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如今,世界經濟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展,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后經濟更是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稅務籌劃在經濟中的作用也日漸明顯,稅務籌劃更是成為了經濟界研究的重點。因此,只有明晰稅務籌劃的概念,遵循操作原則,充分認識稅務籌劃中存在的風險,并了解其產生的起因,依據現行稅法,結合自身的條件,充分利用好國家的稅收政策,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稅務籌劃防范措施,才能保證企業緩解在稅負上的壓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獲得最大的利益價值。
【關鍵詞】零售企業 稅務籌劃 風險
我國正處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階段,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優勝劣汰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采取各種措施來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隨著我國加入WTO,市場經濟環境與國際接軌,相應的稅收制度也將與國際接軌,稅務籌劃在提高經濟效益方面的作用也日漸明顯。一方面,企業的稅收籌劃空間增大;另一方面,政府也在采取多種方式大力支持稅收籌劃工作,有力于企業經濟利益的實現。因此,企業應當清晰地認識稅務籌劃的重要性,掌握稅務籌劃可能存在的風險,了解稅務籌劃產生的原因,并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防范稅務籌劃風險。
一、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概念
企業稅務籌劃的風險,是指在稅務籌劃的過程中導致的稅務籌劃的失敗,造成企業利益的損失。稅務籌劃一方面可以給企業帶來稅收方面的利益,但同時也要清楚認識到稅務籌劃具有一定的風險,稅務籌劃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如果忽視稅收籌劃的風險,最終將導致企業利益的受損。
二、零售企業稅務籌劃的風險分析
(一)稅務籌劃風險的形成
現如今,納稅籌劃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各種形式的納稅籌劃活動已在各地悄然興起。但是納稅籌劃活動所蘊含的風險卻沒有得到人們足夠的重視。稅收籌劃具有很強的不確定,一些稅收法規和稅收政策的邊緣性不清晰,同時稅收籌劃活動又是在一個經常變動的法律規范內進行的,這就注定了稅收籌劃蘊藏著很大的風險。
稅務籌劃的風險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對稅收政策理解偏差出現的風險,不同的稅務人員對于稅收政策的理解是不同的,一些專業素質不夠的稅務人員對稅收精神的把握不到位,往往會形成偷稅、漏稅的風險,致使企業受到稅務處罰;二是對于相關的優惠政策的運用和執行不到位;三是缺乏對稅務政策的整體把握,在系統性的稅務籌劃過程中往往會形成稅務籌劃風險。
(二)稅務籌劃風險形成的原因
1.經濟環境和稅收政策的變動
一個企業的納稅事項是與一個國家的稅收政策密切相關的,國家的稅收政策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它具有一定的時效性。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我國政府的一些措施也會相應的發生改變。一段時期政府為了鼓勵某企業會采取積極的財稅政策,利用免稅、退稅等政策促進企業的發展;為了抑制某企業的發展就會利用稅收杠桿調整稅收政策,企業的稅賦可能加重或不穩定。稅收籌劃是事前籌劃,籌劃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的,在籌劃的過程中很可能國家的一些相關稅收政策也在發生變化,這就造成了稅收籌劃與稅收政策的矛盾,稅收籌劃風險由此產生。
2.征納雙方稅務籌劃認定的偏差
稅收籌劃與避稅在本質上是不同的,稅收籌劃是合法的,避稅是違法的。國家的稅法在納稅范圍上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違法與否是由執法人員自身判定的,具有很強的主觀性,這就在客觀上使稅務籌劃的認定存在具有偏差的可能性。一方面,稅收的法律和法規不完善,在稅務籌劃的過程中存在認定的偏差,稅收的條款不明確,造成稅務征納雙方對稅收政策的理解不同;另一方面,執法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企業稅務籌劃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這就造成了稅務機關由于行政執法偏差導致企業受到偷稅、漏稅的處罰;或是沒有發現企業的偷稅、漏稅行為,造成了稅收籌劃的風險;或是企業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違反了稅收法律,守法初衷造成違法的結果。
3.企業自身的問題
