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規避和防范資本運營風險已經成為國內外企業無法回避的課題。本文將從資本運營風險的概念界定及風險因素構成切入,從四方面對目前我國企業資本運營主要風險表現進行重點闡述,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建議:逐步完善資本運營的各項政策法規和行為;加大調研,規避市場風險;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企業的信用體系。
【關鍵詞】資本運營 風險 管理
實施資本運營戰略是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它不僅優化了企業的產權結構,而且對于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大的意義。然而資本運營是一把雙刃劍,一些企業由于缺乏對資本運營操作理論和技巧的系統化研究,沒有樹立科學的風險防范理念,存在盲目操作的問題,給企業帶來的巨大的風險,甚至破產倒閉。因此,我國企業的資本如何規范運營,風險如何規避和防范是值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和探索。本文將從資本運營風險的內涵界定和關鍵因素切入,歸納分析目前我國企業資本運營的現狀及風險表現,從而提出企業資本運營風險防范對策,以便為我國企業資本運營提供理論參考和實踐指導。
一、資本運營風險的概念界定及風險因素構成
(一)資本運營風險的內涵界定
綜合國內外文獻資料,資本運營風險,即在資本運營過程中,資本運營主體由于外部環境的復雜性、變動性和本身缺乏對環境的認知而導致的資本運營失敗或者未來收益值與期望值存在偏差。資本運營風險的特征:客觀性、可變性和可觀測性,具備較強的破壞性,傳遞性和波及效應。
(二)資本運營風險的因素構成解析
國內外專家學者對于資本運營風險的構成因素闡述各有側重,意見不一,本文是對前人研究基礎和研究成果的一個歸并。根據引起資本運營外部環境變動性和復雜性因素所引起的風險歸納,分為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
1.系統性風險:即由于外部環境因素變化所引發的、又無法控制的風險。這類風險往往因為采用了多樣化的投資運營策略而得到化解,是不可分散風險,主要有:(1)政策法規風險:由于國家有關宏觀經濟政策及法律法規的有關調整及變化,導致企業資本運營產生的負面影響;(2)社會風險:由于文化、倫理、宗教、心理、道德等社會因素而誘發的企業資本運營風險;(3)經濟風險:即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和市場風險。
2.非系統性風險:即企業資本運營過程中,由于不確定因素所引起的僅僅與資本運營主體和對象相關的風險。這類風險可以通過企業多樣化的經營活動來消除,是可分散風險,主要有:(1)行業風險:由于資本流入引發的整個行業之間可能存在的惡性競爭所帶來的風險;(2)經營風險:由于不可抗力、經營方向選擇不當等因素導致的失誤而引發的風險;(3)管理風險:宏觀上由于體制問題引發的政府監控過多或缺失帶來的風險,微觀上由于企業資本運營過程中管理不當而帶來的風險可能性;(4)財務風險:資本運營主體的資本實力、投資額度和資產負債率等方面可能引發的企業財務風險;(5)信息風險: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企業采取不同的資本運營模式引發的風險;(6)技術風險:由于資本運營過程中缺少技術因素的考量為企業資本運營帶來損失。
二、目前我國企業資本運營的現狀及主要風險表現
本文通過對冶金行業的民營企業的有關調研,來總結歸納目前我國企業資本運營普遍存在的主要風險。
(一)政策法規風險方面
(1)政府部門需要落實和細化相關政策:我國一些地方政府加大了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但是缺乏完善系統化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以細化,缺乏對實際工作的具體指導和扶持。(2)融資渠道不夠暢通,而且融資難度較大:比如民間融資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容易滋生非法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和金融欺詐等問題。(3)存在政府干預邊界過度的問題。忽略了企業的市場“角色”,政府過度干預企業具體的資本運營活動。比如一些地方政府過分強調解決企業虧損問題上兼并的積極作用,通常依據行政來干預企業間的兼并活動,甚至把產權轉讓作為一種企業的外在強制行為來操縱。
(二)市場風險方面
由于資本運營本身就是一種市場經濟行為,因此市場因素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必然給企業的資本運營帶來一定程度和范圍內的風險:(1)市場行情的變動和經濟周期性波動一定程度上影響資本經營過程中的資金來源。(2)企業獲取市場信息的渠道單一,不對稱甚至不正確的問題非常多,簡而言之就是缺乏一個相對完善的、社會的企業的技術服務體系。
