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增值稅作為我國最重要的間接稅,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可小覷,因此,要從建立高效率稅制的根本目標出發,逐步完善我國的增值稅體制,充分發揮稅收正面效應,促進經濟健康平穩發展。
【關鍵詞】增值稅 稅收效率 營改增
一、引言
根據契約國家論的基本論點,國家的產生是人們相互之間或人民同統治者之間相互訂立契約的結果,即國家是共同協議的產物。在這個過程中,人民向統治者讓渡自己的一部分權利,作為回報,統治者需要維持一個國家的秩序。一個國家要履行其應盡的財政職能,就必須取得相應的財政收入以維持政府運作的開支。財政收入表現為政府部門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個財政年度)所取得的貨幣收入,包括稅收收入、國有資產收益、國債收入、收費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稅收收入是現代國家財政收入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所以,一國的財政收入規模與稅收規模息息相關。在當前中國財政收入模式主要來源于間接稅的背景下,增值稅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增值稅是指以商品生產、流通和提供勞務的各個環節的增值額或增值因素作為課稅對象的一種流轉稅。自1954年誕生以來,在短短50多年的時間,世界上已經有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相繼開征增值稅。增值稅特點鮮明,道道征稅,稅不重征,納稅人稅負相對公平,促進了商品的生產流通。
二、國外增值稅情況簡介
法國是增值稅最早產生之地,實行消費型增值稅,涵蓋了商品和服務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覆蓋了農業、工業、批發、零售以及服務等所有的經濟領域,增值稅納稅人的涵蓋范圍也更廣;德國實行三檔稅率的消費型全面增值稅,覆蓋農業、工業、批發、零售和服務等各個經濟領域,是僅次于個人所得稅的第二大主體稅種。加拿大于1991年正式實施一種增值稅型的商品勞務稅,稅率為7%,其稅基是商品生產、批發直至零售各個流轉階段中的增值額;韓國于1977年開始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制,基本稅率為10%,對年銷售額在3600萬韓元以下的小規模納稅人按照全部銷售收入征收2%,對于出口貨物、援外物資及國際運輸的服務等實行零稅率。
三、對我國增值稅低效率問題的思考
我國從1979年開始試點征收增值稅,當時采用購進扣額法和扣稅法的計征方法,并且采用價內計稅法。1994年,在稅制改革中對增值稅進行了幾方面的改革,包括擴大征收范圍、簡并稅率、采用價外稅模式以及內外稅統一等等。2009年我國開始第二次增值稅制度改革,將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全面轉變。2011年11月16日,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經國務院同意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等文件,明確了我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重要內容。經國務院批準,自2012 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
(一)增值稅效率初探
稅收高效,是我國增值稅改革的終極追求。從總體上看,行政效率和經濟效率構成稅收效率的兩大部分。高效的增值稅要求稅率為單一稅率,同時減少稅收優惠,力求起點公平。實行單一稅率既符合市場經濟原則,對生產與消費保持中性作用,不影響其經濟活動的自由選擇,又可減輕征收雙方的負擔降低征收行政成本,不論從經濟效率的角度還是行政效率角度,都是有益的。
然而我國目前的增值稅制度現狀還有待改善。我國目前征收范圍窄,稅率差別過大,抵扣環節不連續,征收成本較高等重重問題,都是我們在改革增值稅時亟待解決的難題。從稅收本身而言,稅率、稅基、稅收優惠是相互影響的。在稅基很寬、未受侵蝕的情況下,為籌集一定的財政收入,可以用較低稅率;而在低稅率下,企業稅負輕,不必要設定減免額;在稅制中減免優惠少時,稅基才不會被侵蝕。這樣就形成了“寬稅基、低稅率、少優惠” 的良性循環,促進稅收效率的提高。反之,在“宅稅基、高稅率、多優惠”情況下,必然要以效率低下為代價。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效率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經濟效率與稅收本身的行政效率有時是相互排斥的,往往顧此失彼。但在增值稅中,兩者能較好協調。例如,增值稅的經濟效率要求稅率單一,稅基寬廣,優惠減少。在這樣的情形,納稅人易于理解,易于奉行,節省了申報費用;征管機關也簡化了工作,降低了征收成本,便于管理審查,提高行政效率。
(二)對我國增值稅改革的建議
1.擴大增值稅征收范圍,與營業稅平穩接軌。我國增值稅征稅范圍仍相對狹窄,目前只對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提供應稅勞務和進口貨物征稅,而勞動服務行業仍然實行傳統的營業稅。理想的做法是對商品和勞務采取同樣的稅收待遇,但由于我國營業稅屬于地方稅種,涉及中央和地方利益的再分割敏感問題,改革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應分步驟逐一實施改革,平穩過渡。
2.規范稅收抵扣和減免,堵塞稅收漏洞。我國增值稅面臨著抵扣時間不合理、抵扣憑證不規范、扣稅不徹底等問題。在增值稅改革中,必須合理設計,規范抵扣,使用專業防偽發票,強化稅收征管,堵住稅收漏洞。
3.實施適當的統一稅率。我國之前生產型增值稅實際稅率大約在23%左右,在實際稅率上,是高于西方發達國家水平的,借鑒國際經驗,我們可以參照國際做法將增值稅實際稅率控制在20%以內,降低較高的稅負成本,對于特殊情況可以按照稅法規定予以適當減免。
四、結語
增值稅作為我國間接稅體制中的重要稅種,對經濟發展影響巨大。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我們更應該竭力推進我國增值稅的高效化改革,從中國增值稅發展的歷史痕跡中我們可以察覺,國家正在有意識地一步步完善我國的增值稅體制。然而,在改革的道路上,必定涉及現有利益格局的重塑問題,在新的利益分割開始之時,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緩沖準備,以大局為重,勇敢改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輩應上下求索,努力完善我國的增值稅體制,將目前的難題一一擊破,保證經濟的健康運行。
參考文獻
[1]陳炳瑞,任學群.論增值稅的效率原則[J].財貿經濟,1995(07).
[2]王宏利.國內外增值稅制度的比較與借鑒[J].財金研究,2011(14).
作者簡介:楊莉萌(1992-),女,四川西昌人,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本科,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