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路綠化作為城市設計中重要的一環,直接關系到城市的形象,通過帶狀或者塊狀的“線”性組合,使城市綠地連為一個整體,成為建筑景觀、自然景觀以及各種人工景觀之間的“軟”連接,因此道路綠化越來越被重視。
【關鍵詞】廣州城市道路 植物景觀
1、城市道路綠化景觀在城市建設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1.1城市道路綠化景觀在城市環境中的地位
道路綠化作為城市設計中重要的一環,直接關系到城市的形象,通過帶狀或塊狀的“線”性組合,使城市綠地連為一個整體,成為建筑景觀、自然景觀以及各種人工景觀之間的“軟”連接,因此道路綠化越來越被重視。
1.2城市道路綠化景觀在城市環境中的作用
(l)綠化(2)美化(3)紐帶(4)防護(5)引導(6)防眩(7)調節小氣候(8)凈化空氣(9)噪音防治
城市綠地是城市生態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相當于天然調節器。道路綠地就像是這一調節器的鏈。道路綠地植物能吸收隨汽車尾氣排放出的有害氣體,對空氣起到凈化的作用。在整個城市綠地系統中,道路綠地起著連接線的作用。
1.3城市道路綠化景觀在城市環境中的意義
城市綠化是現代城市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隨著世界范圍環境意識的提高,在大力發展城市經濟建設的同時,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己成為人們極為關注的一個焦點。城市綠化的水平和面貌對改善城市景觀、優化城市生態壞境具有重要意義。
2、道路植物景觀設計原則
(l)功能的原則(2)合理分區的原則(3)人性化的原則(4)協調原則(5)可持續發展的原則(6)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7)公眾參與的原則(8)充分保護、利用協調當地原生態植物資源的原則
3、城市道路綠地景觀植物配置
3.1植物的選擇
3.1.1喬木的選擇
喬木在街道綠化中,主要作為行道樹,廣州城市道路綠化喬木主要有:樟樹、盆架子、芒果、相思樹、細葉榕 、高山榕、白千層、蒲桃、紅花紫荊、小葉欖仁等。
選擇品種時主要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l)株形整齊,觀賞價值較高,最好葉秋季變色,冬季可觀樹形、賞枝干;
(2)生命力強健,病蟲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費用低,花、果、枝葉無不良氣味;
(3)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復生長,適宜大樹移植;
(4)有一定耐污染、抗煙塵的能力;
(5)樹木壽命較長,生長速度不太緩慢。
3.1.2灌木的選擇
灌木多應用于分車帶或人行道綠帶可遮擋視線、減弱噪聲等,灌木品種主要有:大紅花、紅背桂、假連翹、懸鈴花、軟枝黃蟬、蘇鐵、軟葉刺葵、朱櫻花等。
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l)枝葉豐滿、花期長,花多而顯露,防止過多萌孽枝過長妨礙交通;
(2)植株無刺或少刺,耐修剪,在一定年限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樹形和高矮;
(3)生長健壯、抗性強,能忍耐塵埃和路面輻射熱;
(4)枝、葉、花無毒和無刺激性氣味。
3.1.3草本花卉的選擇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為主,與喬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點部位點綴,不宜多用。草本花卉的品種主要有:美人蕉、馬櫻丹、希美莉 、大葉紅草、一串紅、石竹、孔雀草、百日草、朱蕉、腎蕨等。
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l)植株甸旬型,叢生狀,生長低矮,能緊密地覆蓋地面;
(2)適應性強,抗干早,抗病力強,耐踐踏,耐修剪;
(3)繁殖力強,再生性萌發性強,覆蓋率高。
3.2高速公路及立交橋的植物配植
高速公路的綠化由中央隔離帶綠化、邊坡綠化和互通綠化組成。
