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互聯網中已出現了多種網絡技術和網絡安全技術。在網絡運行中,網絡安全對業務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分析了VPN技術、WLAN技術、防火墻技術、隔離技術在局域網的應用與安全策略。并列舉了局域網安全體系和實際管理中網速變慢的排查和解決方法。
【關鍵詞】 防火墻技術 網絡管理 WLAN技術
網絡安全的保障不能基于信任和思想教育,而是依據相互監督和最低權限法則。應避免保密信息的介入,構建起完整的保證體系和安全控制體系。信息網絡可能會涉及到國家資料、文件和檔案,因此要高度重視。
一、幾種關鍵技術在局域網的應用及安全策略
1.1 VPN的組建和安全策略
VPN即虛擬專用網絡,在公共網絡內構建專用型網絡。數據借助于安全的加密通道,在公共網絡內進行傳輸。國際IPSEC VPN技術應運用密碼學技術和隧道封裝技術,使用戶在無安全保障的因特網環境內構建虛擬化的數據通道。
1.1.1 VPN移動客戶端
VPN移動客戶端技術關鍵在于運用硬件E-KEY方式。每一種VPN移動客戶端,都要有Watch E-Key、VPN客戶端安裝盤、USB線。單個用戶有固定式VPN的IP地址,網絡訪問控制便有了新基礎。依據IP地址范圍開展對象分組,便能在防火墻中進行針對性訪問控制。比如,領導移動客戶端,可使用VPN范圍較大。而普通用戶移動客戶端,進行訪問限定,對其IP地址進行分別控制。移動安全包還可保障硬件特碼身份認證。倘若開啟這一功能,移動端登陸進VPN網關,則會自動將本機硬件配置以特殊算法的特征碼告知給VPN網關。
1.1.2 VPN設備的安全性
因特網組建的VPN網絡擴展性、網絡速度和網絡建設成本有著很明顯的優勢。但必須要正視的問題是VPN設備的網絡安全性。許多企業均以VPN加密通道進行數據傳輸,保障重要數據的安全性。并將各局域網與互聯網相連,VPN分支網關便能作為防火墻,保障各局域網的安全。為了保證系統的VPN網絡數據傳輸穩定保密、VPN隧道數據的安全和實時監控,VPN安全網關應采取認證后的加密算法,保障信息傳輸過程中,數據具有不可篡改和保密性。VPN安全網關還要采取PKI/KMC架構式的密鑰管理方法,并集成防火墻功能支持多種應用服務。比如IP和MAC地址綁定、雙向NAT、攻擊活動識別、多播協議和多種認證法等。不但可以保證企業內網安全,而且還能調整方式滿足實際需求。
如果用戶出差在外,可通過撥號的方式接入當地ISP,獲得動態化的IP。VPN客戶端程序的運行,借助于身份認證,可與上一級的VPN中心網關組成安全隧道。等到接入上一級內網之后,使用IP是由中心網關分配的。VPN中心網關進行認證過程,若用戶未經認證,則不能和上一級中心網關構建加密隧道,也不能訪問上一級的內部網。此技術能夠保障用戶的傳輸數據和安全接入。
1.2 WLAN技術在局域網的應用及安全設置
WLAN是無線局域網,利用無線通信技術在某局部范圍構建的網絡。WLAN是無線通信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結合產物,它的傳輸媒介是無線多址信道,提供傳統局域網LAN功能,這樣使得用戶能隨地、隨時、隨意的進行寬帶網絡接入。由于無線網絡接入到業務網,并且業務網中的數據較為重要。因此對無線接入有著很高的安全要求。要對無線路由器進行安全設置,避免無線網絡覆蓋區域有非法接入。安全設置有兩種方法,即WEP信息加密和接入控制。在WEP信息加密中,要在AP和PC網卡中進行加密設置,密鑰長度有138bit、64bit、40bit。接入同一個AP的網卡密鑰需和這組AP密鑰相同,稱之為公共密鑰。無線網卡可設置4—6組的密鑰,在4—6個不同類的AP漫游,并對臺式機和筆記本做出相應設置。
