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中國小企業的規模也不斷地擴大,并逐步作為目前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社會穩定進步最具活力的經濟因素之一。和大型企業相比較而言,中小企業的投資不多,結構不復雜,對市場的反應敏捷,有其自身的優勢。但是中小企業在發展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對于中小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論文將會通過例子反映出來并提出對策。借鑒其他企業的經驗,從而使中小企業的該得到一進步的發展。
【關鍵詞】質量管理 中小企業 管理體系
中小企業是我國加工制造業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構造市場經濟占有主要地位,同時也是解決就業壓力、促進我國經濟穩步發展的基礎力量。中小企業的產品質量好壞,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因此,就部分中小企業質量管理的情況進行了深入探究。這次調查從中小企業的生產情況入手,主要對企業的標準化、質量是否合格、計量檢測、設備的使用情況以及產品質量安全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究,探尋出企業在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對策。
一、提高質量意識,加強引導和培訓
1.企業是產品質量的第一負責人,一定要保證進廠原料達到標準、生產加工遵循法律法規以及各項技術規范的標準化要求,一定保證進入市場的產品百分之百通過檢驗,達到標準,符合安全需要。企業對生產產品的生產鏈要以更嚴格的準則和更加負責的態度來要求,生產出讓大家滿意的產品,這不但是企業對消費者的負責,更是企業發展的基本要求。
2.質量管理需要一個良好的生產環境支持。沒有人能認為一個不在意質量、生產設備落伍的企業可以生產出先進優質的產品,建立完善的責任管理機制和培養員工素質的提高是質量管理的扎實基礎。
3.注重培訓勢不可缺少的環節。對員工進行按時和有針對性的訓練,把培訓作為職工的待遇而不是包袱。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質量意識,質量觀念進入人心。制定具體、全面合理的培訓措施,對于員工在不同階段采用不同層次的培訓方法,解決中小企業員工素質低下的難題。
二、加強企業標準化管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于目前部分中小企業對標準化工作的認識模糊,加強指引,準確發揮標準的規劃作用,經過對標準的制定、發行和實行的“標準化” 進程實現改進產品、過程和服務的合適性。“符合標準者得天下”,把企業標準化工作作為是企業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來抓,鼓舞企業采取國際通用標準和國外引進的先進標準,規劃出嚴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只有掌握了標準的說話權,才可以占得先機,處于不敗之地。一是主動研制企業標準化戰略,計劃未來參加國家、國家間標準化活動的發展重點項目,為企業參家國家、國際標準化活動做出引領性作用。二是主動爭奪話語權,積極努力開展參與標準的研制,尤其是在區域性產品上更加需要掌握該領域區域、行業以至于國家標準制定的主導作用。三是積極開展標準化人才團隊的建設,通過標準化工作和技術發展的互相結合,培養標準化方面的人才隊伍,提高我國標準化人才隊伍的整體實力。
三、對過程嚴格控制,努力提高生產質量保證能力
質量管理中檢驗是生產的基礎,過程是是生產的核心。過程控制遍布于生產和技術的整個過程,它包涵了產品的設計過程、制造經過的控制和使用過程的控制。其中制造過程是產品形成的主要過程,對于大部分尚無設計能力的中小企業尤為重要。產品是否合格直接取決于對生產過程的合理控制,一定要做到三不放過政策,即制成不合格品的責任人未接受處理不放過、不合格原因思考不清楚不放過、沒有制定更正、預防方法不放過。 此外,原材料和外協件的質量,也起著關鍵性作用。所以,完善一整套的自己檢查和委托檢驗體系是關閉憑關系進貨,靠經驗判斷的不二法門。只有科學的校驗和判決,才能減少人為失誤帶來的損失。
四、聯系實際,建立起適合自身特色的質量管理體系
作為一個優秀的質量管理方式,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先進性已被實驗證實,但在執行過程中卻是參差不齊。甚至只注重與形式。這不但不能提高企業整體質量管理水平,反而是一種負擔對于企業來說。所以,企業要依照自身特點開展相關質量管理活動,建造起符合自身特色的質量管理體系,而不是僅僅一味照搬別人的管理思維。只有建立起和自身情況相適應的質量管理體系,作到為我所用,根據大量的質量信息中吸取到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從質量的提高中獲得利潤。對正在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中小企業,進行鼓勵,采取積極按體系要求開展工作,嚴格執行各種手續,做到不斷改進。對于那些還沒有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中小企業加強引導,參考成功的經驗,建立起符合自己的管理方式。將質量管理融入企業整體管理當中,與其他管理方式相結合,保證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高效和實效的實施。
五、總結
中小型企業應該從自身需求出發,結合企業自身實際發展方向,加強合理的資源利用,不斷增加質量管理體系的時效性。中小型企業必需適應時代趨勢,適應社會環境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增強產品競爭實力,保持設計和優化其質量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慧濱,張默.淺析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13).
[2]趙玉忠,何楨.對中國制造企業質量管理現狀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02).
[3]薄香芳.山西省企業質量管理創新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9(05).
[4]宋松林.中外企業質量管理模式比較研究[J].中國標準導報,2009(04).
[5]梁瑞華.中小企業質量管理創新探討[J].南都學壇,2009,29(01).
[6]孫吟.試論全面質量管理在國有企業中的推行[J].經濟師,2001(09).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