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了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定義,對我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說明,對如何解決我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合理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 內部審計 審計方法 內審人員
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作為一種獨立的審查和評價活動, 涉及到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是現代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和內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銀行在追求自身經濟利益過程中實現安全運行的有力保障。隨著外部監管的加強以及銀行自身內部控制的完善,商業銀行的風險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銀行經營的各種風險依然存在,金融審計的形勢依然嚴峻。
隨著銀行經營風險的不斷擴大,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問題日益受到監管機構和銀行自身的重視,跟西方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體系相比,我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無論從體制建設、審計手段和人員儲備上都存在很大差距,急需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提高內部審計管理水平。本文對我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加以闡述。
一、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內部審計難以保持獨立性和權威性
一是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相對獨立性是內審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在內審部門負責人由所在單位領導任命,并向其直接匯報工作的情況下,很難保持內審的獨立性,而且在內審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不一定會如實上報。二是內部審計實施缺乏權威性。內審機構缺乏相應的權限,內審機構沒有一套有執行效果的處罰細則,只有建議、督促整改,很少有經濟處罰等等。內部審計沒有相應的權限,其作用就會大打折扣,三是被審計單位不積極配合,也使內審機構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
(二)審計方法和技術落后,范圍局限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內審仍是合規性審計,審計工作只注重前臺業務基本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業務操作過程是否有違規現象,還停留在單純事后監督復核的階段,而不是國外商業銀行以內部控制為基礎的現代審計方法,沒有體現“風險導向”為本的宗旨,缺乏對銀行內部管理結構、內部控制、崗位規范等做出事前的評估和建議,以及對重大業務或內控系統存在較大缺陷問題進行實質性審計。尤其是面對銀行業務不斷創新的局面,內部審計手段和內容的落后,已經無法滿足商業銀行加強內控管理,提高風險防范水平的內在需要。
(三)內審人員綜合素質不高,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內審人員數量嚴重不足,跟國外商業銀行5%的比例相比有很大差距,業務素質和綜合能力也不高,很大一部分內審人員缺乏應有的計算機知識,業務涉獵面單一,缺乏專業及新業務知識的培訓,不能滿足現階段內審工作要求。商業銀行在人員素質不高、審計力量薄弱的情況下,會導致內審監督不連貫、審計范圍和間隔時間長,不能及時發現銀行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風險點,起不到審計部門內部控制的作用。
二、加強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的措施
針對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加強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建立獨立、權威的內審體系,完善內部審計體制。內審部門的獨立性是保證內審工作的權威性和客觀性的基本前提,我國商業銀行經過近幾年的審計體制改革,建立了區域稽核中心,但改革成效不明顯,區域稽核中心的審計頻度和深度都不能滿足銀行內控管理的需要。商業銀行首先應建立獨立于其它部門、直接對最高權利機構董事會負責的內審機構,董事會下設的審計委員會直接負責內審部門的領導、組織工作。其次分支機構的內審部門負責人應由總行直接任命,內審人員的薪酬、福利及晉升均由總行決定,這樣從總行到分支機構,逐級建立獨立的內審部門,保證內審部門在無管理層的干涉下自由執行審計任務、報告審計結果,從而形成一套擁有足夠獨立性和權威性的內部審計體系。
2.引入新的審計方法和技術,拓寬審計范圍和內容。首先在審計技術和方法上引入“風險導向”的審計理念,通過計算機系統找出銀行內部風險控制的薄弱點,進行詳細審計,并協助業務部門制定預防措施,緊緊圍繞事前風險控制的目的開展審計工作。其次,擴大監督范圍,充實審計內容,加強對新業務、新產品的審計。產品創新在給商業銀行帶來巨大利潤的同時,也成為銀行內控風險的新來源,內審人員應及時發現新產品、新業務的薄弱環節并提出改進建議,助力銀行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有效防范風險。第三,進一步完善審計作業流程,應根據不同審計項目的差異分別設計適用的流程,優化流程中各環節的輔助工具,針對不同審計項目,設計控制問卷、審計底稿、審計意見確認書等,結合業務需要,持續改進和優化審計管理流程和作業流程,有效提高內審工作效力。
3.加強內部審計人員隊伍建設,提高內審人員綜合素質。高素質人員是高質量工作的保障,因此建立一支綜合業務素質和專業水準高的審計人員隊伍是我國商業銀行開展審計工作的必備條件,也是提高商業銀行內控水平、樹立審計權威、保證內審作用的關鍵因素。各商業銀行應建立科學的激勵考核機制,提高內審人員薪酬待遇,在吸引優秀人員加入內審隊伍的同時,對內審人員素質提出明確要求,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激發他們努力學習和掌握新知識。實行內部審計人員達標上崗制或資格認證制,每年還要對審計人員進行后續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對新產品、新業務及專業知識的熟練程度,并通過考試驗收,考試合格后方能通過年檢。與此同時加強內審人員職業操守和誠信道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內審文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加強內審部門的獨立性,規范內部審計標準的流程,改進內部審計方法及手段,提高內審人員素質,才能逐步完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機制,真正成為“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效益良好”的現代化商業銀行。
參考文獻
[1]王穩,王旭陽.國有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現狀與對策[J].審計研究,2004(03).
[2]唐春華,王江渝.商業銀行行長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J].中國審計信息與方法,2003(01).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