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現象日趨嚴重。環境責任保險是解決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責任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通過分析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為該制度在我國的發展提出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環境責任保險 現狀 美國
2004年,川化集團排放的工業廢水導致沱江流域嚴重污染,各種經濟損失達3 億元。而此時的川化集團只有2000萬元的賠償能力,這對于3億元的損失可謂是杯水車薪。
近年來,我國由于環境污染導致的損害事件不斷增加,假如一些受害者得不到及時賠償,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隱患。從發達國家環境污染治理的實踐來看, 建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方式。
環境損害責任保險制度有“綠色保險”之稱,是以被保險人因污染環境而應承擔的環境賠償或治理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它的存在和發展對于維護公眾的環境權益、促進市場經濟運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國環境責任保險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初,首先以大連為試點,之后在沈陽、長春等城市推廣開來,但總體成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公眾環保和保險意識淡薄,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規,保險責任范圍過于狹窄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國,環境責任保險的成本和效益不對稱的問題尤為嚴重。參保企業不多的局面導致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難以彌補巨額的保險金支出。其次,從投保企業的角度看,我國環境責任保險和其他險種相比,保險費率較高,賠付率卻過低。
一、美國的環境責任保險制度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相繼出臺了環境責任保險來應對一系列的環境污染侵權責任問題,美國走在了環境責任保險發展的前沿。筆者認為,有必要全面考察和剖析美國的環境責任,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制定符合我國現狀的環境責任保險制度。
(一)保險模式
美國的環境責任保險以強制保險模式為主,現已有45個州出臺了關于有害危險廢棄物處理的環境責任保險的相關規定。
1976年,美國出臺了《資源保全與恢復法》,要求企業主針對日后對第三人的損害賠償責任和關閉估算費用等進行投保;同時,美國《清潔水法》規定船舶所有人和營運人必須具有足夠的償付能力以應對之后可能造成的對第三人的損害賠償責任;對于工程保險,美國的相關法律規定,涉及污染的企業若未投保環境責任保險就不能取得工程合同。
(二)索賠時效
環境責任保險所帶來的危害是持久的,對此美國采取了“日落條款”,對于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事故,自保險單失效之日起的30年內,被保險人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三)法律法規
美國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規對環境責任加以嚴格規定,為環境責任保險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美國政府在《清潔水法》(1987)、《清潔大氣法》(1970)和《環境應對、賠償和責任綜合法》(1980)等法律法規中建立了由環境污染者承擔責任的規定。
同時,政府加大了對環境污染者的制裁。對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實施對主要責任人的罰款、監禁等處罰。
(四)承保機構
美國成立了專門的環境責任保險公司承保環境責任保險。同時,美國政府用稅款對嚴重的環境污染進行清理,分散保險人的承保責任。
二、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對我國的啟示與借鑒
美國的環境責任保險現已進入較為成熟的階段,這對于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國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除了提高公民的保險和環保意識之外,我國還需在以下方面加以改進。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
針對我國目前在環境責任保險方面立法欠缺的局面,筆者認為,首先應將環境責任保險納入《保險法》的規定中,明確它的法律地位;其次,完善《環境保護法》和其他防治污染的法律法規;再次,針對不同地區和企業出臺相應的環境保護法規,多層次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為環境責任保險在我國的發展鋪平道路。
(二)明確承保方式
筆者認為基于我國環境問題的現狀,針對不同的企業可以采取不同的承保方式。對于污染較嚴重的企業,如石油化工、造紙等行業, 實行強制承保方式,同時,國家應對保險公司予以扶持,提高他們的承保積極性;對于規模不大且污染較小的企業,如食品行業等,可以采取任意投保制度,政府加以引導,并對主動參保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
(三)合理確定承保范圍,放寬索賠時間
我國可以先從承保突發的、意外的污染事故開始,逐步擴大承保范圍,采取分步走戰略,待時機成熟時將持久性的污染事故納入承保范圍,并逐步建立賠償時效的“終身責任制”。在此過程中,應加強對被保險人的環保意識的教育,鼓勵其安裝凈化設施等。
(四)設立專門的承保機構
環境責任保險的賠償金額巨大,由單一的保險公司承保將會造成巨大的資金壓力。對此,可以借鑒美國的承保機構模式,由保監會和環保監管部門共同組建環境責任保險承保機構,并由政府給予資金上的支持。承保機構也應當采取巨災證券化、再保險等方式來分散承保風險。
(五)完善代位追償制度
在保險事故是由多人共同造成的情況下,保險人為受害人支付保險金后,保險人可向其他事故責任人進行追償。另外,為了保護受害人獲得補償的權利,應當認可第三人對保險金的直接請求權。
總之筆者認為,完善環境責任保險應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充分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經驗,使它在我國成為一項能夠長期的制度,切實解決我國的環境污染賠償責任問題。
參考文獻
[1] 陽露昭,劉艷.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審視及啟示[J]. 法學雜志,2005(06).
[2] 陳會平. 試論在我國建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 [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 2004(12).
作者簡介:杞易航(1991-),女,漢族,云南保山人,就讀于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