1.3 防火墻技術
1.3.1 防火墻要點
防火墻技術是當前使用最廣泛、最流行的網絡安全技術。該技術的核心思想是在不穩定的網絡環境內建立一個安全子網。防火墻可以控制兩個網絡間的訪問,限制被保護網絡和其它網絡的信息傳遞和信息存取。在選擇防火墻時,要保證其抗攻擊能力、自我完備能力、安全性、認證和加密特性、可管理能力、網絡地址轉換和服務類型。
1.3.2 防火墻的體系結構
防火墻有三大體系結構,分別是雙重宿主主機體系、屏蔽主機體系和屏蔽子網體系。雙重宿主主機體系是由雙重宿主主機構成的,是常見的最普通式的防火墻結構。屏蔽主機體系為主機過濾型結構,以單獨路由器提供網絡連接服務;該體系結構內的安全機制,是由過濾系統提供的;相對雙重宿主主機,該結構允許數據通過因特網進入內部網絡;路由器的配置為,允許其它的內部主機為了某些服務與Internet上的主機連接,強迫那些主機經由堡壘主機使用代理服務。屏蔽路由器配置要根據實際的網絡安全策略來進行,如服務器提供WEB服務就需要屏蔽路由器開放80端口。屏蔽子網體系在屏蔽主機體系上增加多余的安全層,利用周邊網絡隔開因特網和內部網絡。
1.4 隔離技術
隔離技術即物理隔離技術,是將存儲用戶信息數據的內網和外網不進行物理連接。用戶信息與公用互聯網信息相隔離。有時,一些單位要與外網進行實時數據交換,又要確保網絡高強度安全。倘若采取物理隔離法,實時數據交換便不能滿足;如果采取防火墻,則不能制止外部病毒和內部信息泄露。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安全隔離網閘能夠避免防火墻和物理隔離法的不足。
二、局域網安全體系
2.1 設計原則
局域網安全體系設計原則包括一致性原則、風險平衡分析原則、整體性原則、適應性原則、易操作原則和多重保護原則。
2.2 具體方案
局域網安全體系的解決方案有兩種。第一種是在內網和外網邊界加上防火墻或者隔離集線器。用戶終端部位加上隔離卡。這樣確保了內外網的隔離,也避免了外界網絡的入侵。第二種方案只是在內外網邊界加上防火墻,以防火墻多區域特點讓因特網和內網之間有限互聯。這樣終端用戶可直接訪問內網和因特網。并可在需要保護的內網區域裝上入侵檢測系統,實時監控進出的訪問。還可將對外網進行服務的系統與防火墻后DMZ區相連。
三、排查網絡速度變慢的方法
在網絡故障中,最令人心煩的是網絡連接正常,但網速很慢。在排查網絡變慢過程中,應按順序查網絡硬件設備、網線、回路、網絡端口,最后進行病毒查殺。在網絡硬件排查中,可采取置換法替代交換機和集線器。關掉電源用ping命令逐一測試計算機,尋找到故障地點。網線應按照T586A和T586B標準壓制網線。鋪設網線時做好標簽,使得以后排查回路問題更加方便。若是網絡端口引起的網絡變慢,可增加其帶寬,多安裝一些網卡,可提高數據傳輸速度。如果經過這一系列的排查,網絡速度依舊很慢。則運用殺毒軟件查殺病毒,但有一些殺毒軟件的監控會影響到網絡訪問速度。
四、結束語
網絡安全是業務數據正常運輸和正常運行的關鍵。本文介紹了VPN技術、WLAN技術、防火墻技術、隔離技術在局域網的應用與安全策略,并提出了排查網絡速度變慢的方法。在信息化應用中,要綜合多種網絡安全保護技術,形成協調一致、完整的網絡安全防護機制。信息化網絡安全技術要與安全措施相結合,對用戶信息數據進行備份和恢復,防范外部網絡黑客、病毒的侵入。
參 考 文 獻
[1] 付冶. 信息化企業的網絡安全管理[J]. 煉油與化工,2011,(6)
[2] 池洋. 防火墻技術在檔案館網絡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 黑龍江檔案,2011,(2)
[3] 柴小紅. 關于電子文件及檔案信息化的思考[J]. 辦公室業務,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