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通信領域的不斷創新和拓展,電信企業的組織形式、運作模式、資源及分配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及改進和創新機制,增強時代感和加強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已成為電信企業黨組織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電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隨著電信企業市場化進程加快,企業改革轉型發展的不斷深化,深層次矛盾及問題不斷出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同樣也在觀念、內容、方法等方面面臨舊與新、傳統與現代的撞擊。要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煥發出新的活力,成為新時期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靈魂與保證,唯一的選擇是創新。
1當前通信企業思政工作的特點:
1.1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域拓寬
思想政治工作由企業走向市場,電信市場由過去的賣方市場變為今天的買方市場轉變,尤其是在深化企業轉型、去除傳統電信思維、拓展發展空間做好全業務經營活動中,使企業思政工作的領域也要有新的思路。首先,在員工中廣泛開展企業文化宣傳,教育員工深刻理解和認同中國電信企業文化綱要,幫助員工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其次,企業員工在直接面向社會提供產品與服務同時,企業思政工作也必須跟到社會、深入客戶,通過遵紀守法、道德、服務規范教育,引導員工樹立“用戶至上,用心服務”理念,弘揚職業道德風尚,提高客戶對企業的信任度和感知滿意度,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再次,遵循互聯網規律,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將市場化機制落實到基層,充分激勵員工、挖掘潛力、增強活力,著力打造電信品牌和提供差異化的應用服務,在提高企業市場運作效率的同時,提高企業經營業績和整體效益。
1.2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增多
一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少數員工的思想仍擺脫不了原有的傳統競爭發展模式,甚至對改革轉型推行“劃小”承包等舉措產生抵觸情緒,必須加強教育引導,實施援助計劃;二是企業風險加大,競爭必然改變利益上的重新分配,也必然伴隨著風險,只有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員工危機意識,強化服務技能,讓他們在企業競爭中提升綜合素質和能力,了解市場、適應環境,正視困難、降低風險;三是針對影響員工個人利益的一部分,企業必須通過用工、薪酬分配制度的改革,推動企業經營機制轉換創新,建立起有進有出,能上能下、按需組合的市場化“人才池”管理模式和多勞多得、上不封頂的分配機制,激發員工積極向上,理解和支持改革。
1.3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趨向增強
電信企業的戰略目標是做世界級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為企業實現戰略目標服務,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增強服務價值觀念,把提高企業對客戶提供更加豐富的通信信息服務作為思政工作的標準。
1.4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突出
在經營環境日趨繁雜、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下,面對競爭,企業的目標與策略需要進行調整,針對企業的困難和重點、難點問題,必須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利時機,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并不斷創新思政工作方法和途徑,推動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2實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2.1必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各項工作的生命線,是我們黨克敵制勝、實現遠大目標的重要法寶。面對企業改革發展深化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適應現代企業管理要求、以及企業用工、薪酬分配、員工隊伍建設、基層團隊和企業文化、精神文明建設,將是我們重點的思考、學習和創新。傳統的思政工作做法及經驗,在一定程度上滯后于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因此,我們必須跟進變化中形勢與任務,實現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2.2現實意義
適應市場經濟大環境、互聯網發展新形勢的現實需要,確保企業改革、轉型發展與穩定。現代科學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使用,使硬要素和軟因素更連貫,進一步提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和科技含量。企業文化建設的創新實踐,學習型組織建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諧發展,同頻共振,互補聯動,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加強員工的質量建設,知識結構、文化結構進行改進,提高綜合素質。
3電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途徑
3.1觀念創新
考慮到企業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實,思想政治工作計劃和生產計劃,兩個任務,雙重目標,同步評估。堅持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的思想政治工作,為各個環節和各個領域的有機結合,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管理。
3.2機制創新
機制包括:第一,組織領導機制,即建立黨組織的領導,專職政工干部為骨干,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新制度和員工群眾基礎的參與。第二,完善工作機制,即在企業決策的思想政治工作、執行的全過程,參與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中的作用的全過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系統的操作系統。第三,工作責任機制,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責任機制,黨群部門負責,形成部門合一、上下聯動,責任明確到人,并建立定期分析制度,健全監督制約和考評機制,推動責任“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有效落實。
3.3工作內容創新
變單一性的思想教育為提高整體素質,拓展教育內容。一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導員工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二是加強企業戰略、經營管理、服務理念和科學知識、業務技術知識的教育,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和為民服務能力,加強企業人才培養。三是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和企業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觀,引導職工正確認識國家、企業、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把愛國、愛局同愛自己的職業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他們的主人翁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弘揚正能量。
3.4工作方法創新
從單向多樣性的發展,從注重拓展灌輸滲透。首先要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多向合力。多方法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包括在教學管理中的教育,從簡單的說教變化到貼近實際、貼近生產運行、貼近員工思想和實踐的轉變;從單純強調“要我做”轉變成“我要做”,從自我設計,自我循環和生產管理相結合的轉變等。同時,在員工中深入開展各種寓教于樂活動,使員工在活動中得到減壓,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員工的思想,以及知識、興趣和娛樂活動之中。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3.5工作載體創新
變單一的大眾傳播載體為多樣化載體,并結合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工作載體的創新。一是教育者形象載體創新。特別是加強企業形象建設的領導管理者,重塑管理者形象,無論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使思想政治工作生活的絕大多數員工樹立一個榜樣,為企業提供示范作用和行為的價值取向。二是家庭教育的創新。每個家庭成員的良好家風的感染,約束,控制,家庭其他成員的同化,每一句話和行動,充分發揮家庭潛移默化的作用,加強情感訴求。三是企業文化創新。企業文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強的一致性和兼容性,新時期,企業文化作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載體,通過培育企業精神,創建一個新的企業形象,創造優質服務,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使員工獲得企業優秀文化精神塑造。
4結束語
總之,只有通過結合電信企業現實的經營理念發展現狀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打破舊有的模式,新的思想,在觀念、內容和方法上敢于創新,善于創新,找到時代特點,運行機制和實際的通信企業,才能真正體現自己的價值,在企業的改革、轉型發展和穩定中,充分發揮“生命線”。
參考文獻
[1]呂風榮.探索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J].中國科技信息2008(23)[2]金莊,趙紅志.強化企業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J].經濟論壇,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