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體系是社會經濟的核心,“綠色”一直作為當代社會主流前沿問題,所以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相輔相成。綠色金融衍生產品的可行性實證分析就是結合了新時期下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故選取環保的污泥干化焚燒集成技術進行證券化處理,設計出一種綠色金融衍生品上市流通。
【關鍵詞】污泥干化焚燒 資產 證券化 套利定價模型
一、前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綠色金融產品的上市融通,實現社會資源的對環保產業的有效配置。污泥干化焚燒集成的自然資產證券化設計就是一個具體的設想。其優勢為污泥焚燒集成裝置技術順應環境保護的趨勢;資產證券化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高質量的投資選擇機會和多樣化的投資品種。而相應的劣勢為企業可能會因經驗不足、遇到許多不確定因素。在機會方面,證券化能夠使流動性能不夠的資產產生較強的流動性;證券化在我國處于發展階段,因此具有無限的潛力。當然也存在威脅,比如同類競爭者較多,容易被模仿,資產證券化在我國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等。
二、分成率的系數調整
估計項目計算期設定為10年,其中建設期24個月,運營期8年。分成率的評判采用多因素綜合權衡,對多個因素加權評判,最后得出分成率。在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分成率的大小已經趨于一個規范數值,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對各國的技術貿易合同的分成率做了大量調查統計,一般取值在0.5%-10%之間。化工制造業在0.5%-2%。
所以修正系數調整可得到為各項權重得分:
;收入分成率:,代入上述0.5%-2%的數據和修正系數可得收入分成率:;利潤成分率:28.783%;可知在年利率5.58%,風險報酬約為6%。全年CPI通脹率預期在2.8%左右。從而得出貼現率為:。
三、模型系數分析
假定將該項環保技術作為一種證券的基礎。首先確定相關的影響因素;由于污泥的處理后的產物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價值程度不一樣,所以污泥的產物的收益率是對污泥價值的關鍵因素;在污泥等級上,則由于不同的污泥其所含的有價值物品的量是不一樣的,所以污泥的有價物質含量也是一項關鍵性因素;在環保價值上將污泥處理后對環境保護上也有著巨大地貢獻,并且可以避免另外對環境污的處理等,即在不對污泥進行處理,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將環保價值等其他因素綜合考慮,將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來考量對定價的影響程度。對50臺污泥處理機器進行針對性分析,據了解每臺機器每日所能處理的污泥量為40t左右,則我們先以50臺污泥所能處理的污泥量為初始依據來對污泥進行定價。
通過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規范化處理,并利用SPSS軟件進行靈敏度計算,并確定有效影響因素和得出模型。
回歸模型的方程為:
四、結論
以上篇幅已經詳細闡述了污泥干化焚燒集成技術的整個資產證券化過程。我們詳細闡述了資產證券化的可行性,從幾方面來論證了整個項目。分析了整個證券化過程的流程,明確預期收益的證券化過程。資產評估,在2012年11月28日為基準日的資產評估價格約為211.8773萬元,折現率約為14.38%。運用APT模型對證券化后的價格進行了預估定價,定價是整個證券化的核心部分,依據模型進行定價,得出證券的收益率為:0.083954,即約為8.4%。處理這些污染性物體是具有必然性,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這些污染性物體和此項技術產生推廣到它給企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另外以污泥處理為例的綠色金融完全可以運用于各種化工、石油、生產以及制造產業,綠色金融產品的廣泛作用可以涉及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角落。所有的綠色環保技術和產業都可以運用這樣的手段,在實現自我企業融資的同時,將社會閑散資源向綠色環保行業有效配置。進而進行更為深入的科技創新和綠色環保事業,由此良性循環,推動國民經濟向前發展的同時,實現國民經濟發展模式的升級優化,轉型為更為合理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模式。
基金項目:2012年浙江財經學院學生科研項目(2012yjx32)。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