中央隔離帶內一般不成行種植喬木,避免投影到車道上的樹影干擾司機的視線,樹冠太大的樹種也不宜選用。隔離帶內可種植修剪整齊、具有豐富視覺韻律感的大色塊模紋綠帶,綠帶中選擇的植物品種不宜過多,色彩搭配不宜過艷,節奏感也不宜太強烈。
邊坡綠化的主要目的是固土護坡、防止沖刷,其植物配置應盡量不破壞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選擇根系發達、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兼顧景觀效果的樹種。
互通綠化位于高速公路的交叉口,最容易成為人們視覺上的焦點,其綠化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大型的模紋圖案,花灌木根據不同的線條造型種植,形成大氣簡潔的植物景觀。另一種是苗圃景觀模式,人工植物群落按喬、灌、草的種植形式種植,密度相對較高,在發揮其生態和景觀功能的同時,還兼顧了經濟功能。
3.3城市主干道的植物配植
城市主干道是城市的主要交通通道,是連接城區之間的主要道路 ,也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樞紐。綠化要考慮兩側的景觀,具備較好的景觀面的地方應以低矮的灌木、草坪或枝葉疏松的喬木為主。
3.4城市次干道的植物配植
城市次干道基本上以連接主干道和支路為主,與主干道不同的是它的交通流量下,車行速度慢等。 城市次干道的綠化與主干道差不多,可以用規則式布置植物,使道路綠地景觀井然有序,滿足交通性道路安全、快捷的交通要求。
3.5廣州市道路綠地景觀分析
3.5.1天河路景觀
天河路綠化空間形式分為二板三帶式和四板五帶式。現有綠化景觀是一條綠色的生態中央植物隔離帶,濃密的大葉榕行道樹景觀,能有效地阻隔噪音、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豐富城市景觀,并為人們提供一條良好的交通環境,但部分地段的人行道植物景觀效果不佳,同時景觀中色彩和形態單一,不能減緩司機及游客在駕車中的視覺疲勞。
4、廣州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模式及特點
4.1具熱帶、亞熱帶的外貌景觀
榕屬植物是廣東城市園林的一個重要特色。白云大道、黃埔大道西等,都大量運用榕屬植物作為道路綠化的主要樹種。榕屬植物的氣根景觀是熱帶、亞熱帶景觀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
4.2道路植物景觀以常綠植物的應用為主
廣州因其亞熱帶的城市氣候,植被以熱帶、亞熱帶品種為主,因此,廣州的城市道路景觀中,植物種類也主要為常綠植物,一年都呈現郁郁蔥蔥的景象。
4.3立交橋、天橋景觀呈現立體化、生態化
立交橋底下的景觀以造林為主,通過種植速生高大喬木形成密林景觀,中層配植不同季節的開花植物,地被以耐性好、易養護的草種為主;天橋兩側種植開花植物,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城市空中綠廊花廊,增加了城市特色。
4.4走生態化、城市森林化建設道路。
廣州道路園林景觀綠化建設逐步到達多層次的立體綠化,大幅減少草皮綠化面積,大量增加喬木、灌木的種植量。喬木、灌木產生的生態效果比單純種植草皮要大許多倍,喬木、灌木吸附灰塵、吸收有害氣體、隔離噪音能力遠遠大于草皮。
5、對廣州道路綠化景觀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5.1突出地方風格,體現文化特征(1)注重對市花市樹的應用;(2)注重對鄉土樹種的運用;
5.2運用生態原理,遵循自然規律(1)植物配置應以生態學理論作指導;(2)合理配置道路植物的垂直結構, 加強協調性,避免單一性;
5.3按功能需要, 選種適宜樹種
5.4鼓勵公眾參與,實現人性設計
6、結論
廣州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設計和建設今后應融入城市的歷史文化;結合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風貌和城市的定位,突出地方風格;運用生態原理,遵循自然規律,多引進開發新的品種,增加鄉土品種,豐富廣州城市道路景觀;堅持生態化、人性化、立體化、低養護成本化的發展方向;同時對城市道路綠化的養護工作應加以足夠的重視,提高養護工作的專業水平和質量,形成亞熱帶地區別具一格的生態化城市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