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企業以其靈活的經營方式、低廉的組織成本等優勢,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到了迅猛發展。但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缺陷同時又受到外部環境等因素影響,導致融資難問題在中小企業逐步呈現,這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絆腳石。本文在分析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指出了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 融資 現狀 對策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融資結構不合理。中小企業在融資時并不是以最優資本結構為標準來進行,而是更傾向于將企業被干預程度最小作為融資的度量標準,以防止控制權的減少和丟失。這導致中小企業以內源融資優先,然后再考慮外部資金的籌集,但是相對來說,外部融資具有及時、量大的優勢,但在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下,中小企業很難通過該種方式獲得資金,因而融資結構不盡合理。
融資成本高、渠道少。一方面,對中小企業來說,證券市場門檻高,對發行股票、債券等有嚴格限制,而大部分中小企業不能滿足條件,因此難以實現通過資本市場公開籌集資金。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業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使得在間接融資市場也難占有一席之地。
缺乏有效的金融機構的支持。在我國只有實力壯大的國有企業和發展成熟的民營企業才能受到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支持,對于中小企業則只能依靠城市商業銀行、信用社等這種中小金融機構的關照,而這種機構規模較小,資金實力較弱,并且公司本身機制也處于不斷完善之中,從而弱化了金融機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能力。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
(一)中小企業經營水平低
首先,中小企業管理者素質偏低,缺乏戰略眼光。企業決策不具有長遠性,只關注眼前利益,對于企業經營利潤中的絕大部分進行了分配,而沒有從可持續角度出發,為企業后續發展留足充分的資金。其次,企業內部管理不規范,制度不健全。中小企業大都是家族式管理,內部控制力和約束力較弱,同時其財務管理制度也不健全,還缺乏科學有效的成本費用核算機制。最后,企業信用觀念淡薄,信用等級偏低。中小企業往往不重視信用,使銀行形成大量不良貸款,影響了銀企關系,嚴重損傷了銀行貸款積極性,從而加大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
(二)金融體系不完善
一是,對于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國有商業銀行來說,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具有金額少、 頻率高、時間急等特點,交易和管理成本高、安全性低,所以銀行很少考慮與風險較高的中小企業建立信貸關系,以降低自身的貸款風險,提高經營效率,造成對中小企業資金的支持力度有限;二是,在我國現存的銀行組織體系中,缺乏與中小企業相呼應的金融機構,中小企業只能依靠安全系數較低的中小型金融機構甚至是民間私人貸款來填補自身的資金缺口,增大了還貸壓力,從而加大了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容易出現“借貸還貸”的惡性循環;三是,信息不對稱,缺乏金融服務中介機構。就我國目前情況來看,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只有部分擔保機構能夠為緩解其資金壓力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
(三)政府的支持力度較弱
首先,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法律和法規政策不夠完善。有些已出臺的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其次,中小企業融資缺乏強有力的扶持政策。政府往往對中小企業不夠重視,認識不到位,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也就受到影響。最后,信用擔保機制不完善。一方面作為中介機構的擔保公司對申請擔保企業的審查較為嚴格,使得許多中小企業在無法獲得銀行貸款的情況下也同樣無法獲得擔保公司的擔保;另一方面由于個別擔保公司資本實力不強,使得大部分中小企業仍然無法獲得貸款的擔保支持。
三、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業要想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必須從企業自身、銀行信貸、政府管理三個方面入手,培育多元化的投資主體,拓展多層次融資渠道,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寬松的融資環境。
(一)提高中小企業自身實力,增強內在融資能力
中小企業應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抓住發展時機,不斷壯大自己,提高自身實力,增強企業競爭力。以規范的管理制度管控企業發展;以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吸引管理人才;以完善的經營理念提高管理水平;以守法經營的觀念增強信用意識。同時要不斷完善企業財務制度,改善財務狀況,保護企業資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實現保值增值。
(二)完善金融市場融資體系,提供多方位融資渠道
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一是健全資本市場,針對中小企業可設立門檻相對較低的債券及股票發行條件,使得中小企業能夠通過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二是對于國有商業銀行來說應轉變觀念,實現多元化發展,開發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相關產品,在不提高貸款風險的情況下,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便利,提高商業銀行貸款積極性;三是加強中小金融機構形式和實力,從而提高對中小企業的支持能力。
(三)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建立完善的中小企業扶持政策
政府應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關注和認識,完善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法律和法規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政府對中小企業直接資金援助。凈化融資環境,健全擔保機構,完善擔保機制。設立相應評級機構,提高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等級,同時可加強政策性擔保機構的支持,減小中小企業融資難度。
參考文獻
[1]薛靜.淺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成因及對策[J]. 河北企業,2010(10).
[2]聶小紅,雷靜華.中小企業融資現狀與對策分析[J]. 財會通訊(綜合),2010(09).
[3]王瑋.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 商業經濟,2005(05).
[4]蔣龍興.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與模式創新[J]. 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01).
作者簡介:白麗麗(1988-),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蘭州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