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媒體在保障國家經濟安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新媒體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更是一個新課題。本文通過對新媒體的特性進行梳理,進而對其產生的影響也進行了分析。正確運用好新媒體的功能,是把握住保障當今經濟安全的關鍵。
【關鍵詞】新媒體 經濟安全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傳統媒體包括報刊、廣播、電視,而網絡傳媒就可以定義成新媒體的一種了。隨著科技的繼續發展,新媒體幾乎每天都在產生變化,其自身的特性決定了它必然會給傳統媒體帶來沖擊。
首先,新媒體具有及時性。這是每個傳媒都在不斷追求的目標,所以一些傳統媒體也會在這方面求得發展。比如一些報刊出現了網絡版,電視節目出現了網絡電視。我們每天都可以收到手機報,使得信息的傳遞更為簡單、方便和經濟。網絡新聞使得信息的發布與接受真正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特別是很多經濟活動,比如貿易、金融等活動也是需要及時收發消息的,所以這一特性使得經濟新聞報道對經濟的影響力大大加強了。由這些網絡傳媒發布的經濟信息更加關注和貼近生活,有助于及時了解社會發展中的經濟動向,出現經濟異常可以進行及時的調控,促進了經濟安全。
第二,新媒體更加具有商業性。新媒體可以說是相關技術發展的產物,但是其發展速度是其他媒體不可比擬的,產生商業效益的速度也是優于其他媒體。所以各個大型傳媒公司都在這方面有所發展,期望得到更大的回報。這一特性本身就具有經濟價值,可以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有新的突破。而且傳媒的經濟實力決定著發布信息的能力,傳媒的傳播能力提高,使得其對經濟的影響力加大,正確信息的發布更加可以保障國家經濟安全。
第三,新媒體的分眾性。傳統傳媒所進行的傳播也可以劃分財經報道、政治事件報道等方式,但是其遠不如新媒體的針對性。分眾傳媒使得傳播更加具有個性化,受眾也更加專業化。比如新媒體中出現的手機電視、網絡電視等,受眾是可以進行選擇性收看的。不再像傳統的電視只能被動地接受。這也使得關注經濟報道的人員是相對專業的,而且這些人本身對經濟就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在這種環境下就要求傳媒的經濟報道要更加具有專業水平才可以滿足受眾的需求。
第四,新媒體的交互性。傳統媒體進行信息的發布,反饋信息則相對要復雜和困難。并且信息的反饋環節和發布環節脫離,不能同時展現在受眾面前?;诨ヂ摼W技術的新媒體不僅可以隨時發布信息,更可以及時得到反饋。這一特性增加了信息交換的頻率。由新媒體所具有的特性與新媒體的發展來看,傳媒的傳播能力大大加強了,可以更加及時地、有針對性地進行經濟新聞的報道,從而促進經濟的整體發展。這一結果從長遠來看是有利于經濟安全保障的。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傳媒的發展乃至新媒體的出現給保障經濟安全帶來了更多的方法與手段,但是也應該認識到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會產生新的問題。我國的傳媒發展帶來的問題也是眾多的,比如傳媒如何解決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如何對發展后的傳媒進行職業界定等。對于經濟安全來說,更多的是控制問題。
想要發展就要放開,而放開后就會有新的問題出新,這時就必然要談到控制問題。發展后的傳媒,更確切的說如何對逐步實現產業化的傳媒進行監控,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從原來單純地作為政府的“傳話筒”轉變為逐漸獨立的產業,也就意味著政府對于傳媒監管的方式也要發生變化。這就需要制定一整套新的監管制度。既符合傳媒對于經濟發展的需要,又能保障經濟安全。理想的傳媒監管制度是在政府的指導之下,并在傳媒本身自律的基礎上所制定的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經濟安全保障制度。
我國傳統的傳媒產業,如報業、電視臺等是在黨的領導與政府監管下的產業。對于安全問題還是非常重視的。這也使得這些產業對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有一個全面的視角,更加能夠整體性地認識經濟安全問題。而新出現的網絡傳媒,由于更加具有互動性,使得個體的能力在互聯網上更加突出,雖然能夠對平臺進行監管,但是使得控制與監管從方法到技術層面都更為復雜。
以前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控制消息,比如傳媒可以在議程設置方面有絕對的主導權,而在新媒體時代,傳媒已經不具有絕對的權力了。單純就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來說,特別是短期內傳媒控制輿論的作用相對減小了。
對于新媒體特性的認識,在現階段直接關系到傳媒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在發展傳媒的過程中,合理利用這些特性可以使傳媒對經濟安全產生更加有效果的正面影響,反之則也可能加大負面影響。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科學技術的進步之快促使傳媒產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對于這些變化所產生的后果是無法預知的。
每一次技術革新帶來的不僅是時代的進步,也必然會有負面影響。例如微博的發布能力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如果有大量的粉絲,并不比一個媒體的新聞發布能力差。并且這些代表個人觀點的信息,因為明星效應或者是對個人的崇拜作用,有時要比傳統傳媒的傳播能力還要強并且具有針對性。
應該注意到,新媒體易于操作并且可以使得個人發布信息。從經濟安全的角度來說,個人信息的發布導致安全問題不容易得到控制。這就使得傳媒對于保障經濟安全的控制力減弱。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說,新媒體使得把關人的能力降低了。但是,這并不是代表傳媒無所作為,反而對傳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媒要加大影響力,必須要比個人發布的信息更加及時、客觀和權威,對于經濟問題更加要具有前瞻性,努力營造影響力和公信力,才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傳媒的作用。而這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把握輿論導向、設置議程,為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努力。
作者簡介:宋萌(1979-),男,漢族,河北保定人,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2010級博士研究生,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國際新聞學;王麗霞(1978-),女,漢族,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學國際交流與教育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國際新聞學。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