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國際經濟發展形勢對于我國來說已經非常嚴峻,如何在這種形勢之中獲得利益顯得尤為重要,而研究和探索近幾年來在全球金融危機蔓延的大背景下中俄兩國的經貿關系現狀,指出存在的弊端,并提出該領域的解決措施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本文通過對中俄雙方在貿易領域、貿易總量、貿易結構以及貿易制度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并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俄貿易 貿易總量 商品結構
新華社報道,2013年3月22號,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莫斯科,開始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在機場發表書面講話。指出,中俄互為最大鄰國,都是主要新興市場國家,都是維護世界和平、安全、穩定的重要力量。中俄兩國都處在發展復興的關鍵階段,兩國人民對發展中俄關系、加強各領域合作都有更高期待。在深刻復雜變化的當今世界,中俄兩國對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承擔著更大責任。中方將把發展中俄關系作為外交的優先方向。俄羅斯是習近平主席上臺后出訪的第一個國家,可見其對于發展中俄兩國關系的重視,而在兩國外交關系中經濟貿易關系占有很大的比例,俄羅斯一直是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國家,然而近幾年來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蔓延,中俄雙邊貿易不斷受到挑戰,貿易額不斷下降,且由于兩國貿易中一些固有的差異和問題,兩國貿易的發展空間較大。因此中俄兩國的雙邊貿易關系只要找到問題的癥結,對癥下藥,將使兩國貿易關系更上一層樓。
一、中俄兩國貿易關系現狀
中俄兩國雖然是鄰國,但是雙邊貿易額占全球貿易總額不到0.5%,與中歐、中美、中韓之間的貿易額相比差距較大。兩國貿易領域狹窄,商品結構單一,雙方長期以原料加工產品、輕工制成品與資源性產品等初級產品進行的貿易為主,產品的附加值不高。這與中俄兩國自身的條件有關,兩國大都基于自身的優勢進行產業間貿易,貿易的擴展程度和產品的加工深化程度都不夠。兩國雙邊貿易關系發展遇到瓶頸。
二、當前貿易關系存在的問題
(一)貿易領域狹窄
中俄兩個的貿易領域主要集中在輕工業制成品和原料能源產品方面,貿易領域狹窄。俄對華出口以能源資源為主,主要是石油、木材、化肥等原料初級產品和一些稀有金屬。而中國對俄出口以服裝、紡織等輕工業制成品為主,產品技術含量不高,附加值低,高科技產品在我國出口總額中所占比重小。
(二)中俄企業間存在認知誤區
中俄兩國的人們都存在一個的“媚”美心理,對發達國家的產品即使價格高也較容易接受,而兩個企業相互之間了解度不夠,交流不夠,缺乏品牌認同感,甚至對對方產品存在一些誤區,致使出口的產品在彼此國內銷量不高。
(三)貿易體系不夠開放
統計顯示,中國出口俄羅斯的產品以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為主,從俄羅斯進口以資源密集型為主,雙方產品皆技術含量低,且沒有共同的交匯點,企業雙向投資較少,貿易規模小,貿易層次低,貿易的商品并沒有完全的開放。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的產品所占比重不高都制約著貿易規模的發展。
(四)雙邊貿易制度不完善,貿易秩序欠規范。
除了有經濟結構方面的問題還有制度方面的問題,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貿易制度與法規還不夠健全。兩國出口的產品在彼此國內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和保護,貿易壁壘時有發生,貿易秩序建設滯后于兩國經貿的發展,不能為兩國經貿合作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與有利的后盾是制約兩國經貿發展的瓶頸所在。
三、解決措施
1.大力促進自身經濟發展,擴展貿易領域、改善貿易商品結構,促進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利用。
2.加強兩國企業之間的互助合作,積極發揮自己的特長,展現自己的優勢,使企業之間找到更多的利益共同點,深化中俄兩個企業間交流合作,破除兩個人們崇歐美的思維定式,樹立產品認同感,打造品牌效應。
3.加強中俄貿易服務體系建設,努力健全從生產到運輸到出口的一條龍式的服務模式,確保貿易信息積極共享,使雙邊貿易更有保障。
4.完善貿易體制,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確保貿易渠道暢通,消除貿易壁壘,加快推進中俄貿易向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方向發展。
5.在加強能源領域合作的同時,加大在農業和高科技產業等方面的合作,促進貿易結構多元化,在雙邊貿易、直接投資、信貸等領域推廣使用本幣。還可加強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為經濟貿易提供一個和諧穩定的環境。
四、結語
俄羅斯是中國最大的領邦,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同時還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金磚五國之一,因此中俄之間的貿易關系在世界經濟舞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對中俄雙方自身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兩國因為先天優勢,經濟結構互補性強,合作的平臺廣泛,因此應該在未來的多邊經貿關系上達成更多的共識、尋找更多的利益共同點,加強產業間互助合作,推動兩國的貿易發展、投資合作和產業的互補。另外隨著中俄兩國領導人訪問交流的深入和態度的明確化,中俄兩國政治背景穩定,再加上世界經濟貿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未來中俄經濟貿易的發展將呈上升勢頭。
參考文獻
[1]林曉東.淺談中俄雙邊貿易關系分析[J].中國商報,2011(02).
[2]曾立東,方俊強.淺談中俄雙邊貿易關系分析[J].中國商報,2011(02).
[3]陳春華,夏陳星.中俄雙邊貿易關系中存在的問題與措施分析[J].現代經濟特刊,2011(05).
[4]李青青,張愛平.中俄雙邊貿易關系分析[J].國家建筑發展導刊,2010(10).
[5]歐陽鄭華,李紀恨.中國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的關系分析[J].貿易發展發展導刊,2010(10).
作者簡介:程禮潮(1990-),男,閩侯,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本科,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
(編輯: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