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小微企業的日益壯大,開展小微信貸業務已經成為商業獲得長期發展的必然途徑。然而由于小微企業其本身所特有的一些特點,商業銀行在開展小微信貸過程中不得不切實做好信貸的風險管理。本文從小微企業及其信貸特征入手對我國目前小微信貸進行分析,提出商業銀行在開展小微業務過程中所應該注意的風險問題及應對方案。
【關鍵詞】小微企業 商業銀行 風險控制
一、研究背景
當前,小微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占我國企業總數的 99%,其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60%左右,繳納的稅收接近國家稅收總額的50%,提供75%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小微企業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及社會和諧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融危機爆發后,由于原材料成本提高、融資成本增大、用工成本上升等經濟不穩定因素存在,小微企業轉型升級受到阻礙,生存狀況不容樂觀。鑒于此,支持、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逐漸成為推動市場經濟繁榮,增強經濟活力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隨著大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能力的增強,“脫媒”趨勢越來越明顯,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銀行要想生存和發展,必須重視開拓低議價能力的小微企業市場。但由于小微信貸的風險管理體系尚不成熟,各家商業銀行的小微信貸業務發展并不順暢,小微企業融資情況依然不容樂觀。
二、小微企業及其貸款現狀分析
(一)小微企業的特點
經過長期發展,我國小微企業具備如下一些特點:(1)經營規模小。大多數小企業的規模在5000萬以下,相對來說,微型企業更小。(2)抵御風險能力弱。小微企業產品結構單一,銷售渠道有限,整體抗風險能力弱,隨著經濟不穩定因素加大,其經營更加困難,風險承受能力更弱。(3)信息透明程度低。小微企業信息的低透明度致使企業和銀行之間信息不對稱,造成“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等問題。(4)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擔保。小微企業大多處于企業生命周期的初期,固定資產少,難以提供足夠的擔保。(5)組織機構不完善,經營風險大而資金需求“短、頻、少、急”。
(二)小微企業貸款現狀
目前我國小微企業貸款業務發展還不成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貸款成本高。(2)貸款余額占比較小。(3)銀行貸款與企業營運規模不匹配。由于商業銀行對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的條件要求高,大量貸款需求在100萬以下的小微企業已經成為銀行的貸款盲區。(4)擔保貸款風險大。由于小微企業常常采用互保的形式獲得銀行貸款,其中一家企業倒閉就可能引發本擔保圈內連鎖反應,增加了企業穩定發展的風險。(5)信貸資金需求趨大。目前,許多小微企業為適應市場競爭需要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同時為消化當下通脹帶來的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漲,小微企業對銀行的信貸資金的需求量不斷增大。
三、商業銀行對策分析
目前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思路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通過產品、服務方式等的不斷創新來緩解釋放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從而達到控制風險的效果。另一種是通過對小微信貸整個過程中的風險進行有針對性地監督、管理,來降低風險。
第一種方式包括目前銀行用群體擔保等方式。由于社區關系、族群關系的存在,小微企業常常存在于一個具有相對密切關系的群體中。通過他們為小微企業提供擔保,一方面,如果中小企業惡意逃債,則由群體進行賠付。另一方面,同一社區的成員間相對了解程度高,成員間會根據小微企業的信用狀況作出選擇,降低銀行進行風險評級的成本。目前各商業銀行采用的聯保形式就是基于此。
采用第二種方式的典型代表是民生銀行。民生銀行圍繞小微企業貸款業務流程實施全過程風險監督管理,將風險控制技術滲透應用到業務流程的每個環節、每個階段和每個細節,從而實現了從“被動”的風險管理到“主動”風險管理的轉變,實現了在小微企業整體經營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資產質量。
無論采用的是何種小微信貸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或者綜合采用兩種風險管理模式,各商業銀行在進行小微企業貸款業務的過程中,要切實做好信貸前風險控制、信貸中風險控制、信貸后風險控制。
(一)信貸前風險控制
(1)要強化中小企業信用評級建設,揭示小微企業違約風險的大小,防范風險。(2)注重軟硬信息的結合,既要注重分析銀行往來賬戶上反映企業還款能力的硬信息,又要注重通過實地考察了解到的企業經營動態、財務狀況等軟信息,使貸款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進行。(3)要準確定位市場,及時研究小微企業的發展狀況、信貸需求等,定期開展實地調查以掌握當地小微企業發展狀況。
(二)信貸中風險控制
(1)要把握貸款規模。銀行應對小微企業進行科學的授信和評級,結合結構和總量分析原則,確定授信總額度。(2)要把握貸款投放期限。針對不同生命周期及不同行業的小微企業所具有個各自獨有特點,銀行應積極創造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其需求,同時銀行也可為小微企業提供信貸、咨詢、理財等服務。(3)要落實有效的擔保責任。銀行在以融資擔保方式進行信貸業務時,應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確定擔保容量,以確保擔保有效。
(三)信貸后風險控制
(1)加強監控貸后資金動向。銀行應定期對客戶進行貸后檢查,觀察并分析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及時調整信貸政策。(2)加強銀行業務的風險管理。銀行對企業的業務包含各種產品和服務的交叉,不僅要求銀行對自身產品的了解,也要求銀行對客戶有深入的了解,增加對客戶的監控。同時要做到權責分明。(3)強化風險應急方案,建立信貸退出機制。一方面,要確定企業貸款中風險較大且可能給銀行帶來損失的部分,判斷其大小和程度;另一方面,要制定有效的分散風險計劃及應對突發事件的措施和方案。商業銀行信貸退出應把握適當原則,在公平效率的條件下,進行每一筆信貸業務,在需要進行信貸退出時,綜合考慮其成本和效益以實現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徐東偉,王占軍. 關于商業銀行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對策探討[J]. 對外經貿,2012(02).
[2]奚尊夏,魏博文.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發展小微金融策略研究[J].小微金融,2012(11).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