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較于傳統貸款方式,阿里小貸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及風險較小等優勢,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劣勢。但是,在網絡大發展的前提下,其出現具有必然性,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阿里小貸 數據 優勢 風險
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面對著越來越差的經濟形勢,各行各業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可是,在馬云領導下的阿里金融,卻熱火朝天地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形勢嚴峻的金融領域里,硬是打出了一片遼闊天地。在經濟如此低迷的時期,阿里巴巴卻發展得順風順水,于是它理所當然地被推上了輿論的尖端,甚至有人說,它要推翻金融業。
在我看來,這一言論是有些過于夸張的。不論什么行業,它總是在不斷變革發展的,而為了適應當今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行業進行適當的變革是必要的,否則就只有被淘汰的份。而新的行業興起、舊的行業衰敗,亦如潮漲潮退,是一種必然的趨勢。遙想當年,誰會知道在“鐵飯碗”的國企單位工作的人,竟仍會面對下崗失業?又有誰會知道,當年不被看好的互聯網行業,竟會變成滔天巨浪席卷了整個世界?所以說,阿里金融的變革發展,也不過是順著發展的大浪潮,適應著這個移動化、數據化的世界,慢慢走向“互聯網金融”的時代。
其中,作為阿里金融五大核心板塊之一的阿里小貸,由于近日的版圖再擴,更是引起了大批人的關注。
一、阿里小貸的優勢
阿里小貸的運營,主要是依靠數據。阿里巴巴這個龐大的集團擁有著龐大的數據量。阿里將自身網絡內的客戶交易數據,例如客戶評價度數據、貨運數據、口碑評價等進行量化處理,同時引入外部數據,例如海關數據、稅務、電力等加以匹配,從而形成一套獨特的風控標準。同時建立中小企業貸款的數據庫模型,進行數據庫跟蹤管理。有了“數據”這個核心武器,阿里小貸當然地能成為一匹“黑馬”,在小貸行業里脫穎而出。
(一)快捷便利
阿里小貸無需抵押、無需擔保,而是僅僅以借款人的信用狀況作為還款保障,這種新型的貸款方式不同于傳統的貸款,反而更加快捷便利。在“大數據”的前提下,阿里小貸做到了很多銀行都不能做到的事。傳統的貸款業務,銀行會對借款人進行一定的審查來確保其還貸能力,不僅手續繁瑣,而且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阿里小貸不同,在數據的幫助下,資金完全可以做到“快進快出、隨借隨還”,大大提高了效率。因此,對于那些急需資金的小微企業來說,阿里信貸是更好的一個選擇。
(二)成本低廉
銀行對客戶進行審查,需要調取財務信息、資產表等大量材料并進行分析。而對于小微企業來說,這些材料正是它們所欠缺的,因此,銀行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完成審查工作,成本較高。另外,銀行在審查后若無法確保借款方的還款能力,就會要求其提供擔保,這也加大了借款方的成本。所以說,相較于阿里信貸的無抵押、無擔保,傳統貸款方式顯然對雙方都造成了一定的負擔,加大了貸款的成本。因此,對于很多想要自我創業卻又沒錢的大學生,比起“高要求”的銀行,他們更樂意從阿里小貸處得到人生的第一筆啟動資金。
(三)降低風險
傳統模式的放貸不僅要面對借款人無法還款的風險,還要承擔后續監督以及抵押物貶值的風險。而阿里小貸這一新型貸款模式,通過對個人的網絡活躍度、交易量、網上信用評價等信息以及企業自身經營的財務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完全可以掌握對方可能需要的資金量,可以測算他們可能的還款時間。相較于傳統的銀行貸款,可以大大降低放貸風險。
二、阿里小貸存在的風險
阿里小貸能如此成功,其核心競爭力在于數據,但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阿里信貸的最大缺陷也是在于數據。
第一,阿里巴巴旗下的網絡雖擁有了大量的數據,但是,評判一個人或一個公司的信用程度,應當是從各個層面來綜合考慮的。阿里小貸現有的數據資源,量大卻質不足,更多的是關于網上消費方面的數據,缺乏如工作、經濟等方面的數據。也就是說,以現有數據作為放貸的依據,是不夠全面的,這會加大放貸方的風險。
第二,阿里信貸的數據模型是依靠一定參數來進行數據整合分析的,那么這些參數難道是固定的?顯然不是,在不同的經濟形勢下,不同的政治生活中,又該以什么為標準來調整這些參數?這顯然是阿里小貸需要解決的問題。
另外,作為放貸方的網絡融資機構,顯然缺乏一定的風險保障機制。一旦風險爆發,那么造成的損失就只能由自己承擔或客戶承擔,而銀行放貸則不同,它可以將風險分散到擔保人、抵押財產上,能進一步地保護自身利益。
三、發展前景
目前,業界對阿里小貸發出質疑,主要是基于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跨區經營。在我國的小貸行業中,對小貸公司的放貸范圍是有地域限制的,因為負責其監管審批的當地金融辦也許可以做到跨區監督、跨市監督,卻無法做到跨省監督的。顯然,阿里旗下目前只有浙江和重慶兩家小額放貸公司,而這兩地政府雖然都鼓勵阿里小貸的發展,但明顯是無權批準阿里小貸到他省進行放貸的。
二是資金不足。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小額貸款公司從銀行業金融機構獲得融入資金的余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50%。也就是說,阿里小貸根據其旗下的浙江和重慶兩家小額貸款公司的16億的注冊資金,最多只可放貸24億。因此,有很多人懷疑阿里小貸的后續發展能力。
而針對以上兩個問題,阿里小貸也已經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和東方證券合作信貸資產證券化,成立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開放其小貸平臺來吸引銀行等金融機構進入。因此,其發展前景還是相當不錯的。
總之,在我國經濟大環境下,阿里小貸作為一種新興的貸款方式,是符合時代變遷發展的要求的。它的出現,解決了大批微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促進了國內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阿里小貸有利于完善多元化的融資方式,也為我國的融資體系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潘意志. 阿里小貸模式的內涵、優勢及存在問題探析 [J]. 金融發展研究,2012(03).
[2]姜中介. 阿里金融發力[J]. 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2012(10).
[3]貞元. 詳解阿里金融十年發展路線[J]. 2013(04).
[4]賴智慧. 阿里金融沖擊波[J]. 新財經,2012(11).
(編輯:龍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