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EG兩步法和誤差修正模型等計量方法對我國近20年來的相關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結果發現,經濟增長和股市發展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關系,但是股市作為“經濟晴雨表”的功能較弱。
【關鍵詞】經濟增長 股票市場 EG兩步法 誤差修正模型
一、研究背景
近幾年來,盡管我國的GDP實現了多年的快速增長,但是股市的情況卻并不穩定。在經歷了2007年的最高點后,中國股市在2008年正式邁入了熊市的階段。在過去的2012年中,大盤的形勢仍然以震蕩下跌為主,并沒有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二、實證研究
(一)ADF單位根檢驗
(四)誤差修正模型
盡管根據協整檢驗的結果,二者在長期內存在著穩定的關系,但是在短期內會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有所偏離,所以要建立ECM模型。首先,根據AIC準則,可以確定模型最優的滯后階數為3階,因此我們得到的回歸結果為:
三、結論與建議
(一)實證結論
由格蘭杰檢驗的結果可以得知,GDP指標中包含著預測股市走向的有效信息;然而,股市指數卻不能領先GDP成為經濟前導性指標。
從協整檢驗的結果可以得知,在長期內,我國的經濟發展和股票市場存在著協整關系,即長期穩定的關系。
由ECM模型的結果可知,誤差修正項的系數是負數,符合反向修正機制,因此,在短期內,市場機制可以自動進行調整,使得在長期內二者的關系趨于穩定。然而從短期來看GDP的一階滯后項,三階滯后項的系數為負值,這表明,在短期內,我國GDP的增長與股市的增長之間有較大的負相關性。經濟發展與股市出現了背道而馳的現象,這表明市場對經濟發展的把握能力出現偏差。
(二)政策建議
對于我國來說,應該繼續加大股票市場的發展力度,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充分加大對股市監管力度,進一步增強股市的有效性,使得股市的前導指標功能得到有效發揮。我國股市與經濟發展短期出現的背離現象需要進一步強化政府宏觀政策的一致與穩定性,理順信息傳導機制,使市場機構與個人形成理性預期,最終發揮股市“經濟晴雨表”的基本功能。
參考文獻
[1] 張曉峒.應用數量經濟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03).
[2] 張大維,劉博,劉琪.Eviews數據統計與分析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06).
[3] 李志剛. 中國股市與經濟增長的關聯性研究[J]. 統計與決策, 2006.(09).
作者簡介:王珊(1989-),女,河北人,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碩士,研究方向:資本市場,公司金融;劉仕倫(1988-),男,山東人,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碩士,研究方向:投資理論,國際金融。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