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不斷深入發展,非關稅壁壘已逐漸取代關稅壁壘成為一國實施貿易保護的工具。本文在明確了非關稅壁壘的定義、特點、現狀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非關稅壁壘給中國貿易帶來的影響,最后提出了應對這些影響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非關稅壁壘 綠色壁壘 技術性 貿易壁壘 影響
一、非關稅壁壘的定義
非關稅措施(non-tariff,NTMs)通常也被稱為非關稅壁壘壁壘(non-tariff Barries,NTBs)。一般情況下,兩種說法可以換用。非關稅壁壘是政府用以限制貿易的除關稅以外的措施。
中國政府商務部公布的《貿易壁壘調查規則》中將貿易壁壘定義如下:
第三條外國(地區)政府采取或者支持的措施或者做法,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是為貿易壁壘:
1.違反該國(地區)與我國共同締結或共同參加的經濟貿易條約或者協定,或者未能履行與我國共同締結或者共同參加的經濟貿易條約或者協定規定的義務。
2.造成下列負面影響之一:對我國產品或者服務進入該國(地區)市場或者第三國(地區)市場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阻礙或者限制;對我國產品或者服務在該國(地區)市場或者第三國(地區)市場的競爭力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損害;該國(地區)市場或者第三國(地區)的產品或者服務向我國出口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阻礙或者限制。
我們可以據此定義,排除關稅這一因素以后,其余所有那些措施與做法即為非關稅壁壘措施。
非關稅措施雖然花樣繁多,但其實限制進口的方式卻可以歸結到以下幾類:(1)直接限制進口數量;(2)增加國內產品競爭力以減少進口;(3)增加進口成本;(4)太高國內市場的介入門檻;(5)增加市場的不確定性;(6)制造進口手續的麻煩等。
二.非關稅壁壘的特點
1.非關稅措施的有效性
關稅措施的制定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不得隨意更改,因此在關稅不能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后,種類繁多的非關稅壁壘卻能找到一種或幾種措施發揮限制進口的作用。
非關稅措施的便利性和靈活性
非關稅措施一般不需要經過立法機關的討論和決議,而是政府機構臨時出臺的一些措施,而且非關稅壁壘種類繁多,總有一種或幾種發揮作用。
3.非關稅措施的隱蔽性
有些非關稅措施看似與進口無關,實際上可以起到限制進口的作用。
4.非關稅措施的歧視性
有些非關稅措施看似公平,實際上明顯是針對某些國家專門制定的,已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2002年學術年會上介紹,當前世界貿易壁壘的80%是技術性貿易壁壘。而我國的近年來有60%的企業遇到這種壁壘。由于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嚴格的環保法規和日益發展的環保運動,綠色壁壘正逐漸成為紡織品貿易中的一個重要壁壘。而據原外經貿部統計,1997—2000年3年間,以發達國家的技術壁壘而受阻的我國出口產品總值達700億美元,占我國出口總額的近25%.由于非關稅壁壘種類繁多,本文就從技術性貿易壁壘和綠色壁壘兩方面來分析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三、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
技術性貿易壁壘是當今使用最普遍,對貿易影響很大的一種貿易壁壘。技術性貿易壁壘包含的內容很多,諸如技術法規、技術標準,質量認可、衛生檢疫標準以及包裝要求等等。對于技術性貿易壁壘應有一種辯證的思維。一方面,技術性貿易壁壘能夠促進科學技術的進步,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護環境和動物。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過于苛刻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也會進一步阻礙各國之間正常的貿易往來。
1998年我國出口加拿大的一批貨物使用了木質包裝,貨物運抵溫哥華港后,加方進行檢驗時發現模板內藏有天牛成蟲,雖未將貨物退回,但我方也損失慘重。這件事促使我國政府提出用蜂窩紙板包裝代替木質包裝的應急措施,從而使我國進入綠色包裝時代。對節約成本,環境保護都起了促進作用。但同時也有些國家濫用技術性貿易壁壘,使用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過于嚴苛。例如當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曾在汽車進口條例中規定不得進口自前向后開車門的轎車。而生產這種汽車的只有意大利菲亞特公司,很明顯帶有歧視性。
四、綠色貿易壁壘的影響
綠色壁壘又稱環境壁壘,是以保護生態環境,自然環境和人類健康為借口的貿易保護新措施。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全球環保意識的加強,“產品對環境無害”的概念已成為指導生產和消費的主流趨勢,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對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環保標準相對較低的發展中國家產品往往被拒之于發達國家的門外。綠色壁壘主要表現為三種方式:綠色環境標志、綠色包裝制度和綠色補貼。如美國要求的食品標簽多達22種,且逐年修訂補充,要求所有包裝食品應由食品標簽,每種食品必須標明至少14種營養成分的含量。綠色食品標志實際上就是進口商品的綠色通行證。
參考文獻
[1]蘇科五.國際貿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蔣德恩.非關稅措施[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宋潔(1991-),女,河南省開封人,本科,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