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中最活躍的成分,在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普遍面臨的突出問題就是融資難。本文就此問題提出幾點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財稅政策,如擴大財政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規模、完善鼓勵銀行增加中小企業貸款的財稅優惠政策、加大財稅支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發展的力度及促進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增長的財稅優惠政策等。
【關鍵詞】中小企業 融資難 財稅政策
一、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現狀
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主要包括企業自籌、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和政府扶持資金等。但實際上,中小企業融資主要還是間接融資,過于依賴銀行貸款,融資渠道比較單一、狹窄。企業自籌方面,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實力較弱,自有資金較少,而且民間借貸成本高,中小企業自籌資金少,大多數也是臨時使用。直接融資方面,由于直接融資門檻較高,中小企業難以從資本公開市場上籌集資金,真正能通過上市、發行債券和票據融資的中小企業數量很少,融資金額偏小。政府扶持資金方面,隨著《中小企業促進法》的出臺,政府專門設立了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但資金規模較小。據調查顯示,中小企業從金融機構融資占其全部融資的93.4%,其他各種融資占比不到7%。
二、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重要意義
相對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是最有活力的企業,是一個市場經濟體保持長期活力的源泉。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突破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大意義。縱觀國內外,中小企業在繁榮國民經濟、促進財稅增收、推動技術創新及保障社會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財稅政策建議
中小企業發展對整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面對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突出的融資難問題,政府應做出更大作為,出臺更多的財稅優惠政策,幫助中小企業緩解融資難問題。
(一)擴大財政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規模
申請獲得財政資金對中小企業來說幾乎不需要負擔融資成本。目前,很多地方圍繞中小企業發展設立了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小企業創業基金等,但補貼給中小企業的資金量不大。各級財政要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預算安排,扶持中小企業進行結構調整、技術改造、能夠增加稅收和就業的項目。降低中小企業申報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門檻,提高專項資金補貼標準,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惠及更多中小企業。轉變財政資金支持中小企業方式,惠及的領域要從個別領域、單一項目支持轉變為區域性、普惠性轉變,擴大財政支持中小企業范圍。要建立財政扶持資金數據庫,充分掌握被扶持的中小企業各類基礎數據資源,并建立財政扶持資金績效跟蹤辦法,評價財政扶持資金使用效果。
(二)完善鼓勵銀行增加中小企業貸款的財稅優惠政策
銀行貸款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較高,形成壞賬的可能性較大,而且做中小企業貸款對銀行利潤貢獻度較低。因此,需要財稅部門出臺更多優惠政策來調動銀行對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的積極性,提高中小企業貸款在銀行貸款總額中的比重,增加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資源投入。比如:對積極開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銀行,給予財政獎勵,鼓勵銀行創新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并給予財政貼息,鼓勵銀行降低貸款利率,減輕中小企業財務負擔;建立財政扶持資金與銀行信貸資金聯動機制,引導銀行信用資金流向中小企業;建立以財政資金為主體的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每年納入預算,對銀行中小企業貸款按增量給予適度補助,引導銀行加大對種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對銀行中小企業貸款營業稅和所得稅實行減免優惠政策,減免的稅收用于核銷中小企業貸款壞賬;實行中小企業貸款風險準備金稅前列支稅收優惠政策等等。
(三)加大財稅支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發展的力度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是連接銀行和企業的橋梁,在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擔保行業是高風險、低收益的行業。財政部門應加大對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投入,組建更多大型擔保機構或再擔保機構,充分發揮擔保機構擔保功能、放大倍數和桿桿效應,撬動數倍于自身資金的銀行貸款輸入中小企業,并建立財政資金補充擔保機構注冊資本的長效機制。稅務部門應降低優惠稅收政策申報條件,擴大免收營業稅的覆蓋范圍,讓更多的擔保機構享受免收營業稅政策;將風險準備金稅前列支政策變成長期實施的政策,沒有期限限制,減輕擔保機構稅收負擔,增加資金積累;給予擔保機構所得稅優惠政策,各地可以根據當地財力情況,將地方征收的擔保機構企業所得稅部分進行減免,并計入該擔保機構的風險準備金。
(四)促進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增長的財稅優惠政策
直接融資相對于間接融資,融資成本較低。要鼓勵中小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更多地通過直接融資籌集資金。應設立企業上市專項基金,對經過上市輔導、證監部門備案登記的擬上市中小企業給予適當財政補貼,降低中小企業上市成本,待這些中小企業成功上市后,給予適當財政獎勵,上市中小企業成功實施再融資的,再給予適當財政獎勵,鼓勵中小企業上市融資。還要對中小企業上市涉及到的稅收給予優惠,扶持中小企業上市。財稅部門要幫助中小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規范財務管理,積極排查擬上市企業上市過程中的有關財稅問題,解讀輔導企業上市過程中涉及到的兼并、資產重組、股權轉讓等政策難點問題。實施鼓勵中小企業通過發行集合債券、集合票據、私募債以及區域集優債等籌集資金的財稅優惠政策,按照發行費用的一定比例給予財政補貼或獎勵,給予成功發行債券的中小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增加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總量,減少對銀行的依賴。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