(三)經營風險方面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目標,最主要的是管理,可以說管理風險是形成企業經營的最基本和最常見的風險。因此需要企業給予高度重視,資本運營也不例外。整體來看,我國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缺乏,中層管理人員素質普遍不高,然而資本運營具有很高的專業性,需要運營人員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和技能知識,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1)缺乏對經營方向的正確選擇。在資本運營的具體操作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市場有十分全面準確的分析和判斷,然后依據自身企業的經營現狀和潛力,以及對企業的戰略目標來選擇確定合理科學的經營方向。一旦經營目標模糊,盲目放債,必然會給企業資本運營帶來很大風險。(2)存在企業經營行為與市場脫節的問題。我國企業的整體市場化水平有待提高,需要提高市場的敏感性。但是實際上,我國一些企業在具體的經營過程中缺乏準確掌握市場需求變化的敏銳性,比如意識不到國家經濟和社會政策變化、市場自發調整給企業資本運營產生的較大風險;再如企業在研發前期,缺乏對市場最新動態的跟蹤和了解,直接導致研發無法適應市場需求等。
(四)信用風險方面
目前國內外市場競爭壓力日益劇增的背景下,我國企業步履維艱,而且在信用管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1)企業內部存在員工挪用公款的問題;(2)存在員工工作職責不明確,互相推諉,造成帳款不能回收或不及時的問題;(3)存在虛假粉飾會計報表的作假行為,這主要是因為一些員工的職業道德水準不高引起的。
三、防范資本運營風險的幾點措施
本文認為要想更好地預防和化解資本運營風險,首先需要建立資本運營風險的評估體系,這有助于企業識別風險,并對風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從而為企業戰略決策做出依據和支持。除此之外,有幾點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重視的措施建議。
(一)逐步完善資本運營的各項政策法規和行為
在企業的資本運營過程中,政府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一方面作為投資者,需要政府對資本運營進行一定的干預,沖破條塊分割等障礙,有助于實現國家的整體利益;另一方面作為調控者,需要政府充分尊重企業的資本運營自主權,通過間接的經濟手段來引導企業進行資本運營,并在政策上給予指導,法律上給予規范等。
(二)加大調研,規避市場風險
一方面,需要企業自身進行市場調研,全面準確地掌握真實的市場情況,對需求分析、競爭對手策略等影響未來市場變化趨勢的因素進行合理推測和預計;另一方面,完善社會中介服務機構體系建設。目前中介服務機構在企業的資本運行過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可以根據多方面的信息渠道,進行專業化的市場調查、評估和預測,從而為企業的戰略目標、經營管理進行戰略咨詢和發展扶持。
(三)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
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營決策科學化。即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需要科學管理。企業只有運用科學發展的觀點,才能實現經營中決策的科學化、系統化和制度化。特別指出的是,需要提高企業家的素質。一個戰略型企業家不但需要創新精神,更要有整合資源、規避風險和駕馭市場的能力。新時期要求企業家不斷學習完備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和提神資本運營的實操,從而準確進行市場定位,實現科學管理。
(四)建立和完善企業的信用體系
隨著我國不斷完善的市場機制建設,我國將在“十二五”期間加快信用評級等基礎性制度的建設,這對于我國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無疑是巨大的推動力。因此,我國企業需要在此背景下,加大力度,采取積極措施建立健全財務管理等基礎制度。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資本運作在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與發展過程中日益重要,其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已經成為我國學術界和企業界共同關注的重要課題。本文對企業資本運營風險關鍵因素進行了總結,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將有利于我國企業資本運營風險規避與具體防范工作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 吳鳴飛.我國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及其評價體系研究[J].企業導報,2013(02).
[2] 周毓榮.民營企業資本運營風險問題概述[J].財經界,2012(16).
作者簡介:鄭沖(1976-),男,河北省張家口人,本科,中級會計師,大唐內蒙古鄂爾多斯硅鋁科技有限公司會計。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