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高校科研經費的管理十分混亂,浪費、“私有化”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了無法對科研經費科學、有效的監督,也阻礙了高校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和科研項目的順利進行。本文通過對我國高等院校科研經費的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工作實踐,從審計角度對加強科研經費管理,完善科研經費的監督機制進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對策。
【關鍵詞】高校 科研經費 管理 審計
科研創新關系著國家的生存和發展。高校不僅是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力量,也是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陣地。教育部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公開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大力充分發揮高校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勵高校在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國防科技創新和區域創新中做出貢獻。大力開展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近年來,隨著對科研創新的日益重視,國家對高校的科研經費投入越來越多。然而,高校科研單位存在 “重科學研究、輕經費管理”的問題.導致科研經費管理隨意,流失嚴重的現象普遍存在,影響了科研工作的開展和科研效益的提高[1]。如何進一步加強和規范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內部審計,解決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顯得尤為迫切。
一、加強科研經費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來,高校發生多起侵吞科研經費的案件,犯罪人員采取各種手段騙取科研經費,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些案件的發生,暴露出社會上有些高校存在科研經費管理混亂,內控制度不完善,監管力度不足等問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過程中,隨著市場價值規律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加大,市場經濟的發展對科研經費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有效地利用科研經費成為國家、社會各界與高校實現各方利益的關鍵。科研管理是科研工作正常進行的保障,而科研經費管理則是科研管理的核心。只有加強科研經費管理,多措并舉,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高校科研經費的合法有效使用,保障科研事業健康發展。
二、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現狀
從目前情況看,高校科研項目的來源是國家財政專項撥款資助的項目、與企業或其他科研單位之間的科研合(協)作項目。絕大多數高校對于科研項目的管理往往較為隨意,從而引發了科研經費使用中的諸多違規現象[2]。
1.經費來源多,管理難度大。目前高校經費來源和渠道呈現多層次、多元化,既有來自教育等主管部門下撥的科研經費, 也有來自社會各界的科研經費,還有高校自籌的配套科研經費。由于來源渠道不一,合作項目不特點不同,管理上沒有辦法統一起來,經費來源與使用上矛盾沖突較多,使得科研經費的管理與核算日益復雜,審計起來難度加大。
2.內控制度不健全,管理職能缺失。大部分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內控制度不完善、不系統,沒有制定嚴格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沒有實行全成本核算,導致對科研資金的籌集和使用過程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在高校,對于科研基金這塊的財務監管常常形同虛設,財務人員只是資金的保管員,沒有對其使用和支出起到應有的管理。內部職能的缺失,往往給監管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費和流失,也造成了審計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3.科研經費使用隨意,違規現象屢見不鮮。由于缺乏了財務監管,使得有些經費沒有專款專用,有些經費支出與項目研究無關。加之有些人員自我約束能力差,節約意識不高,在科研資金使用過程中,截留科研經費來彌補行政經費不足,經費預算中虛高申報,經費使用中浪費嚴重,結題不結帳等問題時有發生,滋生了很多腐敗現象,不利于科研的順利開展,也不利于高校資金籌措和使用的良性循環。
4.科研項目競爭不透明,科研成果鑒定走過場。目前,無論是科研經費的管理還是投入,政府在其中占主導地位,加上現行的科研項目競爭機制尚不完善,一些科研人員利用各種社會關系跑課題、攬項目。甚至很多高校為了拿到更多的科研經費,通過物質金錢獎勵來促使科研人員拿項目,這樣做,不僅消耗了大量科研資源,同時也滋生了腐敗,造成了惡性循環。在科研成果鑒定時,為了順利通過驗收審核,請客送禮盛行,導致了鑒定把關不嚴,課題評價和成果鑒定成了走形式,造成一些科研成果含金量不高。同時科研合同管理不規范,程序不嚴格。有些高校科研合同簽訂程序不嚴,從合同的洽談到起草、審批、最后的簽定,全是一人包辦。有些高校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未經授權私自加蓋公章,從而產生不必要的法律責任。而這一切所使用的經費正是本該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去的資金[3]。
三、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對策[4]
1.從思想上,應該高度重視科研經費管理工作,加強對科研人員的思想教育。從高校領導到科研項目組負責人以及小組成員都要重視科研經費管理工作,這樣才能保證科研經費用到實處,促使項目研究工作順利完成。同時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加強科研從業人員廉潔自律、勤儉節約的意識,正確認識科研經費的意義,把“納稅人”的錢真正地投入到科學事業發展的工作中,從思想上緊起一根弦,把握好科研經費的使用,用有限的資金創造出無限的價值。
2.從制度上,應該不斷完善科研經費管理內控制度,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制度。高校應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加強管理,抓好落實,針對科研經費管理的薄弱環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科研經費管理內控制度進行相應的完善。同時,對相關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引入并實行科研經費全成本核算。要不斷加強對科研經費的監管,無論是哪方面的資金來源,都要統一納入財務監管體系,管好、用好每一筆科研經費。要嚴控科研經費在管理和使用上的各種漏洞,針對科研經費亂支亂花以及結題不結費等違規現象.進行專項整治。定期檢查科研經費使用情況,并將檢查情況在適當范圍內公布,接受監督,同時,科研人員也應樹立自我監督的意識,實行監督與自我監督并舉,真正把經歷和經費都投入到科研中來,投入到把科研成果轉化成生產力上來。
3.從行動上,加強廉潔自律,杜絕不正當的競爭。作為政府和專家來說,在投入科研經費和鑒定科研成果的過程中,要本著公開透明的原則,杜絕跑關系等不公平的現象,嚴把科研成果鑒定關,杜絕鑒定過程中的弄虛作假行為,篩選出不合格的科研成果,保護優秀的科研成果;作為科研人員來說,在申請科研經費和鑒定成果時,要以扎實的科研成果,作為自己重要的依據,應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項目上,而非請客送禮上,同時在簽訂合同時,要規范合同簽訂程序。設置專門的科研經費合同管理機構,全程介入合同簽訂過程,對合同的起草、簽訂、執行過程和結果的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進行審查和評價。建立科研合同的審查制度,加強對科研經費合同的審查。建立授權簽字制度,規避因科研經費合同簽訂不規范帶來的風險[5]。
四、小結
高校科研經費的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政府、高校、科研從業人員的共同努力,從制度上完善,從思想上重視,從行動中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用好科研經費,才能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才能使它們轉化成生產力為國家發展,為社會和諧,為人民富裕創造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石燕.淺談大學的科研經費管理[J].教育研究,2004,12(1):32.
[2]張若妤.國外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經驗及借鑒[J].金融經濟,2008,8(4):11.
[3]石愛中,胡繼榮.審計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4]王明遠,李煜均,李海燕.管理審計是提高高校競爭力的有效手段[J].經濟論壇,2005(18):133.
[5]蔡愛華.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亟待加強[J].發展研究,2005(12).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