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從市場競爭的角度分析了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性, 然后從三個方面分析了企業發展技術創新的重點, 創新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最后提出了建筑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的對策。
【關鍵詞】技術創新;競爭優勢; 企業文化; 項目管理
前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 固定資產投資額逐年增加, 建筑企業的生存狀況會逐步好轉。建筑企業在市場競爭中, 開始轉變觀念, 越來越重視技術創新的作用, 使得競爭實力逐步增強。
一、技術創新的作用分析
比較企業競爭的非價格因素, 我們就會發現對企業信譽的比較絕對是建立在施工技術的基礎上。而施工質量也是施工技術的體現, 就像已建成的建筑物只能代表建筑企業的技術水平而不能代表未建建筑物的質量。由此, 我們可以看出建筑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于企業的技術力量。技術創新的根本作用也就是使建筑企業技術水平能夠超越自身原有水平, 進一步取得或者拉大優勢地位。而技術創新的最終目的就是改變原有的技術能力,獲得競爭優勢。技術創新有兩個功能: 一是能夠創造充分的顧客價值, 即給顧客帶來根本性的效用和好處; 二是能夠創造充分的企業價值, 即幫助企業降低產品成本或提高產品差異, 從而獲得競爭優勢并獲取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利潤。
二、建筑業技術創新的重點問題分析
1、項目管理創新
一是大力推廣計算機與網絡應用技術成果, 拉動提升建筑企業的優化升級。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產業信息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精益生產。精益生產 (Lean Production) 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度的適應性。建筑市場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是影響其生產的重要因素, 故如果能夠提高建筑企業的生產適應性, 則同時也就提高了生產效率。
2、新材料的開發應用
工藝技術的創新( 1) 在地基基礎和地下工程技術方面, 要在充分消化吸收國外地基加固技術的基礎上, 進一步研究開發使用我國特點的地基處理新技術, 如預應力管樁、大口徑重荷載現澆灌注樁、深基坑支護技術、地下連續墻技術、地下工程逆作法施工技術等。( 2) 上部結構施工技術方面, 在模板的使用上有臺模、飛模、排架式快拆模體系、獨塔式快拆模體系、升扳機整體式提升模板腳手架體系等; 在鋼筋混凝土技術上, 可以在鋼筋工廠生產焊接管網, 在施工現場進行鋼筋焊接骨架整體安裝, 可以發展高標號混凝土、商品泵送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 在結構吊裝上由傳統機械吊裝向大型化與多機組合吊裝發展, 如整體提升技術、平面滑行安裝技術。(3) 建筑工業化是建筑生產發展變革的歷史過程,它是采用現代大工業生產來建造建筑物, 使建筑生產從分散、落后的手工業方式向以現代技術為基礎的、先進的大工業生產方式過渡。它通過建筑設計的標準化與體系化、建筑構配件生產的工廠化和供應的商品化、建筑施工的裝配化和機械化、建筑生產管理的合理化和科學化等方式, 最大限度的克服建筑業由于其產品不能移動,形體龐大, 生產具有流動性、單件性、生產周期長等特點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顯著地提高建筑業的勞動生產率。( 4) 開發推廣節能、低污染的環保建筑技術, 營造綠色建筑; 大力提倡智能化樓宇建造, 推廣設計施工一體化施工;( 5) 發展并完善提高施工監測、材料檢測、功能檢測、使用壽命檢測等多項測試技術。
三、創新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分析
1、加強技術推廣力度。企業在施工生產中遇到技術難題時, 組織人員進行技術創新, 但問題解決了, 卻無人將科技創新成果總結推廣應用, 致使很多一部分花費很大的科技創新成果僅一次使用就結束, 沒有對行業的經濟發展產生應有的作用。表面上看, 大中型企業都有科技創新領導小組, 也有一些科技成果, 但真正轉化為生產力的卻寥寥無幾。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所獲得的科技成果,有的束之高閣, 有的自行消失, 造成長期高投入、低產出的局面。因此, 要加強創新成果的推廣, 使創新能真正為實現企業科技進步發揮作用。
2、 大、中、小型企業確定不同的創新重點。( 1) 目前, 我國國有建筑企業是建筑市場上的主體,大型企業和集團將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他們具有相對的技術、人才和管理優勢。因此, 在技術創新方面, 大企業應建立技術開發中心, 重視技術創新的人才培養和信息儲備, 增強技術創新資金的投入。( 2) 建筑業中中小企業主要以專業分包和勞務分包為主, 具有結構簡單、靈活的優勢, 但相對與大企業人才缺乏、資金缺乏、信息不暢、技術設備及生產手段落后。
四、建筑業技術創新的對策分析
1、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1) 鼓勵個人成就, 建立多樣化、差別化的物質激勵系統。能力出色的創新人員往往認為集體中每個成員的貢獻是不同的, 因此, 要對他們的個人能力予以充分的承認, 針對他們的個人成就實行差別化的物質獎勵。物質獎勵永遠是激勵的基礎因素。采用的手段通常有獎金、股票和股票期權。后兩種是國外企業常用的激勵手段, 它們把員工利益與企業發展聯系起來, 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建立一套調動廣大員工工作積極性、創造性的風險激勵機制。( 2) 給予創新活動足夠的空間, 重視精神激勵的作用。創新活動往往和企業現有的經營活動不完全一致,因此應予創新人員足夠的自主權, 使他們能夠相對獨立地開展創新工作。創新者的個性也較為鮮明, 應允許他們的一些反常行為。只有具有了足夠寬松的創新空間,創新活動才能發展, 創新人員也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其聰明才智。( 3) 允許失敗, 但不允許不創新。技術創新是一個探索的過程, 中間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任何一個成功創新的背后, 往往有著千百次的失敗。現實中很多人否定失敗的創新活動, 甚至害怕失敗而裹足不前, 創新就得不到應有的支持, 不知不覺中錯失了很多機會。
2、 建立適合創新的企業文化氛圍。沒有相應的環境, 新思想、新意識未必能有良好的環境進行試驗和應用, 創新也就無法取代傳統。所以企業必須建立新文化, 營造創新氛圍。創新文化指一定的歷史條件下, 企業在創新及創新管理中創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創新精神財富及創新的物質形態的總和。創新文化包括創新價值觀、創新準則、創新的制度、創新的物質文化環境等具體內容。創新文化塑造企業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支持企業的持續創新。一種企業文化的價值所在常常是難以度量的, 但是要在短時間內改變它們極其困難。一般來說, 創新制度對創新文化具有引導作用, 可以通過建立制度來改變企業文化, 雖然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但對創新文化的形成有顯著的效果。
3、以住宅產業的發展為切入點, 搞好技術創新工作住宅建設正日益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成為一個系統化產業工程, 并逐漸形成住宅技術保障體系、住宅建筑體系、住宅部品體系和住宅的質量控制體系、住宅性能評定體系等五大體系。針對住宅建設中的結構體系、節能、裝飾裝修、使用功能、質量通病等熱點和難點問題, 采取有效措施, 將住宅工程建設的技術創新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我國住宅產業整體水平有一個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申立銀等著譯. 建筑業企業競爭力 [ M] .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6
[2] 金維興等. 21 世紀中國建筑業管理理論與實踐[M ] .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6