公司需要根據市場利率隨經濟周期的波動不斷調整新壽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因為相關定價經驗的缺乏可能導致開發的新的壽險產品設定的預定利率缺乏科學依據,這樣可能影響到壽險公司對未來責任的保險基金的提取,最終影響到公司的持續經營。
2.可能會在一定程度增大壽險公司利差損風險因為壽險產品的長期性的特點,在未來一定時期里預定利率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市場利率波動的影響,出現與投資收益不匹配的情況。壽險公司在預定利率市場化后會根據市場利率的變動調整相關壽險產品的預定利率,這樣就必然會導致壽險公司利差損風險的加大,同時,因為歷史高利率保單還沒有完全消化,監管層會加大對預定利率管控放松后市場變化情況的關注和監控,若出現問題將會采取相關措施。
(三)短期影響不大
長期可能有重大影響預定利率市場化并不會影響以前形成的高利率保單,主要是對未來的保單現金流產生影響,會隨著保險公司業務范圍的擴張使傳統壽險的成本上漲。因而短期內對保險公司的沖擊較小,而從長期來說,可能會對保險公司的產品結構和新業務的利潤有重大影響。
三、基于預定利率市場化對壽險公司的相關建議
(一)加快壽險產品創新預定利率市場化后,創新將是壽險產品能否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
壽險公司應該聯系當前的經濟環境開發有差異性的產品。
(二)加強風險管理、優化投資結構預定利率市場化以后壽險公司應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積極引入國外先進的定價模型和方式,積極優化投資結構
加強風險管控能讓壽險公司的投資結構方面在大致上趨于負債結構,這樣有利于保障其償付要求。優化投資結構即是對投資資金的合理劃分和組合,這樣有利于應對預定利率市場化帶來的風險,我國壽險公司應該將投資業務多元化,增加資金運用方式,進行有效投資組合,實現利潤最大化。
(三)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壽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通常運用的方法是免疫法和現金流量的匹配
其中,免疫法是將資產和負債的利率敏感度相匹配,防止利率變動產生損失,這種方法靈活、富有彈性;現金流量的匹配強調資產和負債現金流量的完全匹配,降低全部或者部分資產所面臨的利率風險,負債期限本身的不確定性是這種方法的最大障礙。各壽險公司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一種合適的資產負債管理方式加強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
參考文獻
[1]曹貴仁.利率市場化對中資保險公司的影響[J].保險研究,2002(04).
[2]鄧西貝,李蔚真.壽險預定利率市場化分析與建議[J].中國保險,2010(04).
[3]王國松.中國的利率管制與利率市場化[J].經濟研究,2001(06).
作者簡介:余軍(1987-),男,漢族,四川南充人,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保險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保險會計。
(編輯:龍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