收稅籌劃具有一定的主觀性,稅收籌劃的效果取決于納稅人對稅收政策和企業自身狀況的認識程度。納稅人素質的高低決定了稅務籌劃的成功與否。目前,我國的納稅人對于國家稅收政策和法律法規方面的理解程度還不夠,納稅人亟待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以適應稅收籌劃的發展。
稅收籌劃的基礎條件不成熟:稅收籌劃需要企業的管理決定層擁有較強的稅收籌劃意識,具備優良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水平,需要良好的企業納稅誠信。如果企業的決策管理層對稅收籌劃認識不足,甚至是不重視,或是企業的核算不健全,或是企業有偷稅、漏稅的前科等不良信用記錄,最終會導致企業稅收籌劃的基礎不牢固,形成極大的風險。如果企業稅收籌劃的目的不明確,會導致企業更大的潛在風險,最終將造成稅收籌劃的重大失敗。
三、零售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措施
企業在做稅務籌劃時應當注意充分的考慮當前的稅收政策、法律法規和自身的發展情況,要全面考慮風險因素,深入了解風險產生的原因,從根本上抑制風險的產生,增強企業抵抗稅收籌劃風險的能力。對于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應該做到,籌劃前期中期后期全面系統的防范。
(一)稅務籌劃的前期防范
1.樹立風險意識,掌握稅收政策的變化
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必須要樹立牢固的風險意識,因為企業的經營環境是在不斷的化的,所處的經濟環境更是瞬息萬變,每時每刻都存在著不確定性,稅收籌劃的風險更是無時無刻不存在。企業在實施稅收籌劃方案時要充分的考慮籌劃方案的風險性,要保證稅收籌劃方案能夠根據經濟和政策的變化隨時的修正和完善。
由于我國目前的稅收政策還不完善,稅收政策更是具有一定的時效性,企業在稅收籌劃時一定要做好稅收信息的搜集工作。要在把握現行的稅收政策的同時,時刻關注稅收政策的變化,并對可能產生的政策變化進行預測,防范稅務籌劃風險,保證稅務籌劃的方案可以有效實施。
2.提高稅務籌劃人員的素質
企業應該重視對稅務籌劃人員素質的培養,爭取提高稅務籌劃人員的素質,保證稅務籌劃活動的有序進行。要全面掌握稅收的相關政策和法律,要培養稅務籌劃人員對于經濟前景的預見性,同時還要注意加強企業稅務籌劃人員的職業道德思想教育,在納稅籌劃時要保持高尚的職業操守和謹慎、合理的職業判斷。
3.確保稅務籌劃方案的靈活性
由于企業在稅收籌劃過程中,自身在不斷地發展,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也在不斷變化,國家的稅收政策和法律法規更是在不斷的完善。這種多變的外部環境要求企業的籌劃方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只有不斷的根據市場和政策的變化完善稅務籌劃方案,才能最小的降低稅務籌劃的風險,保證稅收籌劃目標的實現。
(二)稅務籌劃的中期防范
1.加強與稅務機關的交流,保持良好的稅企關系
稅收政策具有一定的彈性空間,這使得稅務機關的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企業要加強對當地稅務機關工作流程的了解,注重溝通和交流。企業要樹立良好的溝通觀念,要注重自身誠信納稅良好形象的樹立,在稅務籌劃的過程中誠心的與當地稅收部門溝通,盡量達成一致,實現雙方共贏。只有企業的稅收籌劃方案得到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的認可,才能避免無效籌劃,保證稅收籌劃方案的順利實施。
2.充分利用稅務代理機構
稅收籌劃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因此對于籌劃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不但要具有專業知識,還要擁有控制風險的能力。僅靠企業自身往往會有一定的難度,這時可以通過專業的稅務代理機構對企業進行納稅指導,可以有效地提高稅收籌劃的規范性和合理性,降低稅務籌劃的風險。
(三)稅務籌劃的后期防范
企業稅務籌劃的后期防范,要做好稅務籌劃的績效評估。采取績效評估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對稅務籌劃活動有個承上啟下的追蹤,它既是對本次稅務籌劃活動效果的評估,又是對下次稅務籌劃活動的規劃。企業可以根據“成本收益原則”對稅收籌劃活動進行考核,將成本與收益的差額作為考核的標準,成本小于收益,稅務籌劃是成功的,反之則失敗。每次的評估結果將會作為企業的經驗,吸取教訓,保證今后的稅務籌劃方案的有效設計及實施。
參考文獻
[1] 黃風羽.稅收籌劃:策略,方法與案例[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2007.
[2] 王智群.企業稅務籌劃的風險及其防范問題[J].當代經理人. 2006 (12):128-129.
[3]奧百寧,陳舒紅.企業納稅籌劃的風險及其防范[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5(2),35-38
作者簡介:羅延博(1971-),男,黑龍江哈爾濱市人,高級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